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棗莊民俗」知道親戚中的「五服」是什麼嗎

「老棗莊民俗」知道親戚中的“五服”是什麼嗎

棗莊地區家族在從前是典型的“九族制”。古代遭罪有滅九族之稱。“九族”制的重要標記是喪服制中的“五服”,即由本人高祖至本人玄孫之間九代血緣關係。棗莊人多依出不出“五服”來論親族遠近。“五服"之內,稱為近門近支,出了五服則以本家論了,或稱“自己”、“一家子”、“當家子”。也有的“同姓不同宗”,有的同姓“論不上的”。本家,先論祖先是誰,再論是幾世,才是真正的本家。否則,用姓同班字同來判斷是不準確的。

「老棗莊民俗」知道親戚中的“五服”是什麼嗎

過去各姓氏起學名大都按班輩,共3個字,第一個字為姓,第二個字為班,第三個字則是名。第三個字有不少兄弟或叔兄弟排行起的,顯示團結。

「老棗莊民俗」知道親戚中的“五服”是什麼嗎

家譜稱為宗譜、族譜,古稱譜牒、家牒、家乘。家譜的形式多數訂為書冊,外加譜套。有些大家大族的祖譜,除記載世系各代人之外,還記載重要家庭成員的事蹟。在立家譜過程中,常見認古代名人為始祖的習俗。如境內李氏認老子李耳為始祖;劉民認漢高祖劉邦為始祖;張民認留候張良為始等等。家譜大都是三四十年一續,叫“續家譜”。20世紀50年代後,集家普一般在不公開情況下進行。80年代後修家譜之風興起,也有下無兒,到女兒的。

「老棗莊民俗」知道親戚中的“五服”是什麼嗎

族譜內容繁多,有序、族規、訓詞、族源考、傳記、世系等。普序有“創修族譜序”、“重修族譜序”等。大部分家譜中都記載先祖明初從山西喜窩遷來等內容。家譜分支系排列,每班輩標明幾世,所居住何村也標得很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