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主要產業園政策匯總


廣東主要產業園政策彙總

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手段,每個產業園區在其推廣的文案“產業政策”欄目下,往往可見羅列的密密麻麻的優惠政策,國家級、市級、區級,不同的行政級別均有各自的政策著實讓人眼花繚亂。

常見優惠政策

●房租補貼類

園區為幫助入園的企業更好的發展,在企業剛入園的一段時間內,給予一定面積的房租補貼或者減免

●稅收優惠類

對於入駐園區的企業,只要滿足一些特定的條件,便可享受一定額度的稅收補貼或稅收減免

●人才引進類

為幫助企業引進人才和保留人才,園區對符合特定條件的人才給予戶口、住房、津貼等方面的優惠

●無償撥款類

園區設立專項資金,對一些符合特定條件的企業,進行一次性無償資助

●貼息貸款類

為鼓勵企業引進新項目、研發新技術,對新增投資超過一定金額的企業,進行貸款貼息獎勵

●免徵行政稅費類

園區為更好的服務入駐企業,免除包括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等在內的多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廣東主要產業園政策彙總

深圳科技園

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成立於1996年9月,面積11.5平方公里,是國家科技部“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發展戰略的首批試點園區之一。


廣東主要產業園政策彙總

2008年,高新區在佔全市不到0.6%的土地上,實現工業總產值2249.78億元,同比增長17.60%,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4.19%;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134.07億元,同比增長17.51%,佔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23.36%;工業增加值490.33億元,同比增長22.99%,佔全市工業增加值的13.55%;出口112.31億美元;實現稅收119.78億元。高新區每平方公里工業 總產值196億元、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86億元、工業增加值43億元。

高新區被國家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亞太經合組織(APEC)科技工業園區”、“ 先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行動示範基地”和“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等。

高新區非上市公司進入代辦轉讓系統改制和掛牌資助資金資助標準:

(一)改制資助:每家企業按實際發生費用最高資助30萬元人民幣;

(二)代辦轉讓系統掛牌資助:每家企業按實際發生費用最高資助150萬元人民幣。

高新區非上市公司在改制、代辦轉讓系統掛牌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可以分別申請相應的資助,在深圳市範圍內,高新區非上市公司每項資助只能享受一次。

高新區非上市公司在代辦轉讓系統掛牌後,通過轉板或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在海內外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可繼續享受市政府給予的相應階段的資助,但企業不得將同一項支出申報兩種及以上資助。

深圳高新區對進入新三板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改制提供最高30萬元補貼,掛牌提供最高150萬元補貼。補貼額度居全國高新區前列,足以支持企業“零成本”掛牌

廣州

廣州開發區成立於1984年,是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廣州開發區位於廣州市東部,是廣州市“東進”的龍頭,地處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帶,2小時車程覆蓋香港、澳門、深圳、珠海等城市。


廣東主要產業園政策彙總

近年來,廣州開發區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型,探索走出了“效益高、結構優、創新多、用地少、生態好”的發展新路子。廣州開發區主要效益指標連續多年位居國家級開發區首位。2011年園區生產總值達到1870億元。按從業人員計算,2011年人均GDP達到45萬元。

廣州高新區地處廣州中心城市組團與東南部組團的交匯處,知識密集、人才薈萃,區內有華工、暨大、華農等高等院校12所,有中科院廣州分院、廣東農科院等科研機構4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個,各類科研人員2萬多人,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人才依託。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廣州高新區合署辦公是區域經濟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動發展模式的創新;是實現新的經濟增長點與經濟發展制高點有機統一的機制創新;是推進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促進經濟發展的體制創新。

高新區非上市公司進入代辦轉讓系統改制和掛牌資助資金資助標準:

為推動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高新技術企業進入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股份轉讓試點工作,促進園區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規範運作和發展,我市從市金融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900萬元,對前30家完成股份制改造並與券商簽約到代辦系統掛牌的企業給予30萬元獎勵。

獎勵資金總規模900萬元,主要用於獎勵前30家上報代辦系統掛牌申請材料並獲得受理的企業,每家企業獎勵3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