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辛辛苦苦存10萬,一年淨虧500元

本文作者系挖財錢堂社區達人:亭主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週末,接到朋友致電,說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存下10萬塊,老婆轉眼把錢存進了銀行定期。

額,好歹錢是存下了,沒花沒丟沒跑路。

就是想想有點小虧,具體多少呢?

What?!辛辛苦苦存10萬,一年淨虧500元

你存的錢快變成紙了

為什麼?兩個字——通脹。

通脹的程度,我們常常用CPI這一指數來進行衡量。目前我國的CPI指數持續在2%左右,同期的銀行存款利率是多少呢?1.5%。

這不是我說的,任澤平早在2016年就下了論斷“中國已經負利率了”。

什麼意思呢?很簡單,你存一筆錢到銀行,得到的那點利息還跟不上這筆錢的貶值速度。

假設,你現在有一筆10萬元的資金,到銀行存一年,利息是1500,但是這筆錢的實際購買力變成了9.8萬,也就是說,裡裡外外,你還虧了500塊。

講個小故事,更清楚。

從前有個小島,島上的集市只賣牛,平時島民們用手裡的金子來買牛,島民手裡的金子總量和牛的數量是相對固定的。

突然有一天,島上發現一座金礦,越來越多的金子被拿到集市交易,很快集市上金子的數量比以前翻了十倍。

金子再多,牛還是固定的那些,這時候牛的價格自然上漲了,也就是說,金子沒有以前值錢了。

連嶽說“不理解通貨膨脹,幾乎無法理解當下的一切經濟活動。”

負利率帶來惡劣影響

負利率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錢會越來越不值錢,持有現金就是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資金貶值。

富人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錢在銀行中一點點蒸發,他們財富總量多,資產種類多,更有能力抵禦通脹,甚至利用其作為生錢工具,遊資熱錢投機暴利,都是這麼來的。

什麼人最吃虧呢,以下兩類人。

一、工薪族

負利率的負面影響,對富裕階層其實是最小的,這一階層的人收入主要來自資本利得,並且常常帶有高槓杆。

工薪一族就不同了,收入主要來源是薪水,往往固定且數額不高,缺少有效的資本手段來提高收入。

這使得不同階層的人,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

二、老年人

老年人進入這一人生階段,財富積累已經基本完成,以後要靠退休金和儲蓄來生活。

老年人往往風險承受能力低,更接受把錢存到銀行中,這在無形中使得自己的存款逐步縮水。

因此也有人說,負利率是一種“老人稅”。

我們普通人怎麼辦?

說到這兒,才是重頭戲,有句話說嘛,“最大的勇氣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擁抱它。”我們依然要生活在這個國度,與其抱怨,不如行動。

一、破罐破摔實不可取

有人說了,都負利率了,還存什麼錢啊。花出去的錢才叫錢,現在叫我省錢,就是讓我越省越窮。

話嘛,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消費的慾望是無窮盡的,一味放縱自己花錢的手,除了月光,更可能讓你變成消費主義的奴隸。

不理物質還是情感,都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人生真正重要的東西,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不多。被物品堆積的心靈,更容易蒙上灰塵,讓人失了本心,失去幸福的能力,試試極簡主義和不持有的生活,可能會有另一番滋味。

二、剛需買房抓緊上車

通脹最直接的後果是:鼓勵負債,懲罰儲蓄。對於普通人來說,總需要房子居住,這種需求不用過多關注房價的走勢,抓緊上車便好。

房貸這筆負債,看著很多,但其實是種福利,因為在通脹的作用之下,這筆欠債實際上是越來越少了。想想十年前每月還5000塊房貸,覺得會被壓垮,現在呢,應該輕鬆太多。

事實上,負利率時代中,最開心的一群人,應該就是欠銀行錢的人了。貸款,可以有效的對沖負利率的衝擊。

比如前兩天看到的讀者留言,趕上了房價高點,但是最高年限和低折扣的房貸,還是很划算。

What?!辛辛苦苦存10萬,一年淨虧500元

三、合理進行資產配置

把錢存在銀行,收益確實低了,餘額寶等為代表的貨幣基金收益也在持續走低,目前已經跌破3%了。

流動性資產,亭主推薦過京東的銀行+,銀行的B類貨幣基金,收益比餘額寶高些,勝在風險低,收益較為穩定,不能增值,至少保值,是低風險配置的不錯選擇。

比餘額寶多賺30%+的活期產品

投資性資產,目前股市處在低估區域,證券市場整體低迷,開戶數和交易量都屢創新低,這個時候入市,比牛市入市風險底很多,是積累“便宜籌碼”的好時機,不會選股的話,可以考慮定投指數基金,比如之前推薦的滬深300。

最近一次發財機會在2019年,你抓不抓?

四、老生常談提升自己

這個世界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本身,負利率,說到底,是一種貨幣政策、經濟現象。

這個時代,最值錢的是什麼?人。

最增值的投資方式是什麼?提升自己。

未來怎樣變化,其實不重要。

重要的是,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賺更多錢的能力,應對風險的能力,評判並抓住機會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