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怪异现象 揭秘收视率造假黑幕操控之招数

文化之怪异现象 揭秘收视率造假黑幕操控之招数

网络配图与本文无关

郭靖宇导演近日在某大学演讲时公开向“收视率造假”宣战,并于15日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名叫《起来,与操纵收视率的黑势力决一死战》的文章,与操纵收视率的黑团伙决战,并呼吁整个影视行业团结在一起,彻底清除假收视率毒瘤,揭露了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的内幕。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的2006年,电视收视率作假问题就暴露出来,此后数年,作假现象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从个案蔓延至全行业,收视率造假的新闻报道由来已久。2010年7月,《人民日报》连发四文批评收视率造假,是其中引发社会关注度最大的一次。《人民日报》首篇文章直指《电视收视率发现造假行为》,并就“谁是样本”、“谁在造假”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跟踪调查报道,即刻引发全国媒体声讨“收视率造假”。时隔2年后,王建锋的爆料因为提供了合同条款和造假价码等细节再度让“收视率造假”成为焦点。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简称CSM)在官网发表律师声明,称“愿与行业各界一起坚决打击干扰收视率的不法行为”,并表示经过“内部调查”后,“排除了这个可能性”。近年来,先后发生过“制片人王建锋实名举报第三方公司买卖收视数据”、“湖南卫视热播剧在部分地区收视为0”、“北京卫视收视率在本地被挤出前十位”、“安徽卫视收视率滑落至当地第五名”等喧嚣一时的事件,背后均与收视率作假有关。

2015年至今,收视率作假达到顶峰。是年1月1日起,中国电视剧市场正式实施“一剧两星”政策(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电视台播出),这客观上导致原本就供大于求的电视剧市场进一步失衡。《经济观察报》披露,2015年中国生产电视剧400多部,但获得上星卫视播放权利的不足40%。“‘一剧两星’之后,国内基本上有一半的电视剧上不了电视台的首播。”业内人士称,“能上电视台首播的剧,必然要求有收视率的保证。”这收视率造假的“市场”产生了!

从《甄嬛传》、《琅琊榜》到《人民的名义》,这些年来,电视剧的发展可谓如日中天,但电视剧的实际收视率,却比公布的收视率低多了。针对这种种乱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本次《通知》第五条中规定:规范电视剧收视调查和管理。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不得将收视率作为购片价格唯一依据,推动建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中国特色收视调查体系。《实话实说》第一任主持人崔永元曾有一句著名的言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如果当时这句话还容易被当成多少带有点负气色彩的媒体人言论的话,那么现在几乎人尽皆知的收视率买卖,着实是在用铁一样的事实来佐证崔永元言论的正确性。

电视剧的收视率是怎么造假的?今天“文化之怪异现象”揭秘收视率造假黑幕操控之招数。

文化之怪异现象 揭秘收视率造假黑幕操控之招数

网络配图与本文无关

1,污染样本户,就是没啥技术含量的收买样板户。《人民日报》文章称“只要操纵几个样本户,就能够使某地方卫视在该城市收视率翻倍增长”。王世军说,在广州“只要有3个人收看,收视率就能上去1个点”,而让王建锋感到神奇的从0.4%暴升至1.14%的在某当地收视,很可能只需要让一两个样本户锁定该节目就可以做到

电视剧的收视率目前都是索福瑞通过全国30000个样本户获取数据样本,一个节目如果一个城市搞定一家样本户,就可以让该节目在当地的收视率提升0.5。因此,收视率造假最简单手段就是收买样本户。山东某电视台Y先生说,样本户资料本来是绝对保密的,但是要拿到数据也不难,代理公司有五种手段拿到样本户资料:尾随调查公司工作人员,从而获得样本户住址;在网络上发布广告,在住宅小区张贴广告,高价寻找样本户;收买贿赂索福瑞工作人员,获取样本户信息;收买上门安装测量仪的工作人员、司机、地方广电部门,同样能获得样本户信息;从电信内部拿到索福瑞的电话清单,并监听公司电话获取样本户信息。获得样本户详细信息后,代理公司就可以派人上门公关了,直接给钱或者送米送面送油,总之各种“糖衣炮弹”拿下样本户,他们就可以让这些样本户在固定手段收看他们指定的内容,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综艺,收视率就能明显提升。

听说,曾经某一线卫视还通过线人,跨省委托他总管自己在该地区的“购买样板户业务”。一般为了尽可能消灭证据,都是直接接头,送现金。我干过一次,替老大送,约定好时间地点,说好人物特征,见面给钱,为了保密,都不用电话沟通。有些样板户是低保户,没事干天天看电视,保证在某个时段收看某个节目就可以了。不少样板户靠这个发家致富,月入2万不是传说。

