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瑞安爸爸持刀報復案:沒有分寸的愛,是傷害

浙江瑞安爸爸持刀报复案:没有分寸的爱,是伤害

01

前兩天,浙江溫州瑞安市隆山實驗小學內發生了一起命案。一名10歲的男孩兒被一名家長殺死在廁所內。

瑞安市公安局的通報顯示,21日16時許,他們接到報警,稱有學生在廁所受傷,警察隨即趕到現場,並通知120急救中心趕往急救,當晚19時許,被害學生葉某經搶救無效死亡。

案件很快被偵破,犯罪嫌疑人林某供述,他的女兒兩天前在學校與同學葉某發生了口角,並被對方打傷右眼,因傷勢較輕,沒有就醫,也沒影響上學。

女兒被欺負,林某怨恨難平。為此,他於當日下午攜帶水果刀到學校尋找學生葉某實施報復,持刀將其殺害。

孩子之間爭吵打架,有N種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林某卻偏偏選擇了最不理智、最為殘忍的方式。

浙江瑞安爸爸持刀报复案:没有分寸的爱,是伤害

案件發生時,離中秋只有兩天。在這個萬家團圓的節日,那個可憐的孩子永遠無法再與父母團聚了,而林某的女兒,也將在萬分驚恐和沒有爸爸陪伴的環境裡,不安地度過。他這一刀,害了兩個家庭。

天底下的父母,都愛孩子,卻未必會愛孩子。林某積憤難平,殺人洩憤,他無疑也是非常愛自己的女兒的,只是,他對孩子的愛,失去了分寸,完全走向了另一種極端,這種近乎瘋狂的愛讓他失去了理智,喪失了人性。

現在很多孩子,被父母寵上天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其實,寵也並無過錯,只是寵過了頭,越過了界,會容易讓孩子的行為失去控制。已故老革命家鄧穎超說:“天底下的父母心都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用不好的話,會適得其反。”

這幾天,福建莆田一名王姓媽媽與老師的微信聊天截圖在網上熱傳開來。

截圖顯示,這名自稱擔任莆田市旅遊委副主任科員的家長,為了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予以關照,在自我介紹時,她詳細列出了家中多名公職人員的職務,甚至一一註明每個家庭成員的行政級別,稱其丈夫是法院的處長,某某親戚是教育局領導等等,此事傳開,輿論譁然。

這名媽媽為了愛惜孩子,不惜給老師唱了一出“報官名”,言外之意,無非是企圖拿官職做資本,暗示老師給孩子予以特殊關照。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得到老師的照顧,但是這種採取低俗的手段來達到目的,這樣的愛,越過了道德的底線,破壞了公平的環境。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對孩子的愛失去了分寸,越過了底線,就成了一味的寵溺。這樣的愛,有時傷到了他人,而最終害的,則是自己的孩子。

浙江瑞安爸爸持刀报复案:没有分寸的爱,是伤害

林某愛女兒,但她的女兒接下來很長一段路,不得不在沒有父愛的環境裡成長,不得不在父親殺人的陰影裡度過。

那名王姓母親,拿官職與老師搞客套,事件曝光,相信他的孩子並不會享受到特殊關照,反而還會讓孩子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本意是愛護孩子,結果卻適得其反。

02

生活中,類似的寵娃父母並不少,從他們嘴中,我們能經常聽到這樣熟悉的話:“孩子,沒事兒,只要你喜歡,爸媽都滿足你。”“孩子,爸媽很愛你,你做什麼我們都同意!”“孩子,你只要好好讀書,家裡什麼都不用你幹。”……

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說:“家庭中正常關係的失調,是以後產生精神和情緒的各種病態的肥沃土壤。”

浙江瑞安爸爸持刀报复案:没有分寸的爱,是伤害

這種放縱的愛,孩子被推上王位,父母失去了自我,無異於在孩子身上悄然播下了毒害的種子。

• 被寵溺的孩子,容易任性妄為,心中沒有規則

在我生活的城市,前不久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名大學生乘火車,過安檢的時候,他拒不配合,堅持要走旁邊的便捷通道,理由是:“過安檢要排隊,很麻煩。”工作人員說:“安檢是對每一個人,你也不能例外。”

這名學生反而來了火氣,厲聲斥責:“為什麼不能例外,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從小到大,我爸媽不知讓我享受了多少特殊待遇,哪一次是按制度來的,你怎麼這麼頑固?”

自己違規,還振振有詞地訓斥別人,任性到如此地步,讓人瞠目。而他心中無視規則,原因在哪兒,他自己說了,是他父母從小的溺愛,讓他享受了不少特殊的照顧,習慣了而已。

福建莆田這名給老師“報官名”的媽媽,不也是想借此給孩子開個便利通道嗎?如果一次得逞,多次得逞,孩子從中學到的就是:這個世界,可以不講規矩,天下之大,唯我獨尊。

被寵溺的孩子,容易自私冷漠,心中沒有他人

一個46歲的母親被查出患了早期宮頸癌,需要做手術。

去醫院的那天早上,一家人都忙著做準備,而他們的女兒卻還在專注地玩著手機,絲毫沒有陪著大人去醫院的意思。

她的小姨忍不住問了一句:“你媽都要做手術了,你不去醫院嗎?”

