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及讀書

热点及读书

對於熱點我一直主張旁觀的態度,旁觀人們為什麼要圍觀?(當然我是相信圍觀的可以改變中國的),以及圍觀者的不同反應,這有時候比事件本身更有意思。我自己不圍觀的原因倒不是清醒,而是我們所處的後真相時代,搞清真相的成本太高,時間精力不夠。另一方面,熱點容易成為情緒、情感和自我形象塑造的消費對象,熱點一過,沒人關心結果,還記得紅黃藍嗎?

今日簡史書摘:

如果政府腐敗,未能改善人民生活,最終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公民看清真相。政府控制媒體之後,阻礙了公民看清真相。執政的寡頭特權階級一旦壟斷媒體,便能不斷將自身的失敗歸咎於他人,並將公民的注意力引導到外部的威脅。生活在這種寡頭體制下,總會看到一些重大的危機,讓人覺得醫療保健和汙染相形之下只是無聊的小事。國家都面臨外來入侵或惡意顛覆了,誰還有時間擔心病人太多、河流遭到汙染?只要製造出永無止境的危機,腐敗的寡頭政治就能享受永無止境的統治。

人類歷史上,學者總會碰上這個問題:自己究竟是為當權者服務,還是為真相服務?學者的目標,究竟是要讓所有人相信同一套故事而團結起來,還是讓所有人知道真相,就算因此成為一盤散沙也在所不惜?到目前為止,那些既有學術派頭,手中又握有重要權力的人(如基督教的神職人員),都是先注重團結,後講究真相。也正是因此,才讓他們權威赫赫。

另外推薦王家範的《中國歷史通論》,難得的非常有洞見的歷史書。

热点及读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