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陷入絕境,也要微笑堅持——一個自閉症家庭的「渴望」

“1、2,1、2,1、2……一共83張!”一捆兒紙片,10歲的郝翔宇竟然兩張一數,很快數出了準確的張數,媽媽李秋看著兒子出色的表現,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這也是她一天中最開心的時候,就在這一刻,她忘記了兒子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忘記了十年如一日的困苦與操勞,她緊緊握住了丈夫郝雲生的手,兩人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要帶給兒子一個更美好的生活。

生活陷入絕境,也要微笑堅持——一個自閉症家庭的“渴望”

命運弄人,美滿家庭遭遇不幸

2008年,家住撫寧茶棚鄉董家峪村、38歲的郝雲生迎來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妻子給他生下了一個大兒子,“他可高興了,直說自己是老來得子。”李秋回憶起十年前的那一幕,幸福掛上了眉梢。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正當夫妻倆準備開啟快樂生活時,兒子突發腦出血,雖然經過奮力搶救,從死亡線上救回了小翔宇,但醫生的一句診斷卻如晴天霹靂將郝雲生夫婦從雲端打入谷底,因為不可逆轉的腦損傷,他們寶貴的兒子將面臨成為腦癱或植物人的危險。

為了讓兒子能成為一個正常的孩子,郝雲生夫婦開啟了漫長的求醫治病之路,從北京到全國各地,只要聽說哪裡能治孩子的病,他們就帶著孩子去試一試,“別說這些年看病過程中遭的罪了,光給孩子治病就花了140多萬,真是傾盡了我們家的全部。2012年,北京武警總醫院的國內權威專家最終確診了,翔宇被定性為自閉症,沒有藥物能夠治好,只能靠自己努力去恢復。”李秋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生活陷入絕境,也要微笑堅持——一個自閉症家庭的“渴望”

然而有時命運就是這麼愛捉弄人。隨著年齡的增大,郝雲生竟先後患上了心肌梗和腦梗,2017年更是一個人住進了醫院。如今作為家中頂樑柱的他幾乎失去了勞動能力,讓這個本就十分脆弱的家庭雪上加霜,“沒有辦法,為了讓孩子繼續治病,同時接受特殊教育,家裡貸了款,也拉了饑荒,30多萬啊,壓力太大了……”郝雲生低沉的聲調讓人感覺喘不過氣來。

債臺高築,困頓生活陷入絕境

生活陷入絕境,也要微笑堅持——一個自閉症家庭的“渴望”

人們把患上自閉症的孩子稱作“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猶如天上的星星,雖然孤獨難以溝通,但也有閃爍的一面。“我們家翔宇雖然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與人進行交流,但他在數字方面很敏感,有獨特的一面,而且對音樂也感興趣,高興的時候,有的樂譜看一遍就會用電子琴彈奏出來。另外,記憶力也好,一些道路去一次就能全記下來。真的,他其實挺聰明的。”李秋和丈夫對兒子的優點如數家珍,但是兩人更擔心的是他將來所要面對的生活,“平靜的時候,他表現得很聽話,只是不與你交流,可有時也非常情緒化,摔東西、哭鬧、打人,為此還惹了不少禍。有一次,他在廁所打碎了花露水的瓶子,為了搶他手中的瓶子,把我的手臂劃了長長的大口子,半夜去醫院,把醫生都嚇壞了,所以我只能24小時看著他,不敢離開,他的生活根本無法自理。”李秋說,這幾年為了讓孩子上特訓班,從農村搬到市裡,現在又沒辦法搬了回來,只是希望能給他一個安靜的環境。

生活陷入絕境,也要微笑堅持——一個自閉症家庭的“渴望”

比起在日常生活中遭受的磕磕碰碰,現在郝雲生夫婦更心急的是債臺高築的家庭如何度過難關,“我們沒有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幫助,一直都是靠我們倆來支撐,原來有一個小型石粉廠因環保要求停產了,後來我自己又弄了一個燒鍋酒作坊,本打算賣了酒把債還清,可誰想到得了重病,根本無法去外面推銷。一邊是急需用錢的家,以及孩子上特訓班的學費;一邊是三四萬斤的好酒堆在酒庫無法變現,我真的是一宿一宿睡不著覺啊,太難了,真的太難了!”淚水不由自主地從郝雲生的眼角流下來,他哽咽地說,“沒病之前,我還能有力氣為這個家、為兒子盡點餘力,可現在他才10歲,今後的十年、二十年可怎麼辦啊,我給他帶不來幸福,也不能給他留下一屁股饑荒啊!”看到丈夫流淚了,李秋也忍不住痛哭起來,空曠的屋子裡充滿了悲傷的氣氛。

面對荊棘,一家三口渴望幸福

馬上就要開學了,李秋說,打算將兒子送到山海關特教學校去上學,自己也會全程陪同,“到時他爸就得自己照顧自己了,我也跟街坊鄰居和村長說了,有事照看一下。”習慣了顛簸生活的郝雲生擦了擦淚水,微笑著說:“沒事,咱家的酒都是純糧食做的好酒,喝了不上頭,而且有正規的質檢合格證,將來肯定有識貨的人來買,現在就是沒人知道,說不準有好心人,看到咱家這麼困難,都給包圓了呢,到時不僅還了債,翔宇以後的生活和學習費用也就都不用愁了!”看到丈夫這麼樂觀,李秋也破涕為笑地說:“你還真以為酒香不怕巷子深啊!不過,要是真能把這些埋在地下好幾年的酒都賣了,那肯定是老天爺都在幫咱們家翔宇。”

生活陷入絕境,也要微笑堅持——一個自閉症家庭的“渴望”

雖然家庭陷入了絕境,郝雲生嘴上也總說,這日子過得太苦了,但在他心底卻有一個小小的夢想,“如果有一天,我們家家庭環境好點了,我就把前後院改造一下,多蓋幾間房子,建一個自閉症大齡孩子託養中心,讓更多像我們這樣家庭的孩子住在這兒,減輕他們父母的負擔,教孩子們種植養殖,學會生活自理,自食其力,我也算為自閉症家庭做點貢獻。”

媽媽李秋則說,她沒想那麼遠,唯一讓她牽掛的就是兒子,“我希望能每天都陪著兒子,他喜歡坐火車,我就帶他去坐火車;他喜歡看升國旗,唱國歌,我就帶他去天安門,在我的心中,他永遠是那個我最最深愛的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