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擘畫

[摘要]黨的十九大對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確提出我國經濟要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明確確立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目標。我們必須把握歷史機遇,直面問題挑戰,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國家發展戰略;現代化經濟體系;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29-1445(2018)09-0039-04

當前,我國正處在“兩個一百年”目標的交匯期,既要在短期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又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為第二個百年目標打好基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必須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瞄準經濟發展戰略目標,落實黨中央的戰略舉措,確保我國經濟實現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與嚴峻挑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遠高於美國、日本、歐元區等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同期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僅為2.5%,發展中經濟體平均增長速度也只有4%。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處於領先地位。就業形勢處在較為健康水平。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口連續4年保持在1300萬以上,主要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較高的就業增長率和較低的失業率,是我國經濟發展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也是我國經濟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突出。美國次貸危機之後,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以美國、歐盟、日本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增長乏力,發展中經濟體也難以獨善其身。在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實現了穩定高速的增長。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超過美國、日本和歐元區的總和。經濟數據表明,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變化,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也日益凸顯,已成為影響和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

區域發展不均衡。我國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在經濟發展總量指標與人均指標上均存在較大差距,要實現追趕跨越還需要較長時間。區域分類統計顯示,我國的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其中東部地區為全國貢獻了超過一半的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遠高於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貨物進出口總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三項指標,東部地區也是遙遙領先。長期來看,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必然會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總體發展。

城鄉發展不平衡。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堅持以重工業為主的發展思路,發展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城市。改革開放以後,黨中央和國務院一直非常重視三農問題,自2004年起,連續15年的“一號文件”都聚焦三農問題,但城鄉發展還存在較大差距。2017年我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36396元,而同期農村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3432元,前者是後者的2.7倍多。城鄉要素配置不均衡,城市對農村存在著資源配置上的虹吸效應,從資金、技術、人才,到基礎設施建設,再到教育、醫療、養老,城鄉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

經濟結構有待優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現快速增長,其中投資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始終較高,並因此形成了高投資率、低消費率的經濟結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一系列經濟手段,刺激消費、抑制低效投資,但總體上看,投資率過高與消費率過低的結構還沒有完全改變。我國居民消費率水平,不僅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和高收入國家,而且遠遠低於中等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的平均居民消費率水平。根據國際經驗,一般一個經濟體在經濟發展到中等收入水平以上之後,其消費率水平應該保持在60%左右,而我國的居民消費率水平長期低於50%。這種狀況長期存在下去,勢必會出現投資過熱、內需不足等經濟風險。

供給側還存在較多問題。長期以來,我們主要依靠需求側管理來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而當前我國經濟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供給側。一方面隨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消費者對各類商品和服務都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們企業的供給能力還停留在較低水平,無法及時跟上消費者需求提升的步伐。這就帶來了兩個最直接的問題:對企業來說,大量的落後產能無法消化。對消費者來說,大量的消費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供給和消費的矛盾無法解決,必然會阻礙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運籌與目標指向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這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戰略的首要目標,就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建成現代化強國的重要途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發展戰略一脈相承。20世紀80年代,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然後再奮鬥30年,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把握時代發展大勢,提出了新的“兩步走”戰略,即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經濟發展水平是評價一個國家富強與否的重要指標,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要強。無論是“三步走”“兩個一百年目標”還是“新兩步走”,要實現這些偉大戰略目標,都必須要有強大的經濟體系作為支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有構建起完備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為其他各個領域提供有力保障,確保在本世紀中葉如期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破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長期以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經濟實現了40年的高速增長,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生產力水平,也極大提升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除了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外,還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破解這些矛盾問題,需要實現更高效益的經濟水平和經濟增速,更高質量的經濟增長方式,更平衡的區域和城鄉發展格局,更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更全面的對外開放,更完善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空間佈局結構和協調程度。歸根到底是需要構建起現代化經濟體系。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總綱領。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基本標準和基本框架,包括經濟總量和發展速度;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現代化空間佈局結構和協調程度;現代市場經濟的體制機制;高水平的開放經濟體系等。這些建設標準和框架描繪了我國未來發展的藍圖,勾勒出了跨越關口的路徑。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最主要的階段性特點,是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面對機遇和挑戰並存的複雜局面,我們必須堅持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總綱,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目標,以創新為戰略支撐,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和構建開放型經濟為動力,最終實現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

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

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目標,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展,必須採取超常措施,推動超越發展,全面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宏偉藍圖。

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築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我國是個大國,必須發展實體經濟,不斷推進工業現代化、提高製造業水平,不能脫實向虛。”製造業是現代國家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源泉。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從過去只能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壺”的狀態發展成為今天的“世界工廠”,創造了經濟增長奇蹟,正是伴隨著製造業崛起而出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強大的工業製造業體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必須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將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新興技術運用到製造業領域,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長期穩定發展。要升級傳統產業,淘汰落後產能,集中優勢打造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發展實體經濟的關鍵。特別是要改變大量的關鍵領域核心裝備還沒有掌控在自己手中,一些高科技、新技術領域的產業“命門”還受制於人的狀況,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進我國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培育若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製造業集群。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歷史事實證明,經濟大國不等於經濟強國。一個國家長期落後歸根到底是由於技術落後,而不取決於經濟規模大小。”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資源紅利的逐漸耗散,我國未來經濟發展需要有新的增長動力。在經濟增長理論中,幾乎所有增長模型都會將技術創新視作經濟增長的重要變量。創新是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決定著未來發展的速度、規模、結構和質量。只有創新,才能解決當前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從根本上破解我國現階段面臨的發展動力不足、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不平衡等一系列問題。要實現經濟健康發展,消除發展過程中的短板弱項,應對“貿易戰”“芯片禁運”等挑戰,歸根到底還是需要有創新驅動作為支撐。這也是實現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戰略目標的關鍵所在。

積極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佈局。實踐證明,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是影響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一個經濟體在經濟發展初期,存在著一定的區域發展水平落差,往往可以增大發展的迴旋空間,形成梯度推進和持續增長的動力。但是隨著經濟體發展水平的總體提高,區域發展差距的拉大會對經濟長期發展帶來巨大的阻力。實現區域協調發展,要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引導人才和資金流向相對落後地區,形成有利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市場環境。積極構建新的增長帶和增長極,繼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實現中西部地區崛起,推動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形成火車頭效應和輻射效應。推行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之間協調發展。鄉村市場廣闊,人口眾多,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點。

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當前我國正處在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歷史時期,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近年來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與新興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對我國的出口貿易帶來了挑戰。我們必須繼續推進對外開放理論和實踐創新,確立開放發展新理念,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倡導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真正構建起具備足夠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制度保障。中國的發展成就,被許多國內外學者讚賞和研究。究其原因時得出了諸如人口紅利、外貿紅利、土地紅利等觀點。這些分析卻存在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紅利都出現在改革開放之後?為什麼同樣的人口、資源在改革開放前不能成為紅利?事實上,所有資源優勢能夠上升為國家發展紅利,必須要有合理的制度安排與之相匹配。合理完備的經濟體制是其他紅利能夠產生作用的前提。“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必須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強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最終建立起符合新時代我國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本文系國防大學國家發展戰略教研室“新時代國家發展戰略”系列研究之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習近平關於社會經濟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2]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王一新,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國家發展戰略教研室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