合肥——一個聽到名字就覺得好吃的城市

合肥——一個聽到名字就覺得好吃的城市

合肥,因東淝河與南淝河由此發源,故曰"合肥";因明清時為廬州府治所在,故別稱"廬州"。

合肥——一個聽到名字就覺得好吃的城市

逍遙古津、教弩梵鍾、包河秀色、蜀山春曉,徜徉其間,弔古論今,令人留戀忘返。

合肥——一個聽到名字就覺得好吃的城市

作為國家首批三個園林城市之一,合肥有"綠色之城"的美稱。淝水穿城而過,形成了"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城園交融,渾然一體"的獨特城市風貌。

合肥——一個聽到名字就覺得好吃的城市

合肥名點名菜源遠流長,屬於徽菜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曾出現雞油蒸餃、小籠米粉肉、廬陽湯包等一大批傳統名小吃和代表徽菜水平的李鴻章大雜燴、包公魚、油淋雞、御筆鱔絲、曹操雞、蝦包等傳統菜餚。

合肥——一個聽到名字就覺得好吃的城市

曹操雞是始創於三國時期的安徽合肥傳統名菜。出鍋成品色澤紅潤,香氣濃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觀。吃時抖腿掉肉,骨酥肉爛,滋味特美,且食後餘香滿口。因而,以其獨具一格風味,受到來合肥旅遊的中外食客好評,曾留言讚美:"名不虛傳,堪稱一絕"。

合肥——一個聽到名字就覺得好吃的城市

李鴻章大雜燴是合肥名菜。 相傳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期間,曾宴請美國賓客,因中國菜可口美味,深受歡迎。李即命廚師加菜,但正菜已上完,廚師只好將所剩海鮮等餘料混合下鍋,燒好上桌,外賓嘗後讚不絕口,並詢問菜名,李用合肥話說:"雜碎"(即雜燴諧音)。此後,"大雜燴"便在美國傳開

合肥——一個聽到名字就覺得好吃的城市

包公魚原名"紅酥包河鯽魚"。包河所產鯽魚背烏,人稱"包公魚"。1958年毛澤東主席視察安徽時,名廚梁玉剛為毛主席做了紅酥包河鯽魚這道菜,深得讚賞。這道菜是冷菜,魚經醋等調味和小火長時間燒燜,骨酥肉嫩,回味無窮。

合肥——一個聽到名字就覺得好吃的城市

合肥不僅美食多更是人傑地靈,名人輩出。五代十國的吳王楊行密、宋代清官包拯、晚清洋務派首領李鴻章、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世界著名科學家楊振寧等均出自合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