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千里馬」常有,伯樂卻不常在?

醫療人才,是醫院發展的核心。隨著各項醫改政策的落地,如多點執業的推行、民營醫療的崛起,這讓醫生在任職方面就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了。

因人而用,有人才有材,人都是有發揮潛質的。古人云:攻心為上。

一個人來到民營醫療企業,管理者就要好好培養他,讓他們真正跟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形成整體,有企業榮譽感,不輕言放棄。不斷培養,規劃職業晉升,誰又願意離開呢?這就要求人力資源部門擔當起來,招人不是主要工作,打造企業文化,穩定各部門各崗位的人,才工作的重點。招人換人是民營醫療最大的成本浪費。在一家民營醫院能呆三年或者五年的員工有多少?能呆十年的員工又有多少?管理者要從這裡面進化思想,在穩定上下功夫。

「醫院管理」“千里馬”常有,伯樂卻不常在?

依霍爾斯淺見,面對當前醫院人才流失,如下幾點應當引起醫院管理者們的共同重視。

1.應該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對於有事業心、擔當意識和遠見的醫院決策者來說,對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當會一直念念在茲。但也有的醫院特別是有的大型公立醫院的決策者,可能至今還陶醉在自身“一大二公”的優勢和優越感之中,這種心態是十分有害的。

隨著非公立醫院的蓬勃發展、醫生集團的強勢崛起、“互聯網加醫療”政策所帶來的醫生執業條件的日益便利化等諸多因素的形成,一些過去看來極具誘惑力的公立醫院之“香餑餑”的“香氣”正在逐漸煙消雲散。

2.應該著力防止做“為淵驅魚”和“為叢驅雀”的傻事

在某些地方,因醫療資源供需矛盾的突出和醫患關係的緊張,從主管部門到醫院,都有意無意地將矛盾和壓力轉嫁到醫務人員頭上。其具體表現是今天出臺一個“規定”,明天頒佈一個“要求”,這些文件的核心內容就是“說不”,就是要求醫生不得這樣做不能那樣幹,上級主管部門也好,醫院的決策和管理團隊也好,用建章立制的方式來增強對醫生醫療行為的正當約束當然無可厚非,但“說不”遠非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

從人才引進和管理角度來看,如果醫學人才被當做被驅趕的羊群,頭上時時有鞭影在飛舞,是不是會令他們心生缺乏起碼人性關懷和職業尊嚴的厭惡感與恐懼感,必欲遠走高飛而後快?由此來看,如果把管理功能的主要著力點置於層層加碼地為醫生的行為設立禁區、劃定紅線之上,是不是在客觀上起到將優秀人才拱手讓人的作用?

3.應該通過深化改革來打好引才和用才之戰

中國的醫院管理隊伍是一支“價廉物美”的優秀管理隊伍。在他們身上,既承載了中國優秀知識分子“修齊治平”的節操和情懷,又能夠以開放的心態,主動吸收和消化現代國際醫院管理的優秀成果,因此從改革開放以來,許多醫院就在人才引進、管理和使用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一系列組合拳,比如用事業引才留才、用待遇引才留才、用感情引才留才、用機制和文化引才留才等等,所有這些,都極具應用價值。

古人云“春江水暖鴨先知”,醫學人才尤其是高端醫學人才這一群體,對醫院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敏感度本來就高於其他群體,且將會越來越高。這一切,源於他們的事業心之強烈和對生命質量要求之高,同時也源於其職業選擇的自由度越來越高。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如何面對自身改革問題上,醫院既無法迴避患者需求的正面壓力,也無法迴避來自院內包括高端人才在內的醫務人員的改革訴求之壓力。

「醫院管理」“千里馬”常有,伯樂卻不常在?

面對現階段這種情況,霍爾斯提供以下幾個小策略供各種參考:

1.以人為本,不拘一格選用人才

“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在用人問題上,許多醫院的條條框框太多,看文憑、論資歷、不重視能力和貢獻,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一些決策者常高喊"尊重人才"的口號,其實不過是"好龍"的"葉公"。

管理者對人才要有發展的眼光,用積極的態度,做到人盡其才,揚其所長,避其所短。選人標準要不拘一格,用人方式不應墨守成規。

2.優化鼓勵機制,培養創新精神

醫院應根據自身情況和市場環境,確立合理的分配製度,做到公平、公開、公正。任人唯賢。營造鼓勵、支持、幫助人才的用人環境,對於優秀人員破格聘任。強化醫務人員的競爭意識和履職意識,促使廣大醫務人員努力進取,將個人目標與醫院的發展相結合。薪金分配與責任輕重、技術高低、貢獻大小相掛鉤。

創新能力是優秀人才必備的素質,只有不斷創新、敢為人先,才能開拓思路,促進醫院發展,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激勵科技興院,對積極創新,開展新業務和新技術,獲得科技成果及發表優秀論文的科室或個人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

「醫院管理」“千里馬”常有,伯樂卻不常在?

3.優化人才結構,加強人才儲備

在科學設崗的前提下,實現人員數量最小化、結構最優化和效能最大化,處理好專業技術隊伍現狀與長遠發展的關係。

根據醫院發展規劃預期目標,確定相應的人力資源需求,包括人員數量、結構,人員知識、能力和水平等,利用信息技術建立人才庫,保證關鍵性崗位適度的力量儲備。醫院可作為臨床實踐和進修基地,進而成為人才聚集、鍛鍊、儲備平臺。

霍爾斯認為,管理者們要清楚目前的局勢,醫院的醫護人員一直都是處於不飽和的狀態,在難以接收外來“營養”的情況下,醫院管理者更要把握現有的人才資源,積極抓好人才戰略,儘快改變觀念,調整人才結構和經營觀念,實施有效地招人、用人、留人、育人的人才戰略,儘快建設一支技術過硬、結構合理的專業化人才梯隊,鞏固和強化人才優勢。

霍爾斯

一個多世紀,霍爾斯只關注於醫療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