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海外求職,如何才能融入國外職場圈?

據中國教育部官方統計數據,2014年中國留學生數量達到45.98萬,同時保持迅猛的速度繼續增長。曾經新鮮不多見的海龜,在20年左右的時間,成了一股新生的力量,夾雜在應屆生和社招生之間,充斥在中國土地大大小小的招聘會中。

過去,海龜二字代表的是獨一無二的世界觀和眼界,除此之外還有世界領先的知識力量。因為留學低齡化趨勢,留學生數量的持續增長,海龜的色彩失去了往日的濃妝豔抹,慢慢蛻變成了茶餘飯後的話題。

。留學生數量的增加,留學生個人綜合能力的整體下滑,衍生出了一個新的形容詞叫皮皮蝦,用來描述那些雖熱從國外求學歸來,卻依舊平凡庸俗,毫無用武之地的年輕人。而區分海龜和皮皮蝦最重要的標準,往往看的就是一個人是否擁有跨國的工作經驗。


留學生海外求職,如何才能融入國外職場圈?

而留學生求職,面對的是截然不同的職場生活。每個人初入職場一定都很害怕吧,尤其是作為一箇中國人進入美國職場。中國人來到美國有種前半生的倫理觀都被顛覆的自卑感,骨子裡的中國人特性都會慢慢地爬出來:例如謹慎、不輕易地顯擺、內斂等等,到了美國人這就變成了安靜、不合群、不公開了。

同事不喜歡我怎麼辦?我英文說的不好怎麼辦?我不懂美國人的通俗文化怎麼辦?別人都是MBA我什麼都不會怎麼辦?

這是每天環繞在海外職場人腦海裡的自我問題,再看看周圍的美國人,一個個都是MBA畢業的能說會道,當時腦海裡就會浮現出“別人都這麼牛我真是完蛋了”的想法。很多人緊張的在公司前一個月說話英文句子完整的說不出一句,經常坐在我的位置前面只能傻笑。


留學生海外求職,如何才能融入國外職場圈?

很多海外職場人表示在國外工作壓力很大,並不是因為不懂美國文化,而是不懂職業潛規則:比如職場交流方式、管理人期望值、怎樣在不冒犯別人的情況下說不、怎麼樣分清是我傻逼還是對方傻逼的common sense。有些人經常什麼事都自己吞下,別人對你兇一點就低頭說都是我的錯,有理解釋不清,想叫別人做事卻不被搭理,這些職場新人的膽小問題,在美國就被加倍的放大,在自信的美國人面前我更是害怕。

那麼,如何才能在海外職場完美適應下來呢?其實只需要做到三點:做一個專業的職業人、做一個大肚的好人和做你自己。簡單來說,就是懂得有邏輯性地思考問題、創意性地解決問題,有效計劃、合理溝通和分配資源。


留學生海外求職,如何才能融入國外職場圈?

別等別人給你命令

如果你有一個項目,那它就完全屬於你。你不動手沒人會動手。你需要最瞭解每一步的目前狀態,下一步的時間表,每個小細節的運作,每個合作的隊員的名字和他們該做的事情,你還要能倒背如流你的競爭品牌的每個產品和它們的價錢,做這個行業的專家。

等老闆給你培訓,是一個很傳統的中國概念。在美國,如果是你的項目,你是專家,你是開車的(you are driving the car),你老闆是負責修車的。你需要告訴你老闆,你需要哪個零件,她幫你去找。而不是等你老闆開車,你來乘車。

遇到難題不要放棄、抱怨,找到解決方案,然後有策略性地找到同盟

職場會碰到很多困難,不要害怕,尤其是作為一個新人,你不會是正常的(不要以為是你自己智商問題)。

首先緩下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會不是你的錯,不去問不去學就是你的問題了。給自己一個時間期限,去學習和理解現狀。然後用數據,用研究,用整理的過去分析和事實說話,分析分歧的源頭,簡化成一個一句話總結的可實行的建議,找到支持和相信你的人buy in,共同出擊。

向上級請示獲得支持的時候(英文叫elevate)。千萬不要囉嗦,上級會問你:"How can I help you? What do you want from me?直接了斷的在開頭和結尾總結一下你需要上級幫你做的事。領導的時間都很有限的,用好每一分鐘。

一次失敗了,下次再來。如果最終發現毫無辦法,退出,重新找你的戰場。既不離開又不積極改變而只會抱怨的人,沒人喜歡你。


留學生海外求職,如何才能融入國外職場圈?

簡單粗暴地思考和回答問題

別人問你問題,必有她的邏輯思維引導方向。你先回答他的問題,然後再說”但是“來彌補背景信息。美國有句話叫ATFQ = Answer the fucking question。職場上經常會有些人,你問她一個問題,她給你繞好遠,不但扯出了話題而且混淆了思路,這種是絕對不建議的。

另外美國人的職場思維其實是非常嚴謹的,他們會想清楚一件事情的理由判斷為何要做一件事,完成了什麼樣的目標。如果你考過GMAT,你會發現美國式的思維是A到B,B到C非常乾淨又嚴謹的,就算做PPT,美國人的經常是格式清晰,一個slide只說一件事,看完是一個很順暢的故事。

有你自己的觀點,不要害怕衝撞

不要因為害怕衝撞或者為了不冒犯一個人而做不是自己認為對的事情。要有自己的觀點,但是nice but firm的告訴對方自己的原因。如果為了害怕衝撞,最後被夾在中間的還是你自己。

其實美國人是很喜歡有自己主見的人的,他們非常就事論事,不會因為你觀點不同就排斥你的。而且如果你很溫柔地說出觀點,並告訴他們為什麼這個觀點會幫到他們,不會害的他們到時候再走冤枉路,他們是會感激你的。

Delegate把事情分配給別人

Delegate這也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做管理的人,以及做市場營銷的人必須懂得delegate。事情分配給別人了以後就不要micro-manage,步步相逼了,只要說好了什麼時候deliver什麼,然後就讓別人自己去摸索。每分每秒都要跟蹤和管的人會讓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

這也是給你自己小點壓力,不要給別人造成你總是會牽著他的手幫他一步步完成,讓他自己去想去吧。

鼓勵和認可你的同事和上司

這點在美國文化裡是非常重要的。中國喜歡批判中成長,美國人各個都是玻璃心。他們需要的是肯定、鼓勵、讚揚。所以當同事做得好的時候,記得一定要發自內心的誇獎他們,不要l吝嗇你的口水,拼命誇啊!!!!(反正不要錢是不是!!)他們也會非常樂意為你做事的。

尊重其它人的文化並學習

三人行,必有我師。美國人喜歡討論的東西我們也去嘗試著理解和學習。比如說她們喜歡的明星Taylor Swift, Beyonce,她們聽的八十年代的歌曲,她們用的社交網絡 snapchat, instagram她們關注的逗比網站,她們笑點都摸索起來。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你們也有話題可以聊了。比如我後來每次跟他們說話,總是喜歡用他們喜歡用的,還經常說話帶幾個hashtag。 #BBHMM #Icanteven

做你自己

不要覺得英語不是母語,有口音就自卑,沒有必要因為自己是中國人就像擺脫這個包袱,越是想擺脫心理就越不安越長按鈕。索性自己不care就不care了。

也別把自己當回事。別玻璃心,或者整天想著別人一定是歧視我,不喜歡我。越是這麼想越是就莫非理論成真了。敞開自己的心懷,想做就做,不give a shit,就算別人嘲笑自己也覺得無所謂的人才是令人可畏的。要是因為一點事就大驚小怪哭哭啼啼的反而有點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