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被世人遺忘的大師-馬一浮

近日,新華社專訪馬雲,以"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為題,官面之文,卻對題詩頗為入目,該詩出自何處?


曠怡亭口占

馬一浮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馬一浮何人也?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被世人遺忘的大師-馬一浮

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後字一浮,號湛翁,別署蠲翁、蠲叟、蠲戲老人。

對於古代哲學、文學、佛學造詣精深,又精於書法,合章草、漢隸於一體,自成一家。與熊十力,梁簌溟合稱現代儒家三聖的國學大師。有《馬一浮全集》存世,對於這位被梁簌溟贊為“千年國粹,一代儒宗”,周總理推為“中國當代理學大師”的人,為何會被世人遺忘?

相關作品

其所作大量詩詞,現擷取數首雜詩,饗之。


向曉星辰數點斜,雲中寒日似籠紗。

空庭老樹無人見,獨背春風自著花。


林臥逃喧厭鳥鳴,笙竽絕耳瑟無聲。

黃鸝百舌俱聽遍,更有昏鴉噪晚晴。


樓臺彈指頓時開,活水靈苗遍地栽。

無盡蒼生無盡願,一花應現一如來


延伸閱讀

馬一浮,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思想家、詩人和書法家。

清光緒九年(1883年),馬一浮出生於四川成都,其父馬廷培時任四川仁壽縣知縣。其母何定珠,出身於名門望族,亦頗有文采。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師從何虛舟先生學讀唐詩。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隨父母返浙江紹興原籍,居紹興東關長塘後莊村(今上虞縣)。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聘舉人鄭墨田教子,取學名“福田”。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應縣試名列榜首。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娶妻湯孝愍,湯氏父為浙江社會賢達湯壽潛(民國時期曾任浙江都督),因見其文章,大加讚賞,因而將愛女配之。同年赴上海習英、法、拉丁文。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與馬君武、謝無量合辦《翻譯世界》。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妻子病逝,立志終身不娶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赴美國主辦留學生監督公署中文文牘,後又赴德國和西班牙學習外語。曾預纂《歐洲文學四史》等著作。次年東渡日本學習日文。

清宣統三年(1911年)回國,贊同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常撰文宣傳西方進步思想。

民國元年(1912年),應蔡元培邀請,短暫出任民國教育部秘書長,不久後便辭官歸去。

民國十七年(1928年),為豐子愷撰《護生畫集序》。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日寇攻陷上海,逼近杭城,馬一浮攜家人南渡避寇。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應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之聘,至江西泰和浙大以大師名義作“特約講座”,講稿後輯為《泰和會語》,為浙大作校歌填詞。同年隨浙大至桂林,又轉至宜山,繼續在浙江大學講學,講稿後輯成《宜山會語》。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在四川籌設復性書院任院長兼主講。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編刻自撰歷年詩詞之作,有《蠲戲齋詩前集》、《蠲戲齋詩編年集》、《芳杜詞媵》等。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抗戰勝利,回杭州續以書院主講兼總纂的名義從事刻書。

1953年,任浙江文史館館長。

1954年,任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特邀代表。

1959年,任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會特邀代表。

1964年,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以“反動學術權威”的罪名被趕出蔣莊。

1967年,因胃部大出血,後諸病皆發,於6月2日在杭州逝世,享年85歲,安葬在南山公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