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經濟學」

反腐“經濟學”


注:本文不談政治

五十年來幻夢真,

今朝撒手謝紅塵。

他時水泛含龍日,

認取香菸是後身。

嘉慶四年,號稱古今第一鉅貪的和珅在留下辭世句絕筆後,一根白綾結束了49年跌宕起伏的一生。

朝廷抄沒家產價值8-11億兩白銀,僅現銀一項即2.2億兩。

16-18世紀全球流入中國的白銀總計約5億兩,市場流通中的白銀也只在5、6億左右。

乍一看有沒趕腳哪裡不對勁?

一念之差 身死國滅

反腐“經濟學”

在通行金屬貨幣的古代有個有趣現象。

以明朝為例,到王朝中後期,土地兼併嚴重、貪腐橫行。權貴階層佔有、囤積大量田土和貨幣。

政府收入日減以至國家機器運轉困難。同時也直接導致市場上的流通貨幣不斷減少(通貨緊縮),對普通生產者產生巨大影響---竭力維持、破產、逃亡等。這也是萬曆後期流民日眾的原因之一。

在國家動盪、戰亂頻繁、生產不斷破壞之後,市場產品大減,輪到通脹登場。生活必需品(比如糧食)價格開始飛漲,加上越來越多的苛捐雜稅,把人們進一步推向了起義之路。整個國家就是一大捆乾柴,星星之火即可燎原。

國家機器缺錢也就弱化了動員能力。被起義軍打到家門口的苦逼崇禎號召募捐時,群臣、外戚、宗室個個哭窮萎靡,募捐效果慘不忍睹。而李自成同志帶領起義軍攻入帝都後抄家時,卻立馬抄出白銀約七千萬兩。

諸位看官也許沒有概念。自隆慶放開海禁起,海外白銀陸續流入3.5億兩,然崇禎末年,市場上流通白銀卻只有1億多,而明政府年收入不過兩千多萬兩。其他的白銀去哪兒了?官吏、宗室、外戚、富商家裡躺著...

皇帝同志內心深處一億個MMP和草泥馬在咆哮。在生死關頭,若崇禎拉下面子狠下心派出錦衣衛、東廠羅織罪名將這筆錢抄來,用於賑濟、招撫、安置、糧餉等,風雨飄搖的帝國是否還能苟延殘喘一陣?不願、不能還是不忍?最終只拋下一句“群臣誤我”,身死國滅。

“不過寄之庫耳”

反腐“經濟學”

150年後深諳帝王心術的腹黑高手乾隆無疑高明得多。

託大量清宮戲、辮子劇洪福,清朝可能是唯一全民喜聞樂見,廣場舞大媽都能侃上幾句的朝代了。

機智的劉羅鍋、紀曉嵐、阿桂等“好官”,為“稀裡糊塗”的皇帝懟得和珅、王亶望、李侍堯等貪官落花流水、屁滾尿流。

茶餘飯後大家扯扯淡,打個哈哈也就ok了,千萬別當真╭(╯ε╰)╮

經歷了刻薄嚴苛的雍正大刀闊斧改革之後,乾隆效仿祖父康熙的執政風格---剛柔相濟,適度寬仁。對於貪腐,即使沒看過“蘇綽定律”的乾隆,不但心如明鏡,還能有效利用。

乾隆是個心大、腦洞大、淌海水花錢的主兒,朝廷年收入遠不夠折騰,父親積蓄也很快見底。善理財、斂財的和珅自然混得風生水起。

和珅斂財的辦法不少,除了常規操作,大家瞭解較多的是“議罪銀”制度。讓這些撈了民脂民膏的官員們吐出來,聚沙成塔,供朝廷(皇帝)開銷。

對於朝野輿論、民怨吐槽集火的典型大老虎、大案,乾隆在懲辦之餘,順帶抄沒家產,以資國庫、內帑以及...操辦抄家的大小官吏。不但敲山震虎,捎帶著掙了錢,還能平民憤,收穫明君之讚許。

反腐“經濟學”

