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古建筑墙体探秘

楠溪古建筑墙体探秘

楠溪古建筑墙体探秘

楠溪江之美,古代就已闻名,在它的滋养下,楠溪江孕育出了一个人文兴盛的流域,并留下了众多“暧暧暖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桃花源般的典雅村落。

楠溪古建筑墙体探秘

岁月中的溪水,用它的爱抚经年历久,将棱角锐利的河石、岩床,变得圆润光亮起来,透露出古朴天然的美,这份大自然赠与的浑圆可爱的蛮石,修桥铺路,围院造屋,让楠溪江古村落恍如自然生长出一般,造就了中国乡土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亲近自然,顺应天意的典范。

楠溪古建筑墙体探秘

然而随着这几十年热火朝天的大建设,静谧温婉,如宋画元刊般秀美的古村却正迅速破坏、消失,我们的家园以及田园牧歌般的耕读之梦都随之远逝,这让热爱它的人们痛心不已。

楠溪古建筑墙体探秘

没到过楠溪江的人,无法想象那些圆溜溜的河卵石,是怎样创造出如此神奇的魅力,而到了楠溪江的人,更难以想象,那大大小小的蛮石,在心灵手巧的工匠的手里,垒砌成道路、房屋、墙体后,竟像有了生命一样,它们从大到小渐变排列地砌筑,有垒成席纹、人字纹、斜格纹形式,也有用石头与青砖混合垒砌,或下石上砖,或在石头墙中嵌上花窗的。初见时,一方面欣赏着墙体带给人的愉悦,感受着它的魅力,同时更为它垒砌水平的高超拍手叫绝。

楠溪古建筑墙体探秘

垒筑卵石墙看似容易,做起来难。首先用大毛石打好基础,然后分两层皮砌筑,各自微向后倾,两皮之间自然相互挤紧而稳定。不用砂浆、灰泥或其他填充料。墙体自上而下逐渐减薄,形成缓慢的弧面收分,底部放出很多,造型美观又显得十分稳定。每逢雨天,卵石上的浮土冲去,露出石头的本来色彩,青绿的、柿黄的、灰白的,泛着水光,极其艳丽。梅雨季节,石墙上还长出一层茸茸的绿苔,时间久了,野藤霹雳也悄悄地爬上石墙。一些人家还在墙头栽上葱和萱草,嫩绿中金黄色的花朵灿烂如阳光,使石墙仿佛有了生命,有了情感。

楠溪古建筑墙体探秘

楠溪江的石墙不但耐看,而且结实耐用,不少老墙体都经历了战火硝烟的洗礼,经历过无数次的洪水考验,至今依然忠实地守护着这个家园。遗憾的是,能够砌筑老墙的石匠已为数不多了,这多少让人有些黯然。

楠溪古建筑墙体探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