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書法中的「勢」?

千千千里馬


淺析書勢|梁宇航

書法中,什麼是“勢”呢?如何發現並且學習呢?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如先看看什麼叫“勢”,總結一下的話無外乎以下幾點。

疾徐

動靜

聚散

抑揚

進退

升沉

這幾個詞語都與“勢”有關,其實理解起來也很容易,比如“疾徐”就是一快一慢,如蝸牛爬行,懸鷹俯衝。其實這些詞語,都代表了一些自然景象,都是我們生活中日常看見的。

“勢”與物象

想理解書勢,首先要理解生活,文下形容詞,多源於生活,至於能懂多少,因人而異了。

在中國古代書論中,最早有筆勢概念的應該是李斯,就是小篆之祖。

李斯在談到用筆時說:

夫用筆法,先急回,後疾下,如鷹望鵬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腳,若游魚得水;舞筆,如景山興雲。或卷或舒,乍輕乍重。善深思之,理當自見矣

眾所周知李斯善篆書,所謂入筆藏鋒,為“急回”,然後行筆為“疾下”。

所注意的要點就是“鷹望”“鵬逝”

何為“鷹望”?

意思就是老鷹在天空盤旋,望著地面的獵物,那種準備下衝時的準備動作。

可以通俗的理解為:瞄準。

下一步呢?就是“嗖”的一下往地面扎。

這“嗖”的一下就是勢。

因為你看到老鷹盤旋長空,觀望獵物,那一定會俯衝。

這種留給我們的想象,就是“勢”。

比如貓捉老鼠,貓低腰,伸脖子注視盯著耗子的時候。

如果這是一張照片,是一個定格的畫面,那這個畫面給我們的感覺就是貓要“嗖”的一下竄出去。

這就是“勢”,雖是“靜態”,但是他傳達出來的是一種“動態”的感覺,此為“動靜”之勢。

書法就是一個定格的點畫組成的,如何把這種“勢”表達出來,就是書法最難的地方。

再如“鵬逝”,這就可以理解為,大鵬遠飛,這句話自然也有“勢”。

通俗解釋一下,你站在飛機屁股後邊,看著飛機屁股,感覺好大,但是當他加速直行起飛,就會逐漸變遠,變小。從一開始的“好大”逐漸變為“蚊子”大小。

這個感覺就是“中鋒”“快行筆”。

草書中“點畫之勢”

其點畫大概如這種

看懷素自敘帖就不難發現這兩點“勢”。

首先在“萬”字的草書中,可以看到由五部分組成,四個斷筆,一個連筆。

斷筆之間有長又短,方向各不一樣,但是都有呼應感,為何呢?

這就是筆勢,點畫之間的“顧盼”就是如“鷹望”一般,上個點畫望著下個點畫,如鷹望著兔子,雖然中間有距離,但是總有兔子入鷹腹的感覺,總覺得是一體的。

雖然各自方向不同,各幹各的,但是中間總有一種關聯。

雖然筆斷開,但是“勢”在,如鷹和兔子之間隔著長空,雖然沒連著,但就是感覺是一體的。

這就是勢。

點畫寫的活,有顧盼,雖然裡的散,但是也是一體的,這就是草書之妙。

草書,並非筆筆都連才叫“草”,筆斷意連是更高的一種表現方式,因為他比連要多了一層內容“斷”。

連時為一體,斷時若也想成一體,那就需要“勢”來給人以“聯想”。

再比如最後那個藍色的連筆,筆畫轉著圈的走,墨色由濃轉淡,筆畫逐漸由粗變細,此如“鵬逝”。

很多人學習古代書論,都不知道說的是啥,以為古人書論無用。

現在可知,是古書論真無用,還是看不懂?

通書論,則可以書論推及書法,懂書法,自然又可從用筆中見書論。

若二者皆不懂,如何能看懂?

古代名帖之所以成名,書論之所以流傳,肯定是到了一定高度,值得後人追摹學習,皆有暗合之處。

古人學書,都要從基礎學起,到一定高度之後必須漸近自然,這是中國傳統哲學“天人合一”的追求,哲學是使人明智的,在一樣的文化下,即使不同的行業,也都有同樣的追求。

再看這一行,為一筆書,但是藍色圈裡有斷筆,但墨色相合,此為“筆斷意連”。

懷素稱:吾觀夏雲多奇峰,輒常效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如壁坼之路,一一自然。

懷素說自己的字如驚蛇入草,就看上圖紅線這一樣,不斷“拐彎”的地方,是不是跟蛇受驚了一樣亂“拐彎”尋求隱蔽一樣?

