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結果不得作爲招生入學依據,教育部發聲了!但是想參加自主招生……

信報君說兩句

每年到了這個時節

有經驗的中小學

家長老師們就

打起精神來了

各種名目各種規模的杯賽

火熱登場

大家可能不知道

下半年被此道老手稱為

“盃賽季”

不過近日

教育部發聲了!

競賽結果

不得作為

招生入學依據!

那麼對於高校自主招生

盃賽還有用嗎?

跟著信報君往下看

竞赛结果不得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教育部发声了!但是想参加自主招生……

在往年競賽的隊伍中,有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他們都風風火火走九州,為著盃賽忙,然而今年卻有所不同。

竞赛结果不得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教育部发声了!但是想参加自主招生……

這兩天教育部發了一文通知:《關於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

竞赛结果不得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教育部发声了!但是想参加自主招生……

具體原文可以去教育部官網上查看。其中的重點,主要有四條。

1.全國競賽實行清單管理制度,清單每年動態調整一次。

2.要求原則上不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活動。

3.《管理辦法》強調,競賽應堅持公益性,做到

“零收費”

4.競賽以及競賽產生的結果不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的依據。

其中第2點與第4點最有殺傷力。

對此,教育部也進行了全面的解釋。

1

請介紹一下出臺《辦法》的主要背景。

近年來,一些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了諸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競賽活動,由於缺乏規範和管理,有的違反規定擅自組織進行,有的存在嚴重“應試”傾向,有的與招生入學掛鉤,有的名為發展教育實為謀取利益,各類競賽造成了中小學生過重的課外負擔,嚴重影響了中小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管理辦法(試行)》和《關於清理規範創建示範活動的通知》等有關文件精神,教育部研究制定並面向社會公開發布了《關於規範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錶彰等活動的公告》,要求現有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一律按管理權限進行重新核准,未經重新核准的,不得再組織開展活動。公告下發後,教育部以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加強了對中小學生競賽活動的清理整頓,查處了一批違規競賽活動。

為進一步建立規範管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長效機制,在充分調研、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教育部制定印發了《辦法》,對競賽活動的受理研究、組織舉辦、日常監管等作出明確規定,建立健全規範管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工作機制。同時,《辦法》也明確要求,各省(區、市)教育部門要參照《辦法》制定區域內中小學生競賽活動管理辦法,切實加強對各類中小學生競賽活動規範管理,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2

按照《辦法》,申請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應具備哪些申報條件?

《辦法》對申請舉辦競賽的組織主體、申報依據以及需提交的相關材料作出了非常詳細具體的規定,這是從源頭上嚴格規範競賽活動。《辦法》提出:

競賽組織主體應為在中央編辦、民政部登記註冊的正式機構,必須具有法人資格。主辦方必須信譽良好,無不良記錄。

競賽依據文件的效力等級不得低於國務院部門規章或部級規範性文件。

競賽申報材料必須包括申報單位法人登記證書、競賽具體實施辦法以及有關承諾書等材料。

3

按照《辦法》,申請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具體認定流程是什麼?

嚴格准入條件是規範管理競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辦法》明確指出,教育部負責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並委託專業機構負責具體受理、初核工作。具體流程是:

每年3月,受託專業機構集中受理有關部門、單位、社會組織關於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的申請。

每年4月,受託專業機構集中對申請舉辦的競賽活動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科學性、嚴謹性進行充分論證,或開展實地調查,提出初核意見。

每年5月初,受託專業機構將初核意見報教育部,教育部按規定程序研究,對同意舉辦的,將活動主辦方、時間、內容、範圍、組織方式、監督方式等信息在教育部官網公佈。同意舉辦的競賽活動,有效期限原則上為1年,期間一般舉辦1次。

竞赛结果不得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教育部发声了!但是想参加自主招生……

4

《辦法》對舉辦競賽活動提出了哪些具體的組織要求?

《辦法》首先明確了責任主體,強調指出,申請舉辦競賽的部門、單位、社會組織對競賽活動的全過程承擔主體責任。同時,《辦法》明確規範了具體辦賽行為,切實整治一些競賽亂象。

一是在競賽屬性方面,強調競賽應堅持公益性,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主辦方、承辦方不得向學生、學校收取成本費、工本費、活動費、報名費、食宿費和其他各種名目的費用,做到“零收費”,不得以任何方式轉嫁競賽活動成本。

二是在辦賽原則方面,強調組織競賽應堅持自願原則,不得強迫、誘導任何學校、學生或家長參加競賽活動;競賽應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學生平等開放,不得設置任何歧視性條件;舉辦競賽過程中,不得面向參賽者開展培訓,不得推銷或變相推銷資料、書籍、商品等。

三是在結果使用方面,強調競賽產生的結果不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的依據,在競賽產生的文件、證書、獎章顯著位置,要標註教育部批准文號以及“不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等字樣。

5

《辦法》對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提出了哪些具體的監管措施?

