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同源—慈菇

慈菇,又稱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屬澤瀉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連城已有百餘年種植史,縣誌中有莽菇,即慈菇也,味甘而帶苦和慈菇,俗稱蔬卵。別名張口草、華夏慈菇、燕尾草,分佈在江以南各地廣泛栽培。

《本草綱目》記載慈姑“苦、甘,微寒,無毒。”有瀉熱,解毒,通淋等食療功效。生津潤肺,補中益氣,可用於咳嗽、痰中帶血、小便澀痛、瘡毒、溼疹等病的食療。是無公害綠色保健食品中的珍品。”

慈菇葉形奇特,適應能力較強,可做水邊、岸邊的綠化材料,也可做為盆栽觀賞。

藥食同源—慈菇

慈菇的營養價值

慈姑是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於蓮藕和荸薺,僅次於芡實。慈姑每年處暑開始種植,元旦春節期間收穫上市,為冬春補缺蔬菜種類之一,其營養價值較高。

慈姑主要成份為澱粉、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富含鐵、鈣、鋅、磷、硼等多種活性物所需的微量無素,對人體肌能有調節促進作用,具有較好的藥用價值。

營養成分:富含澱粉、蛋白質、糖類、無機鹽、維生素B、C及胰蛋白酶等多種營養成份。

營養分析:慈姑含有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有防癌抗癌腫、解毒消癰作用,常用來防治腫瘤。中醫認為,慈姑主解百毒,能解毒消腫,利尿,用來治療各種無名腫毒、毒蛇咬傷。慈姑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強心作用,同時慈姑所含的水分及其他有效成分,具有清肺散熱、潤肺止咳的作用。

慈菇的功效與作用

(一)慈菇的性味歸經

【性味】

味甘;微苦;性微寒。

【歸經】

歸肝;肺;脾;膀胱經。

【功能主治】

活血涼血,止咳通淋,散結解毒。主產後血悶,胎衣不下,帶下,崩漏,衄血,嘔血,咳嗽痰血,淋濁,瘡腫,目赤腫痛,角膜白斑,瘰癧,睪丸炎,骨膜炎,毒蛇蛟傷。

藥食同源—慈菇

《本草綱目》:“主療腫,攻毒,破皮,解諸毒、蠱毒、蛇蟲狂犬傷。”

《素食說略》“慈菇,味澀而燥,以木炭水煮熟,漂以潔水則軟美可食。”

《本草拾遺》:“慈菇,療癰腫瘡疾,摸清結核。”

《隨息居飲食譜》:“慈菇,甘苦寒。用灰湯煮熟去皮食,則不麻澀。人餚加生薑以制其寒。功專破血,通淋,滑胎,利竅。多食發瘡,動血,損齒,生風。凡孕婦及痛、瘓、腳氣、失血諸病,尤忌之。”

(二)慈菇的食用價值

慈菇球莖味甘、澀、性微溫,入肺、心經;可斂肺,止咳,止血,實腸;主治痰核瘰癧、腫塊瘡癤、肺熱咳嗽、喘促氣憋、心悸心慌、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1)防癌抗癌:慈菇含有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可提高癌細胞中的CAMP水平,抑制癌細胞有絲分裂的癌細胞的增殖。有抗癌腫、解毒消癰作用,常用來防治腫瘤。

(2)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散結。用於咯血,吐血,難產,產後胞衣不下,崩漏帶下,尿路結石,小兒丹毒;外用治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3)解毒利尿:中醫認為,慈菇主解百毒,能解毒消腫、利尿,用來治療各種無名腫毒,毒蛇咬傷。

藥食同源—慈菇

(4)解毒:慈姑增加免疫細胞的活性,消除體內的有害物質。

(5)護心:慈姑保護心臟,保護心肌細胞,預防或是緩解心悸、心率失常等。

(6)潤肺:慈姑滋陰潤肺,去除肺燥肺熱。使人呼吸暢通舒適。

(7)強身潤身:慈菇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強心作用,同時慈菇所含的水分及其他有效成分,具有清肺散熱、潤肺止咳作用。

慈菇食物相宜相剋

相宜:

生 姜:鮮慈菇搗爛,加入生薑汁攪勻,敷患處,一日換兩次,治皮膚紅腫熱痛,無名腫毒。

蜂 蜜:慈菇、蜂蜜蒸熟服食,具有潤肺止咳、清胃除熱的功效。適用於肺燥乾咳、咽癢、咯血者食之。

豬排骨:慈菇、豬排骨燉煮食用,具有強心利尿作用,適宜於心慌心悸、心功能不全水腫等病症。

藥食同源—慈菇

禁忌:

不宜多食,多食則發腸風痔漏、崩中滯下,使人乾嘔,損牙齒,失顏色,皮肉乾燥等;孕婦慎食。

紅黴素與含鈣、磷、鎂量多的食物相剋,因此服用紅黴素時,不宜同時食用慈菇


禁忌人群

孕婦,便秘者不宜多吃。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咳嗽痰中帶血、貧血、營養不良性水腫、腳氣病、神經炎患者多食。(慈菇不宜多食,多食則發腸風痔漏,崩中帶下,使人乾嘔、損牙齒、失顏色、皮肉乾燥等)

歡迎轉發分享,關注留言。

有健康問題可私信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