退休工人老孙,曾是国内一调查专业机构在某城市选定的一户“样本”家庭,因被一些电视台“收买”,提供了一些被“污染”的收视率数据,已被撤销其样本资格。他们披露了成为“样本”后的遭遇,以及被“收买”的经过:自打家里装了这个小仪器(指收视测量仪——编者注),真是引来不少事。家里五口人,三代,有三台电视,都装了那个小仪器,还分别配了3个遥控器。遥控器上有我们一家五口的名字,操作不麻烦,比如孙子要看电视台放的“喜羊羊”,选择了频道,就按一下自己对应的名字代号,谁看就按谁的键。是去年4月装的这玩意儿。一位不认识的女同志敲门来问,说是否愿装一个电视测量仪,一个月给我们50元的调查费。不就是看节目时让我们按一下写有自己名字的遥控器吗?我们没多想就答应了。可装了以后,麻烦真是不断啊。家里的电话、姓名、地址啊,好像全国各地的卫视台就都知道了似的。电视台的鼻子真灵啊。才装没几天,外省市一家电视台就找来。记得那天是周末,来人说,晚上他们卫视台8点到9点半有个很好看的节目,说我们收看会有奖品。这个电视台我们以前不怎么看,但这档节目也是一周一次,完成他们的要求,不难,看看就看看吧。人家说话还真算数。一个月后,我家就收到了他们寄来的茶叶。逢年过节,还有礼品,东西不算贵重,但一个月一寄,也不易。后来,对方来电话要求我们每天晚上看1个半小时他们台的电视剧,我就有些不大开心了。再后来,他们就不寄东西改送钱上门了,每个月200元,不少,人又客气。弄得我们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2,相对“高级”些的手段则是直接篡改数据。通过中间机构,买通收视率公司关键层,直接篡改收视数据,其中去掉收视率过低的样本户是常见做法

去年腾讯娱乐曾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只要支付单集3万左右的价格收买数据公司内部人员,就可以让收视上浮15%-20%,卫视排名也能提升2-3个名次。

目前,全国各电视台各大城市的所有收视率,几乎均被央视-索福瑞垄断。据央视-索福瑞官网,这家主要面向中国大陆和香港传媒行业的市场研究公司覆盖6.11万余户样本家庭。对于十多亿人口来说,6万余样本户究竟有多大的代表性,谁也说不准。

当下很多电视台与制片方在电视剧购买保底价的基础上,通常会协定一定点的收视率,有的甚至直接协定排名范围。如果播出效果达到或突破协定收视点或排名,电视台会给予制片方高于保底价的价格回报;如果未达到,则相应降低购买价格。这种收视“对赌”直接关系到制片公司的经济利益。根据某些“对赌”协议,电视剧购剧价格随着收视排名走低而依次递减,如果跌出一定排名之外,某些卫视甚至可能撤片。所以,少数制作公司顶不住压力,只得选择进行数据作假。

文化之怪异现象 揭秘收视率造假黑幕操控之招数

网络配图与本文无关

3,通过黑客手段“黑”进数据公司对数据进行污染。通过黑客等手段干扰样本户家里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亦可“偷”得收视率,即将测量仪输出的数据由A台变为B台

篡改数据玩的就是高科技2012年,中视丰德负责人王建锋爆出的收视率造假事件,其实就是通过某种高科技技术直接篡改收视率数据,只不过,相对于每个月给样本户送米面,这种方式的技术含量和难度都要高得多。据悉知情人爆料,有的公司还可以通过黑客手段“黑”进数据公司对数据进行污染,当然,这种要价也比较高。某传媒高层也曾透露,“有内部人士算过一笔账,花200万元买一个‘好看的收视率统计数据,能换来1500万元的广告回报。”Y先生说,窃取样本户资料并上门搞定是比较低级的手段,现在代理公司一般通过直接篡改数据也提高收视率,索福瑞公司在样本户家中收集的收视数据会通过GPRS数据回传,代理公司可以高价雇黑客团队干扰从样本户家里上传到服务器上的数据,就像电影偷票房一样,收视率同样也能“偷”到。通过篡改回传数据就能让收视至少上浮15%甚至20%,通过破解测量仪的加密密码,就能远程修改回传数据,被黑客控制的样本户今晚可能明明看的是浙江卫视,可能测量仪输出的数据就变成了山东卫视回传。至于谁篡改、怎么篡改,圈子里都有墨守成规的规则,也有现成的高手和代理公司。

