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梵藝術、阪織屋和歐萊雅等品牌商爲什麼要砍掉原有的電商部門?

優梵藝術、阪織屋和歐萊雅等品牌商為什麼要砍掉原有的電商部門?

(一)

砍掉原來的電商部門!

作為有著600多家線下門店,也是全國首家以經營襪類、內衣、家居服為主品類的輕體織物集合店品牌,阪織屋的線下與線上業務一直並行不悖地發展,但2018年,阪織屋做了一個決定:砍掉電商業務部。

“公司成立了一個由我牽頭,涵蓋公司各個部門骨幹的新零售事業部。”在7月31日的天貓新零售公開課上,阪織屋COO王波說。

不只是阪織屋,不少國際品牌商加入了這一行列——歐萊雅便是其中一位。在線上業務的創新過程中,歐萊雅成立跨部門的新零售組織,同時把銷售部和數字營銷中心兩位一體,併成立了全新的“阿里數字經濟體”部門。

一眾國際國內品牌商的最新動向值得業界關注:零售市場發生變化,這些企業的組織架構及運營方式正在隨之快速變化。

優梵藝術、阪織屋和歐萊雅等品牌商為什麼要砍掉原有的電商部門?

(二)

其實,這種變化歸根結底就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線上線下的充分融合——這似乎是一個老調重彈的話題,但實話實說,不論是電商還是實體商業,此前都沒有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而零售業正在發生的從技術、營銷、組織架構等各方面的創新與變革,似乎讓這個問題有了更好的答案。

不過,王波強調稱,“組建新零售團隊,要有一把手引領組織變革的決心。”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組織架構必須變革,為什麼非得是一把手?

王波的感受是,如果沒有一把手的重視,這樣的變革根本推行不下去。阪織屋最開始將電商部門砍掉,由“部”變成“業務組”時,員工都接受不了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當時還跟我鬧。”

在傢俱品牌優梵藝術副總裁新月看來,為什麼要組織轉型,是因為商業和市場已經發展到不同階段,電商1.0時代,只要有商品就可以做生意;但2.0時代,除了商品,服務和物流都必須跟上,並與消費者建立強連接,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交易機會。

優梵藝術、阪織屋和歐萊雅等品牌商為什麼要砍掉原有的電商部門?

“以前是以產品或研發為中心,但現在這個階段就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所有的組織架構就必須向服務的角色轉變。”他說。

這的確是一個詬病。原來電商部門是以流量為主導,實體店是以渠道為主——兩者都是以銷售為主導,很少去關注用戶真正是什麼樣的,用戶到底喜不喜歡,用戶希望能夠有哪些更好的體驗——不論是電商企業還是實體零售,都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如果說零售業的創新,依舊是商品、服務和效率,那麼未來的變化,就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並在這一基礎上進行組織架構的重塑。

(三)

為什麼一定要從組織架構上進行轉型,天貓新零售事業部總經理葉國暉的觀點不無道理,“就像十年前剛有電商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個單獨的電商部門,就沒法運營好,你把它掛到IT部門下,就做不好。”他說,同樣的道理,今天你有一套對消費者進行全域獲取的新的工具,原封不動的搬到原來的組織能不能用?能用,但是它會打折扣。

優梵藝術、阪織屋和歐萊雅等品牌商為什麼要砍掉原有的電商部門?

但是,這樣的變化確實有難度,因為這涉及利益重組、組織架構重組、績效考核重組等一系列難啃的骨頭。所以,新月認為,邁出這一步,對一把手來說並不容易。同時,員工的心態和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大難點:如果還停留在以銷售為主導的心態上,顯然無法助力企業適合新的市場變化。

當然,一把手重視的品牌已經嚐到甜頭。林清軒是天貓入駐品牌中最早組建新零售部門的企業,收穫是平均每天新增8700個粉絲,兩星期內漲粉16.8萬。

實際上,自2017年初,優梵藝術便開啟了新零售探索模式,截止到目前,優梵藝術已在全國各地開設了19家線下體驗館天貓智慧門店,佔全國門店數的95%。天貓618期間通過天貓快閃店活動,數據和上海傢俱展相比,曝光數翻了1.5倍,閱讀量翻了2倍,互動更是翻了54倍。

而在600多家線下門店裡,阪織屋已經開出100多家天貓智慧門店。王波稱,新的部門在線上的主要任務已經不是銷售,而是去吸引會員,完成會員數量的增長指標。

優梵藝術、阪織屋和歐萊雅等品牌商為什麼要砍掉原有的電商部門?

(四)

“線下直營和加盟體系的關係,線上電商和整個零售的關係......這些生產關係會產生一種禁錮,組織形態如果不轉變,新零售的作用就沒法發揮出來。”葉國暉說,短期內品牌商可能會付出一些成本,但長遠來看,品牌商可以進行對原來顧客的重構;其二,能找到新的客戶;其三,經營環境、營銷效率、供應鏈的效率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那麼,完成這種組織形態變化的企業或品牌,究竟收到了怎樣的成效?

新月告訴《靈獸》,對於傢俱電商來說,推廣費用的成本佔到10%左右,營銷費用佔到8%-10%(如全場5折或滿減送之類的促銷活動)。在完成新零售事業部的轉型後,推廣費用的成本降到了4%,促銷費用降到了7%。

優梵藝術、阪織屋和歐萊雅等品牌商為什麼要砍掉原有的電商部門?

與此同時,人效提升。優梵藝術原來電商部門200多人,去年銷售業績4.8億元,今年180多人,線上保底會完成8億元。當然,新月認為這也得益於天貓在技術上的力量,“比如說營銷工具的智能化,全渠道會員運營,數字化運營等技術,讓效率得到了提升。”

優梵藝術、阪織屋和歐萊雅等品牌商為什麼要砍掉原有的電商部門?

歐萊雅發佈的最新財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該部門下四大頂級美妝品牌——蘭蔻、科顏氏、Giorgio Arman和YSL都取得了雙位數增長。歐萊雅大眾化妝品部數字營銷總經理王茜媛在現場稱,歐萊雅理解的新零售是無處不零售。主要包括消費者體驗為中心,數據賦能和場景化營銷。除了成立新零售部門,歐萊雅也幫助傳統導購BA轉型,其BA網紅化代表—“鐵唇哥”李佳琦一個人在2018年上半年進行80場天貓直播,帶來千萬級觀看人次,直接帶動銷售過千萬元。

產業創新、品牌建設、渠道管理、供應鏈運營,這是每一個企業都必須要具備的核心能力。但更關鍵的兩個問題是:如何獲得新的消費者,以及如何能夠讓服務消費者的成本降到最低——傳統商業基本上沒有解決方案。

目前來看,品牌商已經摸到了一些門道。“他們的主要關注點已經不再是如何去更好地賣現有產品,而是如何去創造未來需求。”正如天貓總裁靖捷兩個月前所說的,天貓正在和品牌商一起開啟線上線下數字化的新零售時代。“未來沒有線上,也沒有電商這兩個字。”(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