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建立海洋垃圾防治方案集成體系 爲政府提供決策支撐

厦门市建立海洋垃圾防治方案集成体系 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撑

項目驗收會上,多位專家在聽取項目介紹。

近日,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在廈門組織召開“廈門市藍色海灣整治行動計劃”科研專題———“海洋垃圾監測、評估與防治技術業務化研究項目”專家驗收會。

據瞭解,該會議邀請了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福建省海洋環境與漁業資源監測中心、廈門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和廈門永大會計事務所等單位的多位專家對項目進行驗收。

專家組在認真聽取了項目情況彙報後,對項目的完成情況及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評價,並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

根據《中美海洋垃圾防治廈門—舊金山“夥伴城市”合作實施方案》的要求,作為2016年—2017年廈門市藍色海灣整治活動的工作重點之一,“海洋垃圾監測、評估與防治技術業務化研究項目”由中央財政資金予以資助,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具體組織實施。通過公開招標,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與廈門大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共同推動該項目實施。

據悉,該項目以廈門海域為研究範圍,在監測和分析廈門灣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汙染現狀的基礎上,建立了海灣城市海洋垃圾監測方法體系,開展海洋垃圾汙染生態效應、風險評估、管理防治模式研究,為海洋垃圾的監測、評估和防治積累了實踐經驗。

項目建立了海洋垃圾防治方案集成體系和GIS輔助決策系統,以及海洋垃圾監控、評估、政策分析和宣傳諮詢平臺,為地方政府加強海洋管理提供了決策支撐,也為公眾提供了海洋環境狀況的宣傳素材,對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管理,樹立廈門市良好的國際形象提供了科學支撐。(海西晨報記者 郭欽轉 通訊員 曾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