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305億收購以色列公司:爲了博彩還是ALL IN AI?


史玉柱305億收購以色列公司:為了博彩還是ALL IN AI?

大閒人史玉柱,最近應該閒不住了。

最近史玉柱在微博聲稱遭受人身安全威脅、網絡謠言攻擊等。在同一天,巨人網絡發佈公告,決定撤回對Playtika的重組申請並調整。

史玉柱305億收購以色列公司:為了博彩還是ALL IN AI?

這兩件事同時發生,不禁讓人浮想聯翩。有人猜測:巨人網絡收購Playtika項目已進入關鍵階段,但現在突然叫停,也沒有具體原因,和史玉柱受人生威脅一事定有關聯。

這起跨國收購的大戲還要從2年前說起。

2016年,巨人網絡計劃收購以色列公司Playtika並藉此全面進軍人工智能領域,為這場大戲拉開了序幕。

而今,這一場持續了2年、價值305億的天價收購案卻一直沒有等來結果,劇情卻更加撲朔迷離……

這一場跨國收購案的主角是一家名為Playtika的高科技公司。

01、一塊“肥肉”

2011年5月,隨著Playtika第一款休閒遊戲在Facebook上大獲成功,Playtika被美國上市公司凱撒集團相中,以8000萬到9000萬美元價格收購Playtika 51%的股份。同年年底,凱撒收購Playtika剩餘49%的股份。

史玉柱305億收購以色列公司:為了博彩還是ALL IN AI?

這時,僅僅成立8個月的Playtika就創下以色列史上最快創業併購案。

隨後幾年,Playtika一直保持高速增長。

而在Playtika發展軌跡中,2016是非常關鍵的一年。這一年,母公司凱撒集團瀕臨破產,為完成重組,他們不得不將旗下優質資產Playtika出售。

Playtika是一家主打產品是棋牌社交類手遊,類似“海外版的QQ棋牌社交遊戲平臺”。

Playtika的核心產品是一款名為“Slotomania”的棋牌遊戲,該遊戲貢獻了該公司2015年約一半的收入——3.58億美元。

這是一塊讓人垂涎欲滴的肥肉,很快就得到了包括巨人網絡在內的六家公司的青睞。

但它帶有的博彩屬性也成為了收購案的質疑點之一。

02、財團出手

2016年10月,以巨人網絡為代表的中國財團完成了對以色列公司Playtika的事實性收購。

由於涉及境外資產的收購,財團出資人需要先通過境外的“馬甲”公司對收購主體Alpha公司進行增資,Alpha公司用這筆資金完成對Playtika的事實性收購。

之後財團出資人用境內的基金主體替換掉境外“馬甲”公司,這樣一來Alpha就變成了一家內資持股的公司。

事情走到這一步,進展十分順利。

最後一步,就是將Alpha裝入上市公司——巨人網絡。這是收購案獲利的關鍵步驟,問題也出現在這裡。

根據收購預案,巨人網絡將通過換股的方式向財團中13名交易對手方購買所持有的Alpha公司全部A類普通股。

方案中的換股價格為32.45元/股,而當時巨人網絡的股價是40.92元/股。收購方案公佈後巨人網絡的股價一路上揚,到2017年4月已經衝頂至77.26元/股。

如果在此時交易獲准,按這個價格換股,這些財團出資人立即浮盈超過一倍。

而以當時Playtika的財報來看,收益遠遠高於此。

03、精心設計

巨人網絡收購Playtika的另一個“精彩”之處,在於A、B股的設計。

在巨大的利潤面前,為了確保這塊肥肉不被叼走,史玉柱留了一手,從一開始就巧妙地設計了A、B股的持股結構。

股份總額為46010股,其中A類股46000股,B類股10股。A類股的出資人作為財務投資者,擁有收益權,在某些關鍵事項的投票權受限;B類股持有Alpha普通事物決定權。

B類股的持有者正是巨人網絡全資子公司巨人香港,支付對價為100萬美金,財團其他投資人指定的境外主體出資305億獲得46000股A類股。根據協議,只有本次交易未能實施,巨人網絡才會取消 Alpha 的B類普通股設置。

也就是說,巨人網絡僅僅花了100萬美金便獲得了Alpha普通事物的決定權,史玉柱牢牢控制著收購案的主動權。

不過,在這場資本的遊戲中,大家都是各取所需。對於出資人來說,只要穩穩賺錢就行。

在當時,這筆交易可以說佔盡了天時地利。剩下的事,就是等待監管審核了。

可這一等就是兩年。

04、收購暫停

這兩年來,內外部環境已發展鉅變。

遊戲行業寒冬未過,巨人網絡的經營業績逐步下滑。

依靠營銷起家的史玉柱和巨人網絡,在遊戲研發和遊戲體驗創新上並不強大,而且一直以來其在遊戲領域上都沒有能在自主研發和技術革新上有亮眼表現。而且手遊風靡已久,在騰訊、網易等巨頭包抄之下,巨人迄今並沒有一個爆款產品亮相。

在移動遊戲中掉隊的巨人網絡,市值也從當時的1600億元跌至400億元。巨人網絡的股價早已跌破本次交易的換股發行價。

這意味著,如果按照當初預案繼續完成收購,財團出資人發生虧損將不可避免。

而如果更改最初的收購方案,史玉柱又怎會將這塊到手的肥肉輕易送人?收購陷入僵局。

而從外部環境上來看,2017年海外併購進入冷靜期,2018年遊戲行業又迎來了“嚴監管”。對跨境併購尤其是影視娛樂行業的審核收緊之風卻不斷傳出。

證監會於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先後兩次對這筆交易出具反饋意見,但此後對上會的安排卻遲遲未有下文。

而最近,證監會暫停了巨人網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申請方案。

其實,這對巨人網絡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Playtika可能並不是優質資產,而是一劑“毒藥”。這類博彩類的棋牌遊戲,很容易變成賭博的工具,遊走在灰色地帶。

為避免了更大的輿論爭議和是非,停下來或許是最明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