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優秀公司都是在冬天謀劃、布局和跨越

形勢再差,有好企業;再好,也差的企業

據我所知,管理學家通常看不上經濟學家,但反過來也一樣。經濟學家看管理學的東西覺得簡單,管理學家卻說:“經濟學那麼複雜有什麼用?”對此,經濟學家的回答是:根據消費行為的研究,人們在收入低的時候消費有用的東西,但收入越高消費的東西越沒用。我開始以為經濟學就夠沒用的了,剛才聽黃衛偉教授講演,才發現還有更沒用的,那就是哲學、悖論。“理髮師只給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這些,你知道了又能怎麼樣?收入越高,對於沒用的東西可能關注就多一點。(笑聲)

今天彭劍鋒老師讓我講講宏觀經濟形勢,這個東西就沒什麼用。形勢再差,有很好的企業;形勢再好,也有很差的企業。企業搞的好不好跟宏觀經濟形勢沒有那麼直接的關係,或者說,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對於多數企業來說都沒有直接的關係,當然金融的、全球的企業例外。但彭老師說講一講,我就講一講。

其實,這個形勢現在沒有什麼太多好講的,就是一個問題:下行。今天我過來一看這麼一大屋子人,說明現在這個形勢好像還不壞。經濟下行當然是有很多數據的,現在有些地區、行業、企業,真的是相當的困難,那就是剛剛楊杜老師講到的死法的問題。但是,對於整個國家經濟來看,真正難受的,還不是經濟速度在往下走。最近的數據大家都看了,PPI、CPI還在往下走。真正令中國經濟難受的,是我們“從高位運行到下行”,而不是日本那種下行。日本是“增長2%變成增長1%的下行”,所以雖然難受,但沒有我們這麼難受。中國的GDP季度數折成年率,在2007年曾超過14%,而現在就只有7%,今年很大可能是7.5%以下。從14%到7%,下降了一半啊,這個還是個平均值,那麼分攤到有的行業、有的地區、有的企業,那真是嘩啦嘩啦的了。

那麼怎麼理解這個“高位下行”呢?我一直認為“高位下行”比“低位下行”難對付,因為有巨大的慣性。曾經有一些省份GDP增長14%、15%,甚至有些GDP增長20%多,持續了很多年卻一下變成7%,這是很難受的。經濟有很多慣性,我們也有很多的期望和預期,有不少人,不少的公司、企業領導人、地方領導人,都希望這個經濟再回到14%去,這種失調速度是很難受的。

中國經濟高位下行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想先跟各位分享一下,如何來理解這個“高位下行”。如果你不理解“高位下行”就不能很好地對付它,那樣就會更難受。“高位”是怎麼來的?這樣一個大國,經濟增長10%以上、11%以上、12%以上,反正戰後沒有看到這樣的數。這是不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努力呢?當然首先是這一點,包括在座的各位。然而,這也不僅僅是中國人自己的努力。中國人一直很努力,包括在改革開放前,有了勞動積極性,卻沒有充分發揮。但是,為什麼過去沒有這麼好的經濟成長的成績呢?這種“高位增長”有一個很大的坑,這是一個巨大的、全球化的勢能的釋放。所以,這不完全是由於中國人自己的努力,而是中國人努力放在全球舞臺上的評價所帶來的。我們在過去很長時間內不做這種評價,關門、封閉、冷戰,關門、底子薄,就導致了長期貧困。我們現在才理解,開放對於中國多麼的重要。一個農民就是收入低,一個工人的收入也低,實際上就是成本低。關起門來卻成本低,白白低了一回,關門就只是中國公司自己之間的競爭。而開放後,就成了全球評價,中國人、中國產品、中國工人、中國的工程師、中國的管理者、中國的企業,都在全球舞臺上評價,這一評價釋放了一個巨大的勢能。這是為什麼呢?冷戰以後,這個世界上有另外一個海平面。戰後以工業化最發達的7個國家為代表,他們都不關門,互相投資、互相貿易。所以,在中國加入全球化之前,國際貿易主要是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國際投資主要也是發達國家之間的投資,他們打成一片。緊接著,戰後的技術革命、和平環境,讓這些國家升到一個很高的水平。而我們關起門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這個都沒錯,錯的是搞階級鬥爭。人家沒有搞這一套的,就上去了,其參照性就變了。