看這種速度,看這種圓轉,說“驚蛇入草”解釋簡直太合適。

筆勢和筆意在一定層面是相通的,有意才能生勢。這句話需要時間去理解,初學是分不清的,可以慢慢體會。

要先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才能表達出來。驚蛇入草是一種意,也是一種勢。


當然,上圖所講這種勢,只算一小點,算是輔助理解,書勢中還有筆勢有字勢,剛說的只算一小部分筆勢。

其實古人的比喻都源自生活,如理解生活之人,看書論與書法是很容易就看懂的,兩千年前的書論“鷹望鵬逝”現在還適用。

如折釵股,屋漏痕,也都是一種“意”“勢”

想要表現的時候是“意”,表現完成之後是“勢”。

如果看整體的話,通篇得XX之筆意,如看部分,又可說得XX之筆勢。

其實草書,何為好,何為壞,理解起來並不難,多看書論多思考就行。如果思考不出來,請反省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感悟是不是有什麼不足。

如果有感悟還觀察不出來,那肯定是你太懶,手還沒到那個水平。

如按中國書論和書法的理解和思考來看,自學的話,有三四年就可以嘗試接觸古書論,這時候的水平如不足以支撐自己看書論,需要反省自己的學習狀態。

如有老師教學的話,大概兩年就可以略懂。

真如有學了十年八年不懂這些的,大有人在,其中少數人不以為意,只做愛好,大多數人都是太懶,寫的少,看的少,思考的也少。

其實古人寫字看書論,大概都是弱冠左右,甚至十四五歲就對自己學書的道路有了規劃,可見書論並不難。

只是現在的科技太發達,很少有人會留心生活。


剛才所說,如鷹望鵬逝,驚蛇入草,飛鳥出林,折釵股,屋漏痕,其實都是“自然”之象。

如折釵股,簡單理解為把鋼筋掰彎,這種“曲”中,就有“直”的勢,因為這種蘊含一種力量。


如看“勢”這個字,簡單理解為“執力”,有力為勢。這種感覺很神奇,折釵股就是一種“繃直”的力。

則屋漏痕,是下墜的“重力”,飛鳥出林,是一種弩發之力,再比如驚蛇入草,轉圈,拐彎,有一種牽引之力。

但是這幾種力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中鋒”,雨點下墜,是勻的,因為重力勻。飛鳥出林,鳥就是“中鋒”軌跡才是“線”,蛇也是有脊柱的,爬過的痕跡大概一樣粗。

如果有爬行軌跡不勻的蛇,也應該在非洲沙漠,屁股燙的跳著走,非本土貨。


當然,這些解釋都很通俗,但是理解起來,真的因人而異了。

有些人一輩子寫不了草書,並不是因為水平不夠,而是因為理解不了草書的妙處。

看古人書家,沒有一個是極其高雅出塵而且不沾塵事的主兒,即使如蘇軾董其昌這樣的大官,也都懂生活。

再比如古代皇帝,為何書法好的少?草書好的尤其少?因為很多民間的景象他看不到。

可有一個宋徽宗是千古之中草書最好的,還是個“玩物”的主兒。

永字八法中的“筆勢”

這次可以直視永字八法了,有人說永字八法是筆法,我向來是不同意的,因為這裡邊對筆畫的解釋,大多有“動態”的意味。

這就意味著這不簡簡單單是一個筆畫該怎麼寫,而是強帶每一筆的“質感”應該是什麼樣的。

再比如比較出名的衛夫人《筆陣圖》

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

點如高山墜石,磕磕然如其蹦也。

撇如路斷犀象,折如百鈞弩發。

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

其實這些就蘊含著點畫的“象”,也有蘊含著“勢”。

如高山墜石是“勢”,百鈞弩發也是一種勢,崩浪奔雷也是一種。

其中都有“力”的存在。

這種是“靜中有動”,還未下墜,但是感覺很危險,隨時都會下墜。

這就是“點”雖靜,但是有動態。

也可以理解為,山上掉下來的石頭,那種快,形狀各式各樣,然後啪嘰一下掉地上了。

意為毛筆啪嘰一下點在了紙上。

跟李斯說的其實一樣,“快”“準”之勢。


到了蔡邕《九勢》中則說:凡落筆結宇,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

與李斯“鷹望”一般。

蔡邕還說: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

所謂自然之像,能生陰陽(昨天說過,陰陽為天地矛盾對比之總喻,此處指的就是疾徐,動靜等開篇所講的哪幾種勢態矛盾對比)


