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人一個動作讓何炅心服口服: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讓給別人


這個女人一個動作讓何炅心服口服: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讓給別人




最近,在《延禧攻略》中火了一把的秦嵐,又因一個極小的動作上了熱搜。

前不久,《延禧攻略》幕後的匠人,在講述富察皇后的絨花頭飾時,為了方便老師的講解,原本站著的秦嵐微笑著半蹲下來。

這個女人一個動作讓何炅心服口服: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讓給別人


這期間,她一直保持微笑,並沒有因為長時間蹲坐有任何的疲態和不滿。

這個女人一個動作讓何炅心服口服: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讓給別人


佘詩曼在臺上做遊戲的時候,秦嵐走過會下意識地去扶站在臺上的她。

這個女人一個動作讓何炅心服口服: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讓給別人


謙卑、美麗、大方、有教養,戲裡富察,戲外秦嵐,她都讓人如沐春風,忍不住讚歎:一個人有教養的樣子,真美啊!

細節見教養,日久見人心。

而這些細微處的體貼,比你所有的證書和頭銜都更能代表你自己。

01

教養,就是擁有體恤他人的能力


人們常說,少年不懂劉德華,讀懂已是中年人。

從一個貧民窟走出來的窮小子,到如今的劉天王,他火了37年,卻從未在他身上看到過任何“天王”的影子。

曾在他最火的時期,收到過一封來自內蒙古歌迷的信,信中人說自己太窮了,一輩子都沒有機會離開家鄉去看他的演唱會,07年他就把全國巡演的第一站定在了呼和浩特。在去年《俠盜聯盟》的首映會上,拍戲受傷的劉德華帶傷出席,期間還不忘幫工作人員搬好凳子,再配合媒體拍照,這對他來說已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這個女人一個動作讓何炅心服口服: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讓給別人


真正優秀的人,靈魂越是高貴,行為就越謙卑。

每次頒獎典禮他都準時到,聽完謝幕詞才離開;每次出席活動都會禮貌地與每一位工作人員說“謝謝”最令人深刻的是,每次粉絲要簽名,簽完名,籤筆尖都朝著自己還回去;


我想不需要過多言語,這些動作就已經道出了教養的核心:我們常說的教養,就是指一個人擁有體恤他人的能力。

能夠以共情的方式,瞭解他人的情感需求,並且出自內心的尊重,在行為上讓對方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02

教養,就是”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美國著名旅行作家凱魯亞克說:有教養的人,總能在不經意的細節中,讓人如沐春風,心生敬仰。

前段時間,在一條條娛樂八卦中,有一對杭州打工的小夫妻悄悄登上了熱搜榜,讓網友稱讚不已。

詳細瞭解後發現,小敬夫婦來自陝西,已經在杭州打工好幾年了,仍買不起房子,只能租房。

但每次在租約期滿搬離前,都專門請家政人員給房東打掃衛生,地板、洗手間、廚房都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這個女人一個動作讓何炅心服口服: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讓給別人


房東說:十幾年來,租客來來去去,從來都只是在搬來時興師動眾的大掃除,卻沒有搬離時搞這麼幹淨的。

小敬夫婦看似自找麻煩的一件事情,卻方便了房東和下一個租客,生活中太多人忽略了“善始善終”。

餘秋雨也曾經說過一個故事,一個人是有沒有教養,要看他離開時候。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想到下一個人。進出大門時,要想到緊跟在你身後通過的人;上廁所時,要想到下一個上廁所的人;扔垃圾時,要想到下一個收垃圾的人……


真正有教養的人,都時刻心懷一份“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03

教養,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


一位空姐,曾經講過兩件關於飛機上的小事。

第一件是關於明星劉詩詩的。

因為職業的關係,他們對明星早已見怪不怪,有一次她在頭等艙遇見了劉詩詩。

飛機落地後,她整理位置時發現,劉詩詩的座位上,被子疊得整整齊齊。

她一下子就被圈粉了:"頭等艙的客人,基本都是將被子團成一團扔在腳底下,整理好的被子一個航班都碰不到一個。"

這個女人一個動作讓何炅心服口服: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讓給別人


第二件是關於只有一歲半的Wendy。

一位獨自帶著小孩的媽媽上了飛機後,怕孩子吵鬧打擾到身邊休息的客人,給其他旅客每人都發了一份禮物。

禮物是耳塞和兩顆糖果,還附帶了一張信:

你好!我是來自寧波的Wendy,我剛剛一歲半。這不是我第一次出門旅行了,可是獨自帶我的媽媽還是擔心我的哭鬧會打擾到您,畢竟飛機氣壓變化會讓我感到很煩躁。在公共場合打擾別人的可不是好孩子,我會盡力保持安靜的。這裡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減輕你的困擾。Wendy祝你旅途愉快喲。


這個女人一個動作讓何炅心服口服: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讓給別人


空姐把這兩件事情分享到朋友圈,人們紛紛為劉詩詩和這位有教養的媽媽點贊。

如果每個人都能擁有“不隨意給別人添麻煩”,或者“給別人添了麻煩而感到愧疚”的自覺,想必人與人之間將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矛盾。

04

教養,就是學會原諒父母的不完美


同事曾在辦公室裡抱怨,說她老媽自從學會用微信後,就變得特別煩人。

一天到晚,不是在家人群裡傳謠言,就是在朋友圈裡發“註冊有紅包”“點擊賺大錢”的垃圾信息。為這個事情母子二人沒少吵架。

每次他一說起來,幾個年輕小夥子小姑娘似乎都感同身受:“為什麼每次爸媽犯很小的錯誤時,自己總是控制不住脾氣想要指責他們?”

有一個回答讓我印象很深刻:“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則是種教養。”

這世上之所以有很多人,在外面謙遜溫和,一回到家就立刻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就是因為他們缺乏耐心與和解的勇氣。

所以啊,最愛你的人,往往也是傷的最深的人。

作家史鐵生雙腿癱瘓後,脾氣暴躁常因為一點小事對母親發火。待母親去世後,他才後悔地寫道:“倔強只留給我痛悔,絲毫也沒有驕傲。”

一個人最大的教養,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一定要好好對自己的父母,不要做會讓自己後悔的事,不要等到他們不在了,才懂得珍惜。

05

真正的教養,就是把舒服讓給別人


這個時代,人們開始越來越強調“教養”二字。

梁曉聲曾用四句話概括:“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教養應是一種流淌在血液中,永遠保持恭敬謙卑的態度,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氣質。

願你我都做一個有教養的人,眼裡有光,心底有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