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中國好老師」育人論壇帶你解鎖教師育人「超能力」

6月29日至30日,“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公益行動”)全國育人論壇在四川成都舉行。本次論壇由北京師範大學、四川省教育廳主辦,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計劃辦公室承辦。

這個夏天,“中國好老師”育人論壇帶你解鎖教師育人“超能力”

論壇主題是“提升教師育人能力,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旨在讓教師更好地理解兒童的成長,提升育人理念、方法和策略,有效地引導和促進學生自主發展。來自全國部分省市的省級實施負責人、部分地市基地校校長、以及四川省各區縣基地校校長和教師代表400餘名教育界人士參加了此次論壇。

“公益行動”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王建國在開幕式回顧了“公益行動”三年多來取得的一系列顯著工作成效,並指出圍繞教師育人能力提升、有效解決教育中的真問題是“公益行動”2018年的工作重點。四川省教育廳人事與教師工作處副處長向華在致辭中介紹了四川省在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已取得的一些經驗,肯定了“公益行動”帶給四川省中小學教育的積極影響。

專家談,參與感、決策權、勝任感、成就感是關鍵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助理、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吳洪健博士帶來了主題為《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徑》的報告。

吳洪健博士認為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包括學習自主管理、生活自主管理、情緒自主管理和交往自主管理四大維度。小學階段是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的重要時期,可以通過系統科學的方法進行培養。

這個夏天,“中國好老師”育人論壇帶你解鎖教師育人“超能力”

“參與感、決策權、勝任感、成就感是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老師和家長要讓孩子參與規則的設定,能夠自主決定哪些情形更適合自己的發展,獲得‘我能做’,‘能做好’的勝任感和成就感。”

吳洪健博士舉了一個例子,”在某個學校裡有一面文化牆,是由專業的設計公司製作,雖然畫面精美,但學生根本不看,他們覺得和自己沒什麼關係;但當學校讓每個班級承包一部分文化牆,自主設計和製作時,學生熱情很高,每當有家長來學校參觀時,都會被拉去欣賞這面文化牆。”

這個夏天,“中國好老師”育人論壇帶你解鎖教師育人“超能力”

“所以我建議學校在規劃活動時,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比如讓學生參與規則的制定,設置不同的崗位讓學生感覺自己是主人,建立調查、反饋通道,讓學生有參與感和決策感,並採用多元評價方式,讓老師、家長和學生自己都是評價的主體。通過這樣一個過程,喚醒學生內心的自主管理需求。“

校長說,從頂層設計上助力學生自我管理

學生的自主管理是一種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關鍵點很多,但校長尤其關鍵,他們將從頂層設計上確保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發展。論壇現場,來自北京、天津、四川、浙江、陝西、甘肅等省市的多個學校的校長分享了本校的育人經驗。

這個夏天,“中國好老師”育人論壇帶你解鎖教師育人“超能力”

“小學生群體,是6-12歲的少年兒童,他們以形象思維為主,需要在具體的情景中,在實踐當中逐步培養自主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因此,‘活動’是小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的基礎載體。”成都市實驗小學校長李蓓以《“A”城,一座自主管理的城》為主題,為現場400餘名教育界人士分享了成都市實驗小學模擬的自主“A”城,讓孩子們通過體驗模擬城市主人,參與城市的發展規劃,從而喚醒內心自主管理的意識。

這個夏天,“中國好老師”育人論壇帶你解鎖教師育人“超能力”

”小學的教育應該順應兒童天性,遵循發育規律,在施教過程中注重還原孩子天性,關注到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陝西省西安新知小學教育集團總部校長劉嵐以《混齡主題教育,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為主題,帶來了學生自主管理的新思路,新知小學將不同年齡的孩子混在一起,做同一個主題的事情,以大帶小,也以小帶大,促進學生的成長和自主管理能力的發展。

而成都師範附屬小學副校長何琳則以《”自主學堂與主導活動“支撐學生自主發展實踐探索》為主題分享了學校的實踐經驗,她認為應該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以自己認識世界的方式進行自主探究和思考,著眼於學生作為主體的人的主動性、能動性以及創造性。

這個夏天,“中國好老師”育人論壇帶你解鎖教師育人“超能力”

在成師附小,針對不同年齡段設置了不同的主題活動課,1年級的《我是小小管理員》,2、3年級《我是圖書小衛士/管理員》,4年級《大手牽小手,愛心接力棒》,5年級《我是小小分餐員》,6年級《我是附小值周生》,不同課程著力於不同的自主能力培養,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這個夏天,“中國好老師”育人論壇帶你解鎖教師育人“超能力”

教師踐,特殊的班會課,讓孩子們學會了自主管理

專家權威解讀理論,各地校長分享頂層設計,但回到具體實踐,老師是如何引導學生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呢?

成都師範附屬小學三年級五班的公開課《暑假裡,和時間交朋友》和北京市昌平區鞏華學校的公開課《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給出了答案。

這個夏天,“中國好老師”育人論壇帶你解鎖教師育人“超能力”

“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分鐘到底有多長?你在參與一分鐘活動時有什麼發現呢?”老師劉玲話音未落,一隻只小手就已經舉成了一片小森林。

“一分鐘有60秒,但我有時候覺得一分鐘很長,有時候又覺得一分鐘很短。”“我發現一分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只要你專注,比如做很多的題,寫很多的字。”孩子們對一分鐘的解讀惹得臺下笑語連連。

這個夏天,“中國好老師”育人論壇帶你解鎖教師育人“超能力”

成都師範附屬小學劉玲老師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明白了時間的寶貴,並讓孩子們通過定製暑期計劃,學會了自主管理、規劃時間。

而北京市昌平區鞏華學校的劉威茜老師則由“有一隻會傳染噴火病的蚊子——波泰,最喜歡吸愛生氣的人的血......”開始,以古怪國怪模怪樣的阿古力當主角,將生氣、噴火與破壞相聯繫,讓孩子們通過扮演阿古力,身臨其境的體驗生氣帶來的破壞性,從而引導孩子們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