什麼叫工人、藍領?他們一年收入應該是多少?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我們的工人,多少年來都一個月50塊人民幣。雖然全世界的工人、藍領在名義上都是相同的,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一開門我們才發現,同樣是藍領工人,同樣是幹活的,有人竟收入這麼高。我們看過很多發達國家的公司,人家就生在發達國家,就是念完書以後到公司上班、買房買車,他們生產一個產品就是這個價格,這個價格裡就含著工人收入,含著資本的回報。這完全是兩個海平面,冷戰造成的這兩個海平面相差多少?拿中國的參數來看,他們人均收入是我們的100倍。1980年我們說要在2000年翻兩翻,達到人均800美元,沒翻之前是200美元,一翻400美元,兩翻就800美元。在我們人均200美元的時候,美國是多少呢?美國是人均13500美元,這樣算雖然不到一百倍,但是別忘了還有收入分配。我們是窮國,要搞知識積累,所以我們落到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口袋裡的錢,要比美國收入分配落到個人口袋裡的錢要少很多。我們要擠出錢來勒緊褲腰帶搞國家積累、搞兩彈一星。所以,在個人收入方面,不要說農民對於農民,就是製造業工人對於工人跟人家都差80倍到100倍。

1979年修建廣州白天鵝賓館,是由於改革開放引外資進來,不能請對方住招待所,一定要有標準的hotel。賓館裡所有的硬件,甚至連水龍頭都是進口的,廚師也是從香港請的。一個香港廚師來工作,工資相當於100多位中國員工薪水的總和。相差一百倍的工資也得付,人家不來,我們就只能繼續窮下去。世界就是這樣的一個秩序。

鄧小平的開放起了什麼作用?他把兩個海平面之間打了一個通道,當海平面不一樣中間不通,勢能就不能釋放出來,而一打通通道,實現對流,資本技術嘩嘩地就到中國來了。為什麼資本會進來呢?這是邊際生產力率的變化。同樣的資本,跟美國年薪幾萬美元的工人結合,或是到中國來,報酬哪一個高?這就是外資逐漸地進入中國的一個基本經濟道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環境要改善,觀念要改變,法律要修正,“批資本主義”要去掉。當時,我們這個地方只想來一點外資,跟我們勞動力結合;來一點技術,改變我們的落後,讓中國發展快一點。誰也沒有想到,中國會有這麼大的產出可以出口。1980年,中國這麼一個出口額99億美元的出口大國,出口產品主要以資源性產品為主,包括大慶油田開發的石油,當時石油在國內沒有什麼需求,像是抓一個大龍蝦出口,中國人捨不得自己吃,而是用外匯來買設備。這個是當年中國跟國際的來往方式。

外資、技術、商業模式、想法等一進來,再跟中國的工人、知識分子,企業家一結合,是會有這麼多的東西的。上海洋山港現在是第一大港,我曾去訪問過,那個老總九十年代到鹿特丹學習的時候,簡直就是吳下阿蒙,什麼都看不懂。看到國外這麼發達的港機,他跟我講,他當時就在想什麼時候中國的上海港也能有一臺;現在你去洋山港看看,一兩百臺排成一條線,單位速度第一,總量世界第一,超過新加坡港。那用來運什麼東西呢?“Made in China”。為什麼中國會變成了世界的工廠?剛才報幕說我是人大教授,我不是人大教授,我是人大學生,北大教授。我在下鄉的時候考的大學,年齡大,我想北大不會要我,人大有要年齡大學生的傳統,所以我就報了人大。可能是心裡有個結,所以,從海外學習回來的時候,北大招教授,我想,當年沒有當成學生,當老師也不錯。我在人大上學的時候天天聽的就是十億人口八億農民,這就是中國國情。把農業變成製造業,變成多少億產業工人,這個是開放的結果。一開放,有現成的市場;一開放,有大量的資本進來;一開放,我們可以學到過去難以學到的東西,這是高位增長最重要的一條。其標誌事件是:1999年,中國籤WTO,5年預備期,2002年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的成員。隨後,8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的所有成果就在這個檔口爆發。我們從多少年來的可憐流量的貿易國家,變成世界上最大的貿易生產國家,在危機衝擊之前,我們貿易順差相當於GDP11.7%,達到了最高。而創造外向主導模式的,當年是日本,日本最高的時候順差佔其GDP5%。所以,高位增長是有一個由來的,是有中國人努力的原因,但這個努力是放到了全球評價、高海平面評價上才帶來的高位增長。同樣一個東西,美國工人做,是個什麼價?這個其實我們自己算過,

