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70多家銀行加入摩根大通的IIN平台,測試區塊鏈支付速度

起風財經9月25日消息,據Thepaypers報道,全球超過70家大型銀行已加入銀行間信息網絡(IIN),並一直在支付領域測試區塊鏈技術。

銀行間信息網絡是摩根大通(JPMorgan)於2017年推出的底層技術平臺,它建立在 “企業區塊鏈”平臺Quorum之上,目的在於實現與其他銀行間的信息交換。

據瞭解,簡單的跨境支付涉及三到四家銀行,但鑑於銀行只能直接向其他與其有“通訊”關係的銀行發送付款,當指令缺失或產生有缺陷的信息或銀行必須進行額外的合規性檢查時,他們必須通過銀行的支付鏈發回查詢,直到銀行找到擁有該信息並可以沿同一路徑發回的人員,整個過程的進行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目前,摩根大通、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和澳新銀行(ANZ)已對該網絡進行了為期11個月的試用,以確定分佈式分類帳技術是否可以加快在出現錯誤或需要額外合規檢查情況下的支付速度。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這些銀行預計將通過擴大的網絡每天支付約14,500美元計價的款項。

在今年的8月,摩根大通銀行董事長兼CEO傑米·戴蒙曾表示,公司的主要競爭包括PayPal,Venmo和支付寶在內的“新形式的支付方式”。 此次摩根大通測試銀行間信息網絡是銀行試行區塊鏈以對抗新支付對手的威脅的手段。

根據摩根大通財務服務全球支付和應收賬款的全球負責人的說法,IIN將幫助摩根大通保護他們的業務。由於非銀行一直在指出現有跨境支付機制中的摩擦過程,區塊鏈可以使銀行解決其中一些古老的問題。

摩根大通佈局區塊鏈的時間可以追溯到2013年,而後經過兩年多的技術積累,成為了R3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

此後,摩根大通一直採用追尋區塊鏈技術的戰略,基於偏向技術的經營道路,也讓摩根大通選擇與R3聯盟選擇分道揚鑣,於2017年4月推出了R3聯盟。

銀行間信息網絡也可以看作是摩根大通追尋區塊鏈技術發展路上的一次實踐,早早地進行區塊鏈研究和勇於推出R3聯盟的勇氣,勢必讓摩根大通矗立在了“區塊鏈+銀行”的領頭位置。

摩根大通計劃繼續增加銀行,並希望將IIN產品擴展到其他非美貨幣支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