其實說筆勢的解釋,前人說的夠多,也夠準,根本都不用看到王羲之的書論,連其老師衛夫人的書論也都可以不看,就能理解。

即便到唐宋明清等一堆書法理論大家,解釋筆勢時,也不過如此。只不過比喻不同,但是基本原理都一樣,換湯不換藥。

但是後世理論之重要處就在於“時代感”,他們的解釋符合當時的“理解”,所以能讓更多人學習。

而且大體思路雖然一樣,但是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理解,所以後世書論對筆勢的結論,依然可以借鑑。

至於到今人的解釋來說,勢就是“書法線條中蘊含著一種內在的力,而且我們能從中看到一種勢,這勢有一種不可逆轉的方向”

這句話算是一句正確的廢話,解釋的很對,不過對於古代書論來說,就是“廢話”。

但是,這更容易今人理解。

所以,換湯不換藥,還是很必要的。

他們的服務對象不是整個書法史,而是本時代的人。


以上是筆勢的解釋,是一些入門輔助理解的,沒有說的太深入。但是也不要覺得理解完這些形容詞,就算懂筆勢了。

“勢”會給人產生一種聯想,這個非常容易做到。

書法之所以難,難到每個時代都會有一些書法家說,這個時代“會寫字”的不過數人。

說真的,到了一定水平說這種話,就不是危言聳聽了。

上邊這中“勢”是非常簡單的,再往下深入一次是“筆勢的變換”,就是我常說王羲之的字常有有違習慣的地方。

此處就舉一個例子吧。

“筆勢”的順逆應用

就看這個“窺”字吧。

既然有“勢”,就會有“順勢”“逆勢”。

首先從最簡單的開始說,《書譜》中的這個“窺”字,就看其中“見”的變化,只有三筆,容易解釋些。

①,這三筆,前兩筆一個方向,第三筆平出,這是最常見的“見”的寫法,大多數人都會這麼寫。

②,第一筆順勢,第二筆突然反扣過來,成了逆勢,意味著寫的時候要加動作,第三筆上挑,比較隨意。

③,兩個順勢,一個向下,這個也很容易,難易程度和①一樣。

④,順,逆,下。難在第二筆的逆,是一個轉點。但是最難在第三筆向下,向下就意味著勢要下去了,和下一個字要產生呼應,下個字如果接不上,就斷“氣”了。 第三筆如是“平出”還是容易一些,畢竟不影響下個字,可重新開始佈局。

⑤,看鋒的走向,有四個方向,這是米芾寫法,所謂八面出鋒,難處就在不斷變“勢態”。

勢分順逆,組合變化就非常難。

當然,變化也是熟練就可以掌握的,還有一點難處,在中間那個綠色圈裡。

“見”三筆,前兩筆順勢,但是第二筆撇下的時候回鋒了,而且第二筆的弧度是由順轉逆的,到最後收鋒上挑,戛然而止,所謂“勢盡而意無窮”說的就是這個。

如果當真以為書譜誰都可以學好,那孫過庭就不是最得右軍真傳的了。

很多人寫書譜都只看形,這不過是如初學走路一般,至於學馬拉松,跑酷,真是有很多的距離。

當然,書譜中並非字字如此精妙,但是精妙之處很多,足見功夫。

如果臨不出這種變化,也可見臨者功夫。

世人都說八面出鋒,其實學技法很容易。在書法中,技法向來是最容易的,最難得就是如何用。

書法技法,這些“勢”的組合變化應用,以“貫氣而自然”最難。

這不是一種努力就可以到達的高度,但是不努力練到達的機會都沒有。

“字勢”

