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定遠縣依託惠老政策 推動老齡事業跨越發展

定遠縣轄22個鄉鎮,一個經開區,196個行政村,62個居委會。60週歲以上老人142726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4.8%,社會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近年來,該縣的老齡工作在省、市老齡工作委員會和安徽省民政廳關心支持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緊緊抓住“六個老有”工作目標,老齡工作健康有序地發展。

一、老齡工作機構不斷完善。成立和調整了縣老齡工作委員會,由分管副縣長任主任,衛計局、文化局、教育局、旅遊局等21個單位為成員單位,新增成員單位7個,實行成員單位目標責任制,各相關部門職責明確、各盡其責。近幾年來,我縣著力加強老年協會建設,推進基層老齡工作的健康發展。成立了縣老年人協會,老年體協、門球協會、太極協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老年人書畫研究會等開展老齡工作的組織機構。全縣初步形成了齊抓共管、協同互動的社會化老齡工作格局。

二、老齡事業保障制度不斷健全。該縣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對老年人醫療、生活、服務等方面實施優惠優待,不斷健全養老保障制度,切實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一是實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有生活困難的老年人給予最低生活保障,全縣共有9603名老年人享受城鄉低保,其中城鎮低保老年人1618 人,農村低保老年人7985人,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對符合低保條件、優撫條件的老年人做到了應保盡保式幫助,落實了有關政策。二是完善五保供養制度。落實了五保供養政策,目前全縣五保供養對象7451人,五保戶生活標準連年不斷提高。2017年9月1日起,五保集中供養生活標準由人均4800元/年提高到5400元/年,分散供養生活標準由人均3300元/年提高到4740元/年。全年支出五保供養金 2500餘萬元。

三是建立醫療救助制度。對五保、低保、優撫老人及有特殊生活困難老人開展醫療救助,給老年人排憂解難。2018年以來,獲得城鄉醫療救助的老年人達2605人次,投入救助資金 320萬元。四是認真落實老年人優待政策。1、做好老年人優待證的發放工作。近兩年來,共辦理老年人優待證3620個。2、高齡津貼全覆蓋。從2015年開始,定遠縣實行高齡老人享受補貼普惠制,全縣有80—89週歲21159人、90—99週歲3477人、100週歲64人,發放高齡津貼標準分別為每人每月30元、60元、300元,全年享受高齡津貼人員24700人,全年發放高齡經費2022餘萬元。以上資金全部採用社會化發放方式,通過一卡通直接打入個人賬戶。3、全面落實老兵生活補助。從2011年開始,對年齡在60週歲以上,未享受到國家定期撫卹補助的農村籍退役士兵,按每服役一年(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每人每月發給35元的補助標準發放老年生活補助。目前,全縣享受老兵補助的4836人,全年發放補助金1022萬元。

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紮實推進。一是推行形式多樣的養老方式。供養和寄養相結合,對“五保戶”和孤老優撫對象,按照國家政策分別到鄉鎮敬老院和縣社會福利院實行政府供養;對家庭有贍養能力,但無人力照顧的,贍養人交納一定的住宿費、管理費和生活費就可在養老機構寄養。

二是加強養老機構設施建設。近幾年,該縣總投資2300餘萬元,重點建設和改擴建16所農村(社區)幸福院工程,解決城鄉養老、託養、日間照料的養老問題。目前,在農村,定遠縣建有鄉鎮敬老院22個,居家養老服務站(點)23個;在城市,建成1個縣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5個鄉鎮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全縣養老床位達5664張,基本滿足城鄉養老需求。三是積極謀劃“公建民營”“建管分離”的新模式。針對公辦養老機構人員編制難落實、服務管理粗放、護理資源不足、經費缺乏保障、床位空置率高等實際問題,大膽創新,先行先試,定遠縣依託縣社會福利院改革公辦養老機構運營體制,探索開展“公建民營”養老模式,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從2016年開始探索“公建民營”以來,現已有定遠縣福利院、定城鎮、池河鎮、桑澗鎮、西卅店鎮、永康鎮等8家養老院實施“公建民營”。縣福利院實施“公建民營”以來,在確保為城市三無、農村五保老年人發揮兜底養老作用同時,閒置床位為社會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使城市三無、農村五保老年人享受專業化養老服務,與社會老年人享受同等服務。四是推進醫養結合。出臺《定遠縣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實施方案》等文件,醫療機構與所有養老機構開展了醫養結合簽約服務,採用養老院引進門診,或新建醫養結合養老院等方式,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實現資源共享。截止目前,全縣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社區醫療機構建立合作機制100%,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5個,專業醫生、護士在養老機構從業30餘人,合作醫療機構到養老機構開展醫療健康講座、健康體檢等活動經常,入住養老機構老年人享受便捷服務,綠色就醫通道暢通。

五是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按照《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的要求,該縣按照上級有關規定,有針對性地對養老服務機構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不斷加強養老服務隊伍的知識化和專業化建設。同時,健全養老服務網絡。該縣不斷髮展和壯大志願者服務隊伍,經常性組織青少年、企業職工到養老機構和困難老人家中開展慰問送溫暖活動,無償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四、老年人參與活動平臺不斷增多。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老年文化體育活動,鼓勵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充分發揮老年人餘熱,較好地解決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教”的問題。一是加強老年文體活動設施建設。縣老幹部活動中心對門球場進行擴建,活動中心建築面積657平方米,佔地1畝,總投資50萬,可容納80多人活動,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創造了良好的活動環境。全縣22個鄉鎮共設有老年人活動中心或活動室、活動站26個,為老年人養老、文娛、體育、健康生活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二是鼓勵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縣委、縣政府不定期召開離退休幹部座談會,傾聽他們對我縣發展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縣經常組織離退休幹部和革命老戰士深入各中小學校對廣大師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形勢教育。同時,開展“銀齡安康行動”。採取倡導政府為困難及高齡老人投保、動員社會力量為老年人送保險、鼓勵老年人自願買保險等辦法,不斷擴大參保覆蓋面,2018年1-7月全縣共有27690名老年人免費參保,覆蓋面達到36%,有150位老年人因受到意外傷害得到賠付資金60餘萬元。

三是積極組織開展老年文化體育活動。近兩年來,縣老齡辦積極發揮其職能作用,協調成員單位為老年人搭建文體娛樂平臺,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截止至目前,全縣共有8支老年文體團隊,全年參加人數近4000餘人;縣老年大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從原來的舞蹈、書法、老年保健、詩詞、繪畫、太極8門課程,增加到現有的13門課程,9個班,現有學員368名,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同時,該縣還積極組織老年人開展舞蹈表演、太極拳、乒乓球、書畫等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比賽活動,為老年人文體健身活動服務。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使老年人達到自娛自樂的目的,展示了我縣老年人活到老、樂到老和老有所為的精神風采。四是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宣傳工作。為了讓更多的老年人知法、懂法、用法,主動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該縣利用各種形式,多種途徑,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縣老年大學不定期舉辦法律知識講座,用文藝演出的形式宣傳《保障法》;在敬老月和重陽節開闢《保障法》宣傳專欄;鄉鎮利用基層老年協會學習《保障法》,宣傳《保障法》。社會尊老敬老意識和老人維權意識進一步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