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誇大公文猛追「登月骨幹」,究竟錯在哪兒

用夸大公文猛追“登月骨干”,究竟错在哪儿

網傳“要人”公文。

短短几個小時之內,一篇名為《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的文章,迅速在社交媒體刷屏。

文章說的是,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一名科研人員張小平,鬱郁不得志,而且待遇不高。跳槽到民營企業之後,原單位發函表示,他離開之後,相關的登月工程就停擺了,要求他不要跳槽。

27日下午,有媒體聯繫了文章所提到的張小平之前就職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長劉志讓,他表示,張小平“本人擅自離職,經多次談心做工作無效,為挽留此人,單位通過法律途徑提起仲裁,在提供給相關機構的材料中有誇大其作用和貢獻的表述,被其及網絡利用進行炒作。”

張小平事件契合了中國人的想象

這個事情能迅速傳播,成為熱點,是因為它符合中國人的想象,符合戲劇化的因素,符合社會流行的輿論話語,當然,更重要的是,它幾乎符合事實。

首先,它符合中國民眾的想象,符合戲劇化的因素,類似於金庸小說中的掃地僧,平時不受重視,突然之間,才被發現,原來功力深厚,非常重要。

其次,它符合流行的社會話語。國企官本位嚴重,人浮於事,不重視人才,缺乏激勵機制,往往是幹活的不受重視,待遇與職位高的不幹活。當然,這些描述基本符合事實,所以,一經曝出就迅速流傳。

張小平被公文“猛追”未必是全部真相

但是,這些卻未必是真相,起碼未必是全部真相。

現在工業體系中,已經不是愛迪生、特斯拉的那個時代,依靠的是團隊合作、分工協作。離開某個人就轉不了,更多的是一個階段性的時間概念,而不是一個有或者無的概念。更直白地說,可能會一時影響到工作,但不可能徹底停擺。

用夸大公文猛追“登月骨干”,究竟错在哪儿

圖/新華社

而張小平原單位領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研究院的技術骨幹很多,張小平主要搞論證、研發和理論計算,水平是有的,但因優秀的骨幹較多,所以對全局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其次,從競業禁止的角度出發,跳槽未必那麼容易。所謂競業禁止是指根據法律規定或用人單位通過勞動合同和保密協議,禁止勞動者在本單位任職期間同時兼職於與其所在單位有業務競爭的單位,或禁止他們在原單位離職後一段時間內從業於與原單位有業務競爭的單位,包括勞動者自行創建的與原單位業務範圍相同的企業。比如就有互聯網公司狀告員工,違反競業禁止,索賠百萬甚至千萬。不過按國企相對落後的觀念體系,很可能並沒有簽署這一系列協議。

我們都常見單位不放人,跳槽者左右為難的情形。張小平前領導的表態也印證了我此前的猜測——為了挽留人才而誇大其作用和貢獻。

但是,想不到事情迅速發酵,傳播變為一個公共事件。這不但起不到施壓的作用,反而讓自身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地位。

張小平事件是航天改革的思想衝擊之一

從更深層次上看,這一起事件體現了中國技術創新體系中的一些根本性問題。

用夸大公文猛追“登月骨干”,究竟错在哪儿

圖/新華社

中國高鐵迅速發展而美國高鐵蹣跚起步之間的差距,體現了“中國模式”的優勢。但是,國有軍工企業、國家項目資金、公立大學組成的科研體系與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雷神這些頂級軍工私營公司以及自由的高校之間的競爭,也反映了“中國模式”的一些劣勢。這種差異絕非僅僅由技術存量狀態導致,更由於不同的產權保護、市場機制,導致的不同創新動力造成。

從這個角度,這一起事件,也反映了中國正在利用市場機制的優勢,迎頭趕上。張小平所跳槽的藍箭,是中國國內的民營火箭研發製造企業。這一兩年,馬斯克的SPACE-X成功回收火箭,出盡風頭。簡單地說,藍箭就是中國的SPACE-X。

美國從2010年以後,通過其新的太空戰略,一直在有意識地增強他們的民間力量參與航天建設。這種政策直接催生了諸如SpaceX這樣的一大批新生代的美國的商業發射企業。這個政策對美國人來說是一種慣例,但對中國來說,則是一個需要克服思想阻力的改革。

張小平事件,則屬於改革帶來的一系列思想衝擊之一。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一次社會流傳的各種傳言,對中國的航天事件而言,是一件好事。

2016年,國防科工局、中國航天局都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國內各類資本參與到航天、衛星發射領域裡面來,鼓勵各類資本參與到航天衛星發射領域。

在這個政策的指引下,目前,國內商業航天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尤其是衛星研製和衛星運營層面的企業,已經有了幾十家企業。這是中國商業航天行業的春天。同時,也是中國航天技術發展的機遇。

比如,目前,世界上只有Space X、Blue Origin等有正在研製的液氧甲烷的發動機。藍箭算是世界上第三家掌握液氧甲烷發動機研製技術的商業企業。

所以,某種程度上,張小平能跳槽到一個他自己認為更合適、更能激勵他的民營企業,對中國的航天事業來說,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件好事。

□劉遠舉(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