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給寶寶起名最合適?

誰來給寶寶起名最合適?

1. 誰來給寶寶起名最合適?

我們中國人自古有個習慣說法:“無規矩不成方圓”,就是說各行各業都有定的成規和習俗。至於起名,因為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所以自古以來就有定的規矩和原則。

對年輕的父母來說,寶寶一生下來,首先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怎樣給寶寶起個名字,這不僅因為寶寶出生以後,就成了這個世界上的一員,需要有個名字作為標記,而且還要到派出所登記戶口。

根據我國目前的有關規定,無論是城市裡的寶寶,還是農村寶寶,在出生以後的幾天內都要報戶口,報戶口時所用的名字要是十分正規的名字。因為在我國更改名字比較麻煩,基本上寶寶報戶口時的名字往往要使用一輩子。因此,不能不重視起來。

有些年輕人在剛結婚的時候,或者在懷上寶寶以後,就已經為寶寶構思名字了。等到寶寶呱呱落地,就有現成的名字去用。像這樣的情況當然好,但上述情況畢竟不多見。

絕大多數情況是,許多將要做父母的人,雖然也想過事先為寶寶準備個名字但直到寶寶出生時還沒有想好,或者是原來準備好的名字對寶寶不合適。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面臨為寶寶起名字的問題。

那麼,誰最適合為寶寶起名字呢?

在我國古代,貴族家的寶寶生下來,都要先到祖廟裡去燒香告訴祖先知道,稱為“告廟”,然後由僕人和寶寶的母親一起,抱著寶寶去見寶寶的父親。父親詳細詢問了有關情況後,就拉著寶寶的右手,為寶寶起名。寶寶的母親把名字記下,回去後把寶寶交給老師,並讓老師把寶寶的名字告知女客人和家裡的婦女。

而寶寶的父親,則把寶寶的名字報告給族長,然後由族長告訴同族的人並連同出生年月日一起告知當地主管部門。主管部門則填寫兩份有關表格:其中一份交更高一級的政府存査,另一份自己保存。這樣,寶寶便有了名字和戶口正式成為這個世界上的合法公民

當然,古代給寶寶起名字時,一般平民家並沒有這麼複雜,而且起名的人也不止寶寶的父親一個。大多數情況是,“告廟”以後,除由寶寶父親起名外有時也由寶寶的祖父起名,或者由族長或族內的飽學之士,根據寶寶所在的家族支派和字輩起名。

當代人給寶寶起名字,最有資格和最合適的應該算是寶寶的父母。因為自已生的寶寶由自己去起名,這樣意義オ比較大。如果父母確實不能勝任,オ可以考慮由寶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的親成去起名,這樣起出的名字也有種血緣上的親切感。

假如上述這些人無法給寶寶起一個理想的名字,才可以考慮由鄰里朋友及專業起名人士去起名。

據近年的一些報紙報道,隨著現代文化事業的高速發展,為寶寶起名也越來越社會化,一些專門為人和企業起名的機構也相繼出現。一般而言,他們都具有專業的起名知識和經驗,是十分專業的人士,請他們起名字也是一種十分不錯的選擇。

總而言之,無論誰給寶寶起名都行,主要是能給寶寶起一個合適而出眾的好名字。

誰來給寶寶起名最合適?

2. 寶寶起名字何時為宜?

現實當中絕大多數年輕的爸爸、媽媽,都是等寶寶出生以後,視寶寶性別的不同才給寶寶起名的。

但從有益於寶寶智力發育角度講,當胎兒長到 5~6 個月時,就應起一個乳名先叫著。這是因為發育到 5~6 個月的胎兒,聽覺器官的發育已基本成熟,並與神經系統反射建立起了聯繫,從這時開始給寶寶起上乳名並經常呼喚,當未來的爸爸、媽媽每次和胎兒搭話時先叫一下寶寶的乳名,這樣比較容易溝通父母和胎兒之間的信息交流。

更重要的是胎兒出生後,當嬰兒聽見呼喚自己的乳名,小傢伙就會表現的非常熟悉,而具有特殊的安全感,即便是在煩躁哭鬧的時候,叫一下寶寶的乳名也會安靜下來。

所以,在孕期丈夫應與妻子商量著早給胎兒起個乳名。

有人建議在懷孕 6 個月左右給寶寶起名,這樣稱呼起來就比較方便了,嬰兒出生後呼喚其名字時,寶寶可以有安全感一即:提前給嬰兒起名。

也有人從傳統文化觀點來分析,認為提前給嬰兒起名的建議的科學性值得商榷。

傳統姓名學家比較關注起名字與周易八字姓名學等內在的關係,許多姓名學家認為:起名如能結合出生信息則更佳。

就對父母而言,不管信不信周易理論,考慮到了總比不考慮要放心一些,“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現在也有許多人認同這類傳統理論,因此,他們希望給寶寶起名時能結合寶寶的生辰八字、姓名學等因素,以更有利於寶寶的發展,這就要注意看好嬰兒的出生時間,據此方可起出符合嬰兒生辰八字特點的名字。

其實,即使對於不相信此起名理論的人來說,給嬰兒起名時全面考慮了也不會有什麼損失,“說不定還真有道理呢,不然周易四柱理論何以從古至今流傳經久不衰呢?”這是起名者對待周易起名的一種常見的心態。

相反,如果父母確實不在乎寶寶起名與出生時間等信息的配合問題,完全可以在兒出生前先起名字。

因此,起名早晚的問題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不能一概而論。就綜合情況考慮,一般應該在寶寶出生後立即起名為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