對於和珅這隻身邊最肥的羊,乾隆有更深層考慮。和珅的財產來源,除了經營所得,就是下級官吏的各種賄賂、孝敬,小貪官們集中養肥了一鉅貪。

這無疑是身邊一俯首帖耳的人肉大金庫。

影視劇裡劉羅鍋、紀曉嵐們時常出個鬼點子讓中堂大人忍痛割肉的場景大家很熟悉。現實中雖然沒有這些橋段,但和中堂給皇帝些孝敬想必是養心殿日常了。

換句話說,有和珅在,在聚合效應下,海量而零散的大小貪官油水集中起來,形成一個資金池。在強勢皇權下,是零存整取,還是零存零取,看皇帝需要罷了。若拿掉這個資金池,蚊子蒼蠅一個個打起來,皇帝大人不累死也得煩死。

雖然乾隆末期盛世開始滑坡,縱使官吏、宗室、富商囤積了一定數量白銀(包括鑄造銀器和陪葬品),但民間並未出現通縮情況,反而在全球白銀持續流入的大趨勢下,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通脹。

萬曆米價:白銀1兩=2石約377.6斤

乾隆米價:

反腐“經濟學”

最後乾隆“留給”兒子的,是價值8-11億兩的鉅額財產,約為15年的財政收入。

“不過寄之庫耳”

這是門政治經濟學

反腐“經濟學”

時代變遷,社會早已進入紙幣時代,甚至支付形式已經虛擬化網絡化,普通人早已不囤積大量現鈔在手。

用句香港古惑仔電影臺詞戲言之:什麼人現金多?撈偏門的。

暫且不論為啥有人把現金囤家裡,看架勢就能吸引強力圍觀。

反腐“經濟學”

上圖是一個“小目標”堆起來的規格參數。重量?一張百元人民幣鈔票重約1.15克,一萬元約重115克;一億元人民幣重1150公斤。

上週曝光的官員賴某,家藏現金3.105噸,2.7億元。同時也一舉超越前輩魏某的2.3億規模,能堆滿滿一房間。

相比177.02萬億的M2餘額,這不過區區九牛一毛。即使收回國庫,似乎也影響不了大局?

大夥兒洗把臉,換個思路,站在執政者角度來看:

一平庸管理者甲,雖清廉,但能力捉雞,把負責的某組織機構搞得一團糟,或連年虧損,或效率低下組織混亂。內部氛圍也是極端緊張,人人自危,即使有能力也不敢施展。在惡性循環下,該單位岌岌可危,隨時可能完蛋。

另換一能力強的管理者乙,把該單位打理得蒸蒸日上,連年利潤可觀,人人有肉吃,個個能施展。當然,乙在其中也沒少撈油水。

若諸位是執政者,用甲還是乙?

打個比方,某公司CEO在本財年扭虧為盈,還額外創造了數億的盈利。董事會歡欣鼓舞之餘是否該多發些獎金、提成?若不發,容忍其刷一些公司費用、收點賄賂做補償也就睜眼閉眼。

何況在前輩的執政智慧裡,乙撈得的油水“不過寄之庫耳”,隨時可零存整取。若乙酷愛揮霍則更好,為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做貢獻。

大家若選乙,就懂了囤2.7億的賴某。

這是個投入產出比問題。

另一方面 在通脹的大趨勢下,即使是普通百姓也知道不能把錢放銀行裡貶值,要消費、要投資。把得來的鉅額現鈔囤家裡是不多見的,也許只是還沒來得及處理(比如洗)。

相比老百姓那點儲蓄,讓握有更多財富的人去消費去投資,對提振內需更有幫助。

比如買房,在幫助去庫存的同時,能讓其貨幣至少一半迴流財政;或投P2P,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暴雷;或聯合一群老鐵組建基金,投資項目;就算拿去存銀行(得先洗),那可是“高能貨幣”,能緩解當前的“錢荒”;即使不投資,拿去吃喝玩樂買奢侈品買豪車養x奶等等,也是第三產業的強心劑...

只有一種情形是始料未及的。群眾的智慧畢竟是無限的,這些年機智的老鐵們把財富紛紛轉移、投向海外,就著實讓上頭慌過一比...

反腐“經濟學”

從“蘇綽定律”來看,在執政者角度縱觀大局,只要在“可控”範圍內利大於弊,是可以容忍的。

這是門政治經濟學。

世事無常,我國數千年厚重歷史裡,無數明君賢臣,終究沒有擺脫輪迴。

也許現在和未來的人們能做得更好。

特鳴謝公眾號---時拾史事、老斯基野駛、老斯基財經 特邀撰稿。

人活一世,不能只為了自己---塵世中渺小的屌絲流文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