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縣委書記葉美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座談會上發言

市人大代表、縣委書記葉美峰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座談會上發言


市人大代表、縣委書記葉美峰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座談會上發言


建好用好人大代表聯絡站

——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組浙江調研綜述

【據《人民日報》9月26日消息】地方人大如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貢獻,9月15日至1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在浙江進行了調研。

縣鄉人大最熟悉基層情況

9月16日上午,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府山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組與全國、省、市、縣、鄉五級人大代表進行座談。

調研組領導同志開門見山:“我們來到這裡,一方面想看一看人大代表聯絡站開展工作的情況,另一方面想與人大代表和基層同志見個面,主要是聽聽大家對人大工作的意見建議。10名代表都來自基層第一線,對基層情況最熟悉,對基層群眾有什麼要求最清楚,你們可以放開談。”

全國人大代表、柯城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陳瑋搶先發言:“我在臨床一線ICU幹了20多年,從未想過自己能當人大代表。既光榮,同時也感到壓力大、擔子重。人民選我當代表,我就要為人民說話。特別感謝人大代表聯絡站這個平臺,給我們提供了多渠道的履職方式。”

“代,就是為人民代言;表,就是為人民作表率。”省人大代表、江山市大陳鄉大陳村黨支部書記汪衍君對代表的理解很直白。

全國人大代表、開化縣矽盛電子公司設備部主任鄭裕財是一名從事設備維修的技術工人,天天和機器打交道,面對全國人大代表這一神聖職責,剛開始也不知道該如何履職。通過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及各種培訓,逐步加深了對人大代表責任和使命的理解,增強了履職信心。他說:“縣人大指導我們公司所在的工業園區建立了代表聯絡站,每月21日,我們四五名代表輪流在代表聯絡站接待選民,傾聽選民訴求,還到企業調研,幫助企業發展出謀劃策。”

張偉剛是開化縣人大常委會主任,也是浙江省人大代表,在談到加強縣人大對鄉鎮人大工作的聯繫指導時坦言:“閉會期間,鄉鎮人大主席團的活動有些地方不是很規範,縣人大常委會領導經常聯繫鄉鎮人大,幫助指導工作。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任務越來越重,缺少法律、預算審查監督方面的專業人才,希望全國人大有針對性地給我們提供一些學習交流培訓的機會。”

新時代縣鄉人大應有新作為。常山縣委書記、衢州市人大代表,這兩個身份讓葉美峰切身感受到,在縣域發展過程中,人大是一支重要推動力量。“凡是縣委的重大決策部署,只要涉及人大職權範圍,事先都向縣人大常委會通報,縣委常委會議堅持請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列席。”

從事人大工作已有12年的鎮人大主席代表張松貴對鄉鎮人大工作很在行:“鄉鎮人大代表是直接選舉產生的。為了更好聽取群眾意見,幫助群眾解決問題,我們鎮人大規定每位代表至少聯繫3到5名選民,還要聯繫一家企業、一名困難戶、一個低保戶等。代表還是矛盾糾紛的調解員、事項辦理的監督員、困難群眾的幫扶員等六大員。”

調研組領導同志問:“2015年,中共中央轉發了《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關於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若干意見》,目前鄉鎮人大主席團的組成和活動情況怎樣?”

“鄉鎮人大主席團一般是7—13名成員,有主席、專職副主席,成員中有的是務農農民。鄉鎮人大每年開兩次會,主席團活動每個季度必須有一次,這是制度,要落實。”

“縣人大常委會會議邀請代表列席嗎?”“每個縣人大代表履職五年期間,至少有一次機會參加縣人大常委會會議、視察、執法檢查等。”

“縣鄉人民政府重大決策出臺前要向本級人大報告,有沒有不報告的?”“必須報告。我們縣經濟總量比較小,2000萬以上的重大投資項目一定要報人大批准。”

 “縣委每年聽幾次有關人大工作的報告?”“兩次以上,都有書面報告,在常委會會議上要專門口頭彙報。”

