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骨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

臨床上常見的關節炎主要有骨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和炎風溼性關節炎,還有不常見的痛風性關節炎、銀屑病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和血友病性關節炎等等。這麼多的關節炎名詞,不要說老百姓會一頭霧水,就連很多非專科的醫生也會混淆,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

怎樣區分骨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

骨關節炎

這種疾病為退行性骨關節病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主要侵犯膝關節、脊柱等負重的關節,活動時關節疼痛加重,可有關節腫脹積液等表現,如果是膝關節的話,可以出現雙側膝關節交替性疼痛。

怎樣區分骨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

診斷骨關節炎主要靠拍片子, 拿膝關節為例,主要有四個特點: 骨質增生,關節面硬化、關節間隙變窄以及臨關節囊性變。

怎樣區分骨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

治療方面一般現在主張按階梯治療,能保守就保守,比如改變不良習慣,鍛鍊股四頭肌,口服非類消炎藥。保守治療效果無效,或病情進行性加重,考慮關節鏡清理甚至關節置換手術。

怎樣區分骨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

此病是一種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的綜合徵,病因不明。各年齡組人群均可發病,25-50歲,為本病的高發年齡階段。多見於身體上的小關節(手)發病,常常表現為對稱性、持續性腫脹和壓痛,晨僵大於1小時以上,出現典型的手關節畸形。

怎樣區分骨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

相應的檢查需要做類風溼因子、血沉和自身免疫相關的檢查,結合相應的臨床診斷標準,一般不難診斷。

治療方面主要是靠內科治療,值得注意的是發病後2-3年致殘率非常高,消極合理治療三3年內關節破壞率達70%,積極正確的治療是80%以上的患者病情得到緩解,只有少數最終致殘。

怎樣區分骨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

風溼性關節炎

風溼和類風溼雖然只有一字之別,但他確實兩種病,也可以理解成是兩碼事。

風溼性關節炎是有明確的病因的,是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以它是一種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起病急驟發熱伴有多關節疼痛,遊走性關節炎疼痛,關節炎的發生從一個關節轉移到另外一個關節。

怎樣區分骨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

治療就比較明確了,需要抗感染治療,通常不會留有關節畸形後遺症,預後最好。

關注骨科醫生老牛,身體健康不發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