20年、30年我們的增長速度很高,但沒有把父輩的積累算進去,其實我們前一輩窮了很多年。50塊、60塊拿了很多年,我們都沒有算過。把這些一起算上,其實沒有那個奇蹟。

三種力量促使中國經濟高位下行

冷戰、封閉讓改革開放發生的很晚,到1980年才開放,而一開放就把戰後形成的這個全球化的勢能釋放出來,這就是高位增長的主要原因。那為什麼又下行了呢?

首先,高度依賴全球市場。這能不受全球需求的影響嗎?我們好多的時候進出口相當於GDP66%、67%,而大國沒有這個數。這樣,美國經濟一旦出事,我們怎能不受影響?2006、2007年,出口影響20%、30%,到了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影響一來,下跌20%,裡外裡50個百分點,這個是當年為什麼4萬億放到經濟裡面去,卻沒有見效。因為美國進口一萎縮,我們的出口就萎縮,沿海、農民工、GDP、財政、穩定,全部都會有問題。再拖一拖,4萬億加上9萬億的信貸,一下就爬上去了。但是,我們經濟畢竟主要是靠對外的,而國際經濟就根本沒有好轉。雖然,美國政府的救市讓美國沒有陷入1929年、1933年那種大危機,因此我們就以為還“有戲”,但其實是歐債出了問題。出什麼問題?政府出了問題。這個對於全球信心打擊非常大。市場出問題政府救,那政府出問題了誰救呢?只能熬,但這一熬就沒有頭了。所以,歐債危機對於全球的投資經濟發展的信心衝擊比美國金融危機還大。

中國作為一個後起的國家,全球化能夠得到好處,但全球化受挫的時候也會首當其衝。這是把經濟拉下來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大量行政手段進入經濟體。由於經濟連年的高速增長,我們就得調控。上一屆政府忙了10年,基本上都是忙調控:房價,地價等。為什麼呢?這有個宏觀環境。美元進來了、順差進來了、外國投資進來了。美元在中國不能花,花人民幣要跟誰兌換?當然是跟商業銀行換。商業銀行都是變成了美元在投,這怎麼在中國做生意?這就要在外匯市場,把美元投換成人民幣。這個過程中,我們這個高度依賴出口的國家就是產生了一個政策目標——要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穩定。人民幣在中國都是成本:僱工人、交稅,買電,都是用人民幣,做出來的產品出口,要美元起價,人民幣對於美元升一分錢,出口企業成本壓力就是上來了。2010年,我跟任正非在達沃斯論壇聊過一次。他說對於他的企業已經有很大的收入來自於國際市場,人民幣兌美元是不得了的。由於華為的設備在全球的生產基地還是中國,成本是人民幣做的,產品是美元計價。人民幣對美元一升,那麼中國政府、央行就要維持人民幣對於美元匯率的問題。維持這種穩定就有代價,什麼代價?進來1美元,你說我匯率穩定,7塊對不對?那7塊人民幣就出去,你要變成6塊出去就是升了。可是進來不是一塊美元,一天進來好幾十個億美元,每天這樣進。所以,我們大量的基礎貨幣,跟商業銀行去換匯,就變成了國家外匯儲備。國家外匯儲備一條線地往上升,看起來很好。朱鎔基到北京的時候,中國外匯儲備只有180億美元,來了以後搞了匯率並軌一年增加320億美元,這就是500億,後來很快就是5000億、1萬億、2萬億、3萬億、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個機制是什麼機制?主要都賣給央行。央行拿什麼買?拿基礎貨幣買。這樣,基礎貨幣就進入了市場,中國就進入不差錢的時代。貨幣太少了是不行的,太多了也是要出問題的。貨幣供應超過了商品資本服務的增長,物價就是漲。這個熱那個熱,這個漲那個漲,這樣就要調控。不調控好多中國人就過不去,因為他們工資沒有漲,消費沒有增長怎麼受的了。而調控,在我們這個轉型的體制,說是以法律和經濟手段為主,實際上做不到,一定要用大量的行政手段。行政手段這個東西,中國是個政府非常強勢的經濟體。你說好就是好,你說問題他就是問題。一調控,行政部門一起上,一個部委發文件不管用,五個部委聯合發。增長太快出問題,就要勒制,要控制房價、控制地價等。我們這個行政控制就是進入經濟體,這個東西是有很強的滯後性。為什麼呢?因為為了宏觀穩定要加強調控,到了下面的部門、處,這些都是有權利的,就需要各種審批,不要小看審批這個事情,這是會上癮的。這是我們國家高速增長當中的一個代價:

大量行政手段進入經濟體。高速增長沒關係,可一下行就發現,到處裝著剎車、吸鐵石,到處都在消磨企業家精神。由於過去窮,不辦企業不可以;而現在都生活過得去,辦企業太麻煩,企業家的鬥志就下來了,企業家精神就被衰減了。這是把經濟拉下來的第二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中國是債權經濟而非股權經濟。特別像中國這種經濟,如今改革改了30年我們還是間接融資為主、銀行為主。而銀行就是一個債權,這個債權為主的經濟就是上去下來都是會放大。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債務是一個槓桿。經濟熱的時候,大家都是對未來看好的,借貸需求非常的旺,因為物價都是在漲,物價減掉以後真實利率是負的,誰借錢誰合算。借了錢買房,房價漲的都會超過利息,很多家庭都懂得這個道理。借錢買資產,資產漲得快,是很合算的。這個槓桿作用在好的時候會放大,而壞的時候,物價指數一下來,名義利率哪怕不變,真實利率就迅速轉正。這是現在很多企業和地方困難的根本原因。股權為主的經濟體沒有這個問題,股權這個東西放進去不能退,好就是分紅,不好就是一起賠,這是股權為主經濟的特徵。但我們是債權為主,好的時候會比好還要好,而差的時候呢?最近很多的行業財務成本上升,所謂財務成本大部分就是還債。

很多人為什麼跳樓了,就是想不通自己怎麼借這麼多的錢。他們忘記了好的時候借錢是很划算的,但市場一翻臉就發現借了很多的錢。因為曾經利率是負的,而現在利率轉正了,很多的行業、企業都被頂的很難受。我所講的就是以上這三個力量把中國經濟拉下來。

阻礙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三塊石頭

而中國經濟一被拉下來,三大塊石頭就浮出水面了。這就是我在2012年11月所講的判斷:水落石出。

第一塊是成本。成本就是企業的開支,問題是什麼時候開支?鋼鐵企業庫存什麼時候買的?都是大家都是看好的時候買的。即使鋼價、礦石價還在漲,但漲也是有人買。等到鋼鐵價一下去,過去買的庫存就能頂死。如果是借錢買的那就死的更快,因為要還息。企業僱的人是什麼時候僱的?大家搶人的時候僱的,價錢肯定好,價格不好人就不會來。當你賣的產品下去了,你能馬上削減工資嗎?這是很難的。因此,成本是第一塊石頭。

債務是第二塊石頭。由於債權合約都是在好的時候籤的,隨著真實利率的轉正,債務就成了第二塊石頭。

第三塊,過剩產能。好的時候市場這麼好,就會出現搶貨,你也上,我也上,國家也上,國務院開會都講7大新型戰略行業。中國是一個大國,有個傳導機制,怎麼可以這樣來定事情?聰明的農民現在縣長讓他種什麼他是不種的。可是我們在大項目裡面還是一說上一起上,好產業都會被做成了不好的。其實,是市場和政府兩個力量一起推動了過剩產能,等到市場“一拉臉”,外需沒有了定單,可錢已經變成社會的了,這時你是撤還是不撤?你是停還是不停?有的行業還有連續性,不能隨便說沒訂單就關門,所以還要接著做,這是很難受的。以上這三塊石頭就把國民經濟頂住了。

變被動為主動:消化資本、重組債務、消化過剩產能

那麼,這個時候宏觀經濟要怎麼應對?