一問一答,互動交流,調研組對若干意見在基層的貫徹落實以及目前縣鄉人大工作很滿意。代表們這些掏心窩子接地氣的話也讓調研組很受啟發。調研組強調,縣鄉人大工作大有可為。縣鄉兩級人大是最基層的國家權力機關,也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礎。在國家治理體系中處於十分重要的位置,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國250萬名五級人大代表,縣鄉兩級人大代表佔95%,比例很大。縣鄉兩級人大是一線,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最主要是把縣鄉兩級人大組織建設好,把人大工作的基礎打堅實。

 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

9月16日,座談會前,調研組考察了府山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

這是一座和居民樓連在一起的三層小樓。值班室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記錄簿,密密麻麻記載著代表接訪、代表議事、聯絡站活動等情況。在這裡,每日有接待,每週有活動,每月有接訪,單月有議事。

座談會結束後,記者專門抽空採訪了府山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聽到了一些發生在聯絡站的故事。

5月2日,轄區居民吳世民、李學經來到人大代表聯絡站,反映小區車輛亂停放現象嚴重,影響居民出行,還損壞了小區綠化帶,希望代表向相關職能部門反映,給予協調解決。代表聯絡站專職工作人員、市人大代表戚雲仙熱情接待了他們,並將兩人反映的問題、建議一一記錄,結合當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形成意見建議遞交人大。

5月16日,區人大將此建議交由區住建局辦理,區住建局經過實地勘察,將該小區納入小區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範圍,提升改造綠化帶並增加機動車車位,有效緩解了小區居民停車難的問題,改善了小區人居環境。事後,吳世民、李學經專門到聯絡站表示感謝,“有了這個聯絡站,我們居民反映問題方便多了,問題解決得也快,真是太好了!”

戚雲仙原來是一名社區幹部,去年退休後在代表聯絡站做專職工作人員,她邊講故事,邊拿起桌上的記錄簿給記者看,“你看,這上面每天都有我們的活動記錄。”

單月一次的代表議事,也是代表聯絡站的一項重要活動。9月15日,代表聯絡站專門就文明養犬的主題開展了議事活動,參加者都是一些區縣人大代表。

“要向廣大市民朋友們發出倡議,自覺依法養犬、文明養犬,共建美好家園。”

“發出倡議很有必要,但還應在法律層面予以保障,加強管理,規範養犬。”

“除了安全外,還有衛生問題。應防止犬隻在公園、休閒場所、道路及綠化帶等地排洩糞便,對排洩的糞便,要及時清理。”

大家七嘴八舌地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戚雲仙說,“代表議事不是光議議就完事了,我們一般會形成意見,交給區人大,由人大轉交給區政府。有的小事,可以由街道辦處理的,我們就直接交街道辦。”

代表聯絡站覆蓋鄉鎮街道

府山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是2014年7月在代表工作室的基礎上升級成立的。目前,共有省市區三級人大代表18人。發生在這裡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浙江省不同的代表聯絡站發生。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如何讓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繫更密切?

2014年以來,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把推進代表聯絡站建設作為建立代表聯繫群眾制度的重要抓手,搭建代表與人民群眾有序有效聯繫的平臺載體,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發揮代表在黨和國家機關與人民群眾聯繫中的橋樑紐帶作用。截至今年9月,浙江已設立4030個代表聯絡站,覆蓋全省所有鄉鎮街道,把代表聯繫群眾的窗口建在群眾家門口。同時,還建立了1081個網上代表聯絡站,初步形成代表聯繫群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體系。從2017年起,各級人大換屆選舉後,基本實現全省8萬多名五級人大代表全部編入代表聯絡站。

“以前我們選完代表就見不到代表了,不知道代表能代表我們幹些什麼?”不少群眾感慨地說:“現在不同了,家門口有了聯絡站,代表就在我身邊!”

調研組提出,一定要建好用好人大代表聯絡站,這是人大代表聯繫人民群眾的平臺。人大代表聯絡站的建立,為進一步加強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繫,及時聽取群眾呼聲和訴求,促進矛盾糾紛化解,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在推進地方中心工作方面也能夠發揮人大代表應有的作用。

記者:王比學

版式:陳沈飛

市人大代表、縣委書記葉美峰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座談會上發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