4,收视率调查权下放,通过第三方上调收视率数据。只要有钱,无论什么剧、无论在哪里播,什么时间段,收视数据都可以购买

为规避风险,有的电视台会申请收视率调查权下放,然后通过第三方(电视剧研究机构或顾问中心)上调收视率数据。实际上,这些数据造假公司都只是利益链条上的小“蚂蚱”,假数据一旦被广告商相信,电视台的收益可以以亿计算。有电视研究机构以合作推广名义来游说,称可以以推广费换取收视率,一年只需5000万便可进十强,如想要单部电视剧基础目标平均收视率达到1.4%,每集剧的推广费用为6000元。如达到1.4%及1.4%以上,每集剧的推广费用封顶为7000元。只要有钱,无论什么剧、无论在哪里播,什么时间段,收视数据都可以购买。

“应该是出重拳去制止和监管的时候了!”中国传媒大学刘燕南教授说,“以美国为例,全国市场还是尼尔森来做,地方市场有其他公司做,但在同一个市场上,收视率的标准是统一的,不然无法比较。打个比方,在北京地区落地的所有卫视,它们组成一个委员会,委员进行公开招标,经过筛选选择收视调查公司,所有卫视都用该公司的数据。”对于收视市场的垄断也是收视率造假的原因这一说法,刘燕南并不认同,“垄断和造假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只是客观上更方便造假行为。任何行业的造假说到底都是利益的驱动。”对于打击任何造假行为,第一,加强监管,第二,提高造假成本。“一旦发现,一票否决。除了造假者必须受到法律惩处外,电视台相关领导必须辞职。要把收视率造假对行业和老百姓的危害提高到文化安全的高度。”

5,以拒播或拖延播电视剧以及腰斩电视剧为要挟,迫使花天价收视率

导演郭靖宇在个人微博上发布题为《起来,与操纵收视率的黑势力决一死战》的长文,怒怼收视率造假问题,并以亲身经历告知,自己正在播出的新剧《娘道》曾被要价7200万元作为买假收视率以保障顺利播出的“保护费”。

事情的起因,源于郭靖宇的新剧《娘道》播出。在这篇言辞激烈的长文中,郭靖宇从《娘道》最近被网络水军所“黑”谈起,透露该剧播出档期曾经被某卫视一拖再拖,自己曾按该卫视购片负责人的要求“拜见”某位声称能操纵收视率的“大神”。“大神很热情,表示已经等了我好几个月了,他笑我愚钝,告诉我要是早找他,剧早就播出了。他给我开价90万一集,还不保第一名、第二名……我一算,80集的戏,八九七十二,要花7200万买收视率。”最终郭靖宇拒绝了花天价买收视率,剧作也未在该卫视播出。

郭靖宇此次成了《皇帝的新衣》中那个说真话的孩子,他的举动是被近年来唯收视率、唯流量的衡量标准“倒逼”所致。郭靖宇出品的电视剧一直以收视率高著称,正在北京卫视播出的《娘道》已经拿下多日同时段收视率第一,他导演的《勇敢的心》,曾经创造了四台收视率同破2%的收视神话,收视最差的《大秧歌》也达到了两台同破1%。如今,连他也陷入被索取收视率“保护费”的困境,实在令人唏嘘。

郭靖宇在文中指出:“近三年以来播出的所有大剧,没有一个收视率不是花钱买来的。去年平均收视率破2的某剧,三个团队一起买。”对于这一说法,本报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那里得到证实。不买收视率,电视剧很可能因此被电视台腰斩。陈坤、倪妮主演的《天盛长歌》,剧方在播出之初也发布了《关于维护行业秩序,不参与数据造假的自律声明》,由于收视率“不合格”,被湖南卫视剪掉了14集,于昨晚草草收官。

文化之怪异现象 揭秘收视率造假黑幕操控之招数

网络配图与本文无关

收视率被称为电视节目、广播节目和广告交易的“通用货币”。一线卫视购买电视剧价格越高,对收视率自然越重视;而二三线卫视因为很难买到首播剧,导致其购买收视率的欲望更为强烈。当前电视剧的生产和播出链条中,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操作有序的地下产业,其在各方利益的示好之下,暗自生长起来甚至越来越猖獗。有人掀起那块遮羞布,才发现利益驱动下,收视率造假无孔不入。持有电视剧版权的公司购买收视率,动机是做给播出平台看,把剧集卖个好价钱;电视台做高收视率,动机是做给广告商看,把广告位卖出好价钱。收视率每提高一个点,带来的额外广告收益则不可限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微信公号9月16日消息,针对收视率问题的舆情和反映,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另据@北青报记者消息,9月15日,导演@郭靖宇 公开发博揭露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宣称新作《娘道》播出前曾被某卫视要求购买收视率否则不予播出。郭靖宇称自己没有妥协,开播前还差点被阴。他呼吁整个影视行业团结在一起,彻底清除假收视率毒瘤。随后陈思诚、王长田、白一骢、陆川等众多业内人士均声援表示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