首先,就是要知道高位下行是由不得你的。雖然有一些因素是我們可以通過審批制度改革來控制,這種變量是在中國內部。然而,外需不在我們的手裡,是由不得我們的。“歐債危機”這個衝擊力什麼時候好轉現在還不知道,美國則是剛剛有一點起色,後來又不行了。還有一個消息,就是美國在困難的時期,其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製造業逐漸在發展起來。這是由於中國的相對成本變化讓很多美國公司回到本土去了,這就是新的全球格局。

我們需要改革,但改革沒有那麼快,國務院已是很著急,開始放鬆審批。但到企業一問這對他們有影響嗎?回答是沒有影響。國務院已經宣佈去掉了幾千項,但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還剩多少項。企業要跟“還剩的”去打交道,經常是把含金量小的放放。總的來說,改革不是那麼快的,如今的這個既得利益,中央做了決定,國務院也推行,然而這樣的大國要實現政策落地還要有個過程。至於真實利率這一把刀是很厲害的,這個需要經濟學大量研究。

債務通縮,通常市場一翻臉就由通脹變成了通縮。90年代我們遇到過一次,通貨膨脹達到24%,朱鎔基大刀闊斧殺通貨膨脹,在1997年突然開始出現通縮。這是什麼道理?就是我們這個基本的金融結構裡有一個麻煩:過度的依賴銀行債務。我們說要發展股權、發展資本市場,目標提出來了卻沒有落下來。現在直接融資佔整個社會總融資的比例沒有比20年前增加多少。那這個經濟結構遇到波動,就會有派生的情況出現。所以,難受是肯定的。

有幾種措施可以把我們國家從這種情況下拉出來:第一,消化資本;第二,重組債務;第三,消化我們的過剩產能。現在很多人的經濟預期都很有意思,一看情況不好,覺得什麼都不行了,這種預期就會互相傳染,悲觀情緒就占主導地位。所以,現在很多的企業很茫然,實際上是看錯了時機,在不好的時候反而是投資的時候。對此,要冷靜地分析。

對外升級:新興市場大有可為

全球化地考慮,發達國家的市場一時半會兒不會回到2007年以前去了,這個判斷大概不會錯。但是,在危機之後全球的總需求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新興市場的份額大幅度地提高。最發達七個國家與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7個最厲害的新興市場國家放一起,總量哪一個大?當然是後一個大。然而,我們的外向經濟到目前為止很大程度還是習慣於最發達的那個市場,因為其購買力現成、出價高、基礎設施完備、金融服務良好、物流非常順暢。我們接單子生產,於是我們就成了世界的工廠。但很多新興市場特點不是這樣的,比如有購買力但市場不成熟,要買貨擔基礎設施不夠、電量不夠、港口不夠、鐵道不夠等。所以,

中國現在提海上陸上兩個絲綢之路,馬上APEC會議要宣佈組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個就是重大的戰略。

新興市場這個板塊還是中空的,我們實際上鋪了多少貨在新興市場?幾年前我去印度看,很熱但沒幾家用空調的,這兩年才好一點。面對印度這個空調的新興市場,中國這樣物美價廉的空調市場卻沒有在印度打進去多少。而俄羅斯的市場都是歐洲貨,日本韓國貨都少,就更不要說中國了。資源廣大的新興市場,畢業生包括我們北大的畢業生都看不上,一講就是美國、巴黎之類的地方。剛剛有一張圖我看了很感動,華為打世界怎麼打?阿富汗怎麼去的?那是要死人的,炸彈是會掉下來的。我們在這些市場上去耕耘、開拓的真正的商人還是很少。大學生總說沒有就業,今年700萬畢業生的簽約率看了讓人焦慮。我們為什麼不走出去呢?我總說下一個時代是要小語種人才的時代,小語種的需求會極速升級,因為新興市場有很大的空間,比如印度尼西亞有1億人,這是很大的市場,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都看不上。