過去競賽活動的亂象,與監管機制不健全有很大關係。《辦法》建立、完善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全過程監督管理機制。

一是實行清單管理制度。經研究認定同意舉辦的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將列入清單,每年動態調整一次,在教育部門戶網站公佈並正式印發給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清單之外的面向中小學生的所謂全國性競賽活動均不合規。

二是壓實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責任。《辦法》明確要求,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中小學校、各類教育機構不得組織承辦或組織中小學生參加清單之外的冠以“全國”“國家”“大中華”等字樣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不得為違規競賽提供場地、經費等條件,一經發現,將予以嚴肅處理。

三是廣泛接受社會監督。教育部設立了專門的舉報投訴電話(010-66092315),同時要求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公佈投訴舉報電話,廣泛接受社會監督。教育部將通過調研、巡查等方式,強化對競賽活動的監督檢查,對違規舉辦的,將嚴肅處理,有關處理情況及時通過教育部官方渠道向社會公告。

6

按今年2月份教育部公告要求,競賽活動目前都暫停了,如何確保競賽活動的連續性?

今年是貫徹實施《辦法》的第1年,教育部決定於2018年9月,委託中國教育學會接受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首次申報,10月進行集中論證調研,11月教育部集中進行研究決定,各有關申請單位可登錄中國教育學會官網www.cse.edu.cn,按通知要求進行申報。從2019年起,將按《辦法》規定,每年3月集中接受申報。

7

如何規範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全國性表彰、掛牌、命名、論壇等活動?

近年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全國性表彰、掛牌、命名、論壇等活動也存在一些違規舉辦的問題,影響了基礎教育生態,人民群眾反應強烈。《辦法》明確要求,對這些活動要參照《辦法》進行管理,各地要加大查處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進一步規範管理基礎教育領域的各類活動,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竞赛结果不得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教育部发声了!但是想参加自主招生……

教育部的規定

初衷極好

效果也可以預見

有人也關注起了高中階段的競賽

並對近年來越來越熱的

高校自主招生產生了疑問

“競賽對高校自招還有用嗎?”

選擇適合的比賽

是練兵也是檢驗

先來看一組青島二中2018年高考後統計數據:

外語 MT有30多名同學分別在全國英語能力競賽 、全國創新英語大賽、全國英語演講大賽 、省模擬政協比賽活動、全國健身操舞大賽等斬獲最高獎項 。在模聯、模經等經典賽事中獲得多項最佳代表。

理工 MT有49名同學分別在全國中學生信息聯賽 、2017FIRST科技挑戰賽 、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Botball世界錦標賽等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等獎項 ,學校機器人隊獲得科技挑戰賽西安站冠軍聯盟。

數學MT有41名同學分別在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高中數學聯賽 、登峰杯全國中學生科技創新大賽、全國電腦製作大賽 、全國青少年航海模型錦標賽 、中美硅谷編程大賽等比賽中獲得金牌、一等獎等獎項 ,趙芸霆獲美國數學大聯盟杯賽決賽金牌。

人文MT有30名同學分別在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全國中學生領導力展示會、全國創新英語大賽、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 、《國學小名士》等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等獎項。在山東省模擬政協活動中青島二中獲得了“最佳展示獎”、“最佳提案獎”的第一名,更是斬獲了組委會特設的“傑出團隊獎”第一名,並代表山東省參加了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大賽。

自然科學 MT有20名同學分別在數學、物理 、化學、生物、信息競賽等比賽中中獲一、二、三等獎 ,其中有3人獲2017年澳大利亞國家化學競賽一、二等獎。

經濟MT有15名同學分別在山東省商業挑戰賽、全國高中生商業挑戰賽等比賽中獲得各類獎項,並榮獲山東省商業挑戰賽第一名。

這些成績的取得 ,除了踐行了青島二中“造就終身發展之生命主體”的育人目標,為學生的素質發展提供檢驗平臺之外,也為二中學子走自主招生的道路保駕護航。

為促進創新人才素質培養,青島二中共建十四個校外創新實踐基地,學生共參與開展500餘項創新實踐課題研究、3000餘人次參與課題開題,課題研究和課題結題全過程,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發表。

學校籌集資源,支持學生參與奧賽 、Botball機器人世界錦標賽 、FTC(FIRST Tech Challenge)機器人科技挑戰賽 、航空航天模型比賽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未來工程師、IYPT、登峰杯等有更廣泛影響的國內外比賽。

收穫的獎項更是不斷:機器人全國聯隊賽冠軍、航模比賽冠軍、水科技比賽全國特等獎 、中學生物理創新賽全國特等獎 、全國中學生領導力展示會特等獎 、北大模聯團體獎 、青少年職業模擬挑戰賽全國總決賽團體總冠軍、模經社全國社團聯盟十佳社團、2017登峰杯二中全部項目都晉級決賽,36人進入清華夏令營決賽……

