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生超分数线112分,害怕调剂两次被退档,志愿填报难在哪里?

  我在广西地方招考部门工作,也是一名计算机技术人员,长期负责考生志愿服务工作。由于工作性质,屡见一些考生因各种失误导致退档、落榜的情况。笔者深知其中原因,希望这些前车之鉴能引起更多未来高考的考生、家长朋友警醒。

复读生超分数线112分,害怕调剂两次被退档,志愿填报难在哪里?

  7月27日中午,我接到单位其它部门一位同事的电话,说其朋友的孩子理科457分目前仍未被录取,请求我指导填报征集志愿。广西二本第一轮征集已结束两天,理科457分超二本线112分的成绩仍然未被录取,说明孩子至少已两次被退档(滑档)。

  第二轮征集18:00才开始,孩子和家长下午4点多就来到我办公室等候。在等候期间,我大致了解了孩子的一些情况。比较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居然还是一位复读生,2017年已被广西财经学院录取,但对调剂的专业不满意而放弃入学,并到一所县(区)级重点高中复读。今年志愿填报均是父子二人操作,由于2017年有被调剂的教训,所以前面两轮志愿都没有服从调剂。我问他们是否知道为何被退档,父子二人都说不上原因。孩子的父亲说,第二轮被退档后,自己彻底害怕了,不敢再报了,所以四处托关系找招生办的人,这才找到了我。

复读生超分数线112分,害怕调剂两次被退档,志愿填报难在哪里?

考生正在填报征集志愿

  这个情况确实让人惋惜。2017年能上广西财经学院(当年投档线434分)的孩子,复读一年成绩并没有提高,相反在志愿填报上遭遇了更大失败,连续两次被退档。这个问题首先是家长的责任,对平行志愿的规则不了解让孩子的成绩沦为白考。我问孩子,老师没说过怎么填志愿吗?孩子说老师只说今年分数比去年高,我们就按分差来选学校。至于不服从调剂与退档的关系,这两父子在此前是全然不知道,认为可以填6个学校,服从调剂会录到不想读的专业,不服从录不上还会录到下一个学校。实际上对平行志愿有这种错误认知的人每年都有,并不只是这两父子。

  我花了几十分钟,将正投、第一次征集的投档线数据导入到本轮征集的计划表中,参考前面两轮的投档线让考生选学校,我提供3所征集人数多、投档线相对较低的院校作为考生的保底志愿,以确保能录取;前面3所则由考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受制于可选的学校、专业数量及征集人数实在太少,符合作为保底的3所学校中,均为高收费的民办或原三本院校,可见考生这个亏吃得有多大。

复读生超分数线112分,害怕调剂两次被退档,志愿填报难在哪里?

  实际上志愿填报并没有那么难,在了解平行志愿一次投档的原则后,按照排位因素选择6所学校,即使其中某一两所学校出现大小年,但只要梯度合理6所学校中必然能保证至少有一所能投出,即滑档的风险是完全能够避免的。

  至于退档风险,则需要通过服从调剂来防范。但是防范专业调剂的技巧,很多考生、家长并不了解,甚至有一些不懂平行志愿规则的考生,害怕调剂而选择不服从,让自己陷入了更大的风险中。防范专业调剂,主要有两方面的做法:

  一是高分进档。很多考生填报志愿都遵循冲、稳、保的做法,但实际上不了解冲的条件和后果的情况下,冲一冲往往会让很多考生后悔不已。要保障相对理想的专业,考生必须放弃冲一冲的做法,如600分的考生,填报预估投档线600-610分的学校,虽然有可能实现所谓的“一分不浪费”,但当得知被调剂专业录取时,很多考生却“一点也不高兴”,甚至一些考生不惜为调剂专业而放弃入学。而如果600分的考生选择595-585分左右的学校作为A志愿,意味着考生就有了一定的分数余量选择专业,能大大降低被调剂专业的风险。

  二是主动保底。有些考生在选择专业志愿时只简单根据个人喜好,而没有结合各专业的录取线,所选的6个专业志愿都是比较高分的,这种情况下往往会让自己陷入调剂风险。比较聪明的做法是6个专业志愿中用4个选择自己想读的,最后2个则从低分区中选择自己相对能接受的,这种做法也称为主动保底,能够有效降低调剂专业的风险。

复读生超分数线112分,害怕调剂两次被退档,志愿填报难在哪里?

  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长期为大家分享高考政策、资讯及志愿填报专业知识,欢迎大家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