因此,外需不是沒有市場,國際上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的。我們回想一下,1980年歐洲資本市場是怎麼進中國的?中國當時什麼也沒有,歐洲為什麼借錢給我們?要知道這並不是自由外匯,不是中國借這個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的,而是全部用來買德國設備,這就是為什麼今天工業設備都是德國設備的原因。今天我們的4萬億外匯儲備為什麼就不能倒過來做呢?為什麼不能做外方信貸?沒有電為什麼不能去建電站?沒有鐵路為什麼不能修鐵路?為什麼不借錢給別的國家,倒過來做BOT?當年我們的鐵路、高速公路,外資為什麼跑到大陸來修?就是為了20年的收費權,20年後再送給中國政府。

我們現在要重新複習80年代初外國資本進中國那些經驗,並將它倒過來用,來開拓國際市場,等待歐美市場進一步復甦。總之,我的看法就是外需還是大有可為的。

對內升級:改變觀念,在冬天投資

對內呢?我們說的過剩,是大陸貨過剩,與進口貨同樣的東西,我們應該改進品質,這還有很大的市場。大家看看現在進口的情況:阿里巴巴網站上很多東西都是進口的。為什麼進口的東西多了?因為收入提高了以後人們對於產品品質要求也高了。國慶節期間我有一個朋友到德國去,回來帶了一個雙立人牌的指甲刀,那個指甲刀讓我感嘆:剪完以後怎麼這麼舒服?仔細看一下,它有兩個弧度。這就是發達國家的產品品質。而我們的產業想要達到一個這樣的品質還早著呢。中國的製造,尤其是精密製造,這個市場的發展空間非常大。我們為什麼要買進口貨?那些東西中國人都是可以造的,只是品質要差一點。就目前來看中國的好企業,比如華為,按它手機業務的發展趨勢,過幾年發達國家就麻煩了。

當然,現在可以改善的東西:一個是對外升級,一個是對內升級。對於國內市場,我們的空間佈局還早著呢。今天還是65%的總人口是農村戶籍人口,其中17%已經到了城市常年居住。這樣的空間佈局裡面就有大量的投資機會,發展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等。我們現在要學會的是“跑馬徵地”,也就是政府主導的這個“跑馬徵地”,真正地讓這些骨頭掛上肉,變成現在的城市生活,有無數的事情可以做。

所以,我的看法是:當前困難是困難、轉型是轉型,但根據過去的經驗,越冷的時候越是要調整預期。就是要在所有人都說不好的時候,把未來謀劃清楚;就是要在很多人說不行的時候,勇敢地決定投資;就是要在很多人沒有醒過來的時候,在冬天投資。等人們都醒過來的時候買啥啥貴,也沒有你的事情了。很多人上一個週期被咬了一口,被三塊石頭頂的難受,想要放棄。但若真的放棄,5年以後一定會後悔,因為這兩個海平面,從100倍縮減到現在,還是剩下10倍的。現在很多人說是人工把我們頂死了,但發達國家怎麼生產?蘋果的工人什麼收入?雙立人是德國生產的產品,照樣活下來了。所以,這個時候是一個觀念的問題,要認清形式、針對現在的觀念

,當然,這一點國家也在進行部署,深化改革。然而更重要的是什麼呢?是產業界、企業界、第一線怎麼認清楚現在這個形勢,抓住這個戰機。所有優秀公司都是在冬天謀劃、佈局、投資,然後準備下一步的。等到別人看見的時候,就是5年以後的成敗得失,5年以後的市場份額,5年以後的風光雲影。

我就講這麼多。謝謝!

周其仁:優秀公司都是在冬天謀劃、佈局和跨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