一人可以報名

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

眼下又有不少高中生在一邊學習一邊奔波於各地參加競賽了,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專長,另一方面也是為將來參加自主招生做準備。

記者瞭解到,各大學(2018年全國共有90所985、211名校面向全國自招)在高考後獨立組織考試 ,給予在考試中表現優秀的學生降分錄取等優惠。最多能降至一本線錄取(即分數達到當地高考一本線即可被該大學錄取)。

拿到自主招生降分錄取的資格 ,等於給學生高考加了一份“保險”:當學生的高考分數沒有達到裸分錄取的分數線時 ,可以使用自主招生的優惠政策,從而進入心儀的大學。

縱觀2018年各高校自主招生條件,雖然都需要各種獎項,但是也有少部分高校招收單科成績或者是綜合優秀類的考生。其中不乏哈工大、西安交大、華科大、華南理工等知名高校。

自主招生和高考一樣,是面向全社會非常公開透明的事情,大學公開發布信息 ,學生自願報名參加,全程公開招生。在投遞材料、獲得初審資格 、參加考試等環節中,一個學生都可以同時獲得多個大學的自招機會。

根據近幾年自招情況看來,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尤其是高三各次期中、期末及一模考試的成績)足夠優秀,獲得過省級以上競賽獎項,就有極大可能通過初審。

竞赛结果不得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教育部发声了!但是想参加自主招生……

“五大學科競賽”指什麼?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五科競賽,得到大部分大學承認。每年選拔出最優秀的部分學生以國家名義集訓,並全部直接保送。因此,這五科競賽非常受中學重視,被稱為“五大學科競賽”。

建議廣大考生與家長在高一、高二及高三上學期及時關注並適時參加正規的全國性競賽活動,但不要過於沉迷於競賽活動,在能力範圍內適當參與即可。 如果在全國性學科特長競賽活動中獲得省級以上獎項 ,都將為自主招生拿下重要籌碼,因為獲得了以上獎項足以證明你具備名牌高校所希望的“學科特長、創新潛質”。

除了學科競賽這個必備條件之外,科技創新、專利發明、論文專著等關鍵詞也頻頻出現在自主招生報名條件中。90所高校中有大約七成高校提及“專利”、“發明創造”、“科技創新”等字眼。

建議可以報名參加一些科技類競賽 、機器人類競賽或者申請專利,並爭取獲得全國性獎項 ,擁有了這些獎項或專利也可以證明自己具備某一方面的專業潛質,高校也非常歡迎。

文科生可以通過參加英語、作文比賽獲得自招資格 ,大部分高校認可的作文比賽有:全國中小學生作文創新大賽 、“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 、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 、全國創新英語作文大賽 、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等等。除此之外,部分高校還會認可辯論賽的獎項 。

自主招生考什麼內容?

各高校不同,大多數要考數學或文理綜合。不同的高校還會根據自己的專業性質有部分專業性測試 ,具體查看高校自主招生簡章。各學校的自主招生面試也不一樣。面試主要考察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能力 。

準備自招面試 ,可以由父母陪孩子在家多練習“計時對一個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的連續說話能力 。平時多關注時事新聞,從2018年高校自主招生面試試題來看,各大院校非常傾向於從社會熱點上來提問,以此來考察考生的思維能力。

對於現在的高三生來說,如果想要參加自主招生,需要重點複習高考知識,如需參加相關競賽 ,重點複習競賽類知識。考生需要注意每次大考,例如,期中、期末、一模 、二模考試 。

高校自主招生不僅僅會查看考生的相關獎項 ,對於考生的平時成績也會參考。特別是高三階段的成績尤為重要。現在的高二生可以參加作文比賽 ,還可以提前參加各類競賽訓練。特別提醒各位新高一的學生,新高考背景下只會更加重視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的報名材料準備工作應該在高一、高二準備 ,最晚也應該在高三上學期準備,如果拖到高三下學期準備,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高考計劃。

建議高一和高二的學生應在提高學習成績之餘,參加一些學科特長競賽 、在專業研究或者發明創造方面為自己多爭取一個機會,拿一張“入場券”。

過來人提醒,很多同學都是到高三了才想到參加自招,往往把自己和家長都搞得非常忙亂,其實自招要經過初審、複試 、報志願等,提前準備資料都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流程,所以有自招意向的應該在高二時就提前準備 ,這樣到高三才能遊刃有餘。

城市信報記者 郝春梅

竞赛结果不得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教育部发声了!但是想参加自主招生……

大家都愛看

竞赛结果不得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教育部发声了!但是想参加自主招生……

你點一個贊

信報君工資漲5毛

竞赛结果不得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教育部发声了!但是想参加自主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