女孩兒說:“我又不是醫生,去了也沒用,我不去。”

等到父母出門的那一刻,他們的女兒反而冷漠地問了一句:“你們都去了醫院,中午誰給我做飯?”

辛辛苦苦養育了她22年,媽媽患癌要去做手術了,這一刻,她想的只有她自己。

一次去朋友家吃飯,一盤剛燒好的大蝦端上桌,朋友的兒子直接把這盤菜放在了自己面前,獨自吃了起來,朋友責怪道:“有客人,你得請客人先吃。”

他的兒子說:“從小你們不都是把好吃的先讓給我吃嗎,習慣了。”

我們有多少孩子,父母從小好吃好喝地養著,好言好語地哄著,父母為他做什麼,是理所應當;不做,或者做少了,還會心生怨恨。

而這樣的孩子,背後都能找到父母寵溺的影子。在這樣的家庭中,父母踐行的教育理念是:好孩子,孩子好,孩子家務不沾手,孩子對錯都是寶。

這樣不是養孩子,是在供祖宗,你供了他十幾二十幾年,最後他已經習慣了當祖宗。

被寵溺的孩子,容易安於現狀,沒有上進心

二姨的兒子大學畢業四年,今年28歲了,一事無成還分文未存。每天窩在家裡,不是追網劇,就是打遊戲。

家裡人託人給他介紹了一份工作,結果,沒去幾天,就說那不是人乾的活兒。其實,他要做的就是一點文案,但他覺得太累,二話不說,辭職回家了。

作為表哥,我實在看不下去,就問他:“你這樣,將來怎麼辦?拿什麼養家餬口?”沒想到人家來了句:“我有爸媽,他們都會給我安排好的。”

二姨自小就特別寵溺這個表弟,以致當時我還很羨慕,現在看到他那個樣子,真得感謝爸媽那時讓我吃了不少苦。

所有的捕獵高手都在飢餓中長大,被溺愛的孩子,習慣了事事被家長包辦,他們也就沒有了奮鬥的渴望。問題出在了孩子身上,病根則在父母身上。

03

浙江瑞安爸爸持刀报复案:没有分寸的爱,是伤害

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為人父母,再愛子女,也只能陪她走一程,不能伴一生。要想孩子成為一棵好苗子,就得從小修枝,打好根基。

讓孩子明事理、辨是非、學會感恩、獨立自強,這是基本的底線。

體壇明星劉國樑眾所周知,最近他再一次登上了熱搜榜,是因為他又培養出了一名世界冠軍。這位冠軍今年才7歲,名叫劉宇婕,是他的女兒。

當知道女兒喜歡高爾夫這個運動項目後,劉國樑夫妻倆再忙,各自都會抽出時間陪女兒練球。

他們有足夠的資源和資金,讓女兒走一條更為便捷的路,但他們沒有。

劉國樑告訴孩子這樣一個道理:“爸爸成為世界冠軍,靠的是自己努力拼搏,你要想有所成就,也要像我一樣揮灑汗水。”他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影響著孩子。

後來,不管是平時訓練,還是輾轉世界各地參加比賽,再苦再累,劉宇婕都表現出了這個年齡段孩子少有的堅強。

真正的愛,從來都有分寸,是我有能力給你更多更好,但始終有所剋制和保留。讓孩子明白,你有夢想,前行的路上我陪你,失敗的痛苦,自己去領會,成功的果實,自己去摘取。

當你做好了陪伴和引導,剩下的,就當那個麥田守望者,在遠處靜靜地欣賞。

清朝畫家鄭板橋52歲得子,心中不甚歡喜,但他對兒子沒有寵溺,提出了“明理做好人”的家教原則。病危時,他提出想吃兒子親手做的饅頭,兒子說我不會,鄭板橋就命令他請教廚師。等兒子把饅頭做好了,端到他面前,一代畫家已經嚥氣了。

臨終前他給兒子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道:“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業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後來,鄭板橋的兒子謹遵父親教誨,踏實做人,本分做事,自然也闖出了一片天地。

有分寸的愛,給予孩子的,不僅僅是生存的技能,更是他一生髮展的指路明燈。

教育專家說,愛孩子,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叫守望。守望是一種愛的分寸,更是一種愛的智慧。

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兩條路在樹林裡分岔,我選擇走人少的那一條。”請你不要擔心,將來他自己會選人多的那一條。

他的路,終究靠他自己走,孩子要長大,你不能代替他。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