先有筆勢,還有字勢,字勢只舉一個例子。因為字勢最簡單,最容易。

比如這個字,雖然有“歪”曲之勢,但是正的。

這就是字勢,主要說的就是重心。字歪,筆畫不正,但是整體重心穩。

這個就不多說,幾乎有幾年書法基礎的都懂。

“書勢”

還有一個就是“書勢”說的是章法。

這個也比較好理解,一筆書,筆畫連綿,雖有斷處但是“意連”,常有一瀉千里之勢。

墨色由濃到淡再到枯,用筆從重到輕。

這個非常好理解。

對於章法的技巧來說,今天的國展照片解釋一切,非常全面。

總結

其實單單就“勢”的概念,是沒法深入的,因為隨便一說,一總結,都會有幾萬字。

《周易》中說“立象以盡意”

寫字一樣,勢不盡,則意無窮,給人的想象空間是非常大的,也說說明了勢和意也是相輔相成的概念。

但是總結來說,“書勢”可以理解為用書法(線條)描摹自然萬物形象之美,甚至說是以筆墨為工具來表達書者“心中的主觀意象”。


“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辭之所宣”

這句話大概是解釋了這種“勢”的感覺,因為開頭就已經說了,解釋容易,能得多少就因人而異了。

其實只需要很淺的書法基礎就能理解“勢”,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如果都理解了,便都不外行了。

書法接地氣之處並不在誰都可以學,沒門檻。而在於他就擺在那裡,誰都可以接觸可以理解,但是因人觀念不同,可以引發出不一樣的效果。


不知不覺寫了三個小時,實在不想再多寫了,與我預計的還差了大概百分之八十。

想的多,但是寫起來真麻煩。

所以言盡之處,大家權當“勢盡”之處吧,至於“意”盡不盡,因人而異了。此處省略幾萬字,希望大家能用心體會。


書法是“非言辭所宣”的藝術,我能做的向來不多,只是把心中想的寫出來一點。

至於別人能看懂與否,是決定不了的。

因為我懂這些雖不深奧,但是也看了多人書論,自己總結而來。


點個贊吧,加個關注,支持一下這三個小時的成果,畢竟要暑伏了,活著都困難,更別談思考寫文了。


梁宇航


您這個問題其實挺難解答的,因為勢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表示一種運動的趨勢。就好像一塊石頭,你把它放在地面上就沒有勢,可是如果你把它放在高處,比如一個懸崖邊上,那它就有了一個向下墜的勢。

書法中的勢,大致可以把它分為筆勢和體勢。所謂筆勢,表示的就是筆畫運動的一種趨勢,我們寫字的時候有筆順,在連續書寫的過程中,筆畫之間就有了顧盼和牽連,這個相對比較好理解。

而字勢,相對比較抽象,我們把每個字想象成一個完整的個體,這個體它是有生命的,它的整體會呈現一種趨勢,或向左傾斜,或向右傾斜,古人寫字很少會出現像美術字那樣四平八穩的狀態,這樣的字是缺少生命力的。如圖中“敏”,取自北魏墓誌,左右結構,左底右高,整體往右傾斜,但由於左部的分量重,最終又能歸於平衡,就像兩個小孩在玩蹺蹺板,兩端相爭,呈現一種動態的平衡狀態。

一點個人的淺見,希望對您有幫助!



砥齋


勢這個字不好說,各人理解不同,下面我來用簡單話說說我對勢的理解。

現在說到勢很多人拿行書,草書來說明,我感覺各種書體都有勢。

一句話:

單個筆畫產生的勢,筆畫搭配產生的勢,筆畫書寫速度產生的勢,通篇氣韻的連貫度產生的勢。

見下圖。

春和風的丿和彎鉤的筆畫。




景字的兩點。



行草書的圖片,我就不拍了。


靜如磐石,動如游龍。靜動相生,其妙自顯!

哈,能力有限,個人愚見。多扶正。


墨海書童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勢是事物的整體上的形勢,走勢,是一股主導性的力量,所謂筆勢,就是點畫在運動中所形成的相互之間的關係。筆勢與筆意有聯繫也有區別,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顏真卿在述張長史筆法中一開頭談到了縱橫聚散的筆勢問題。

行書、草書中的筆勢教容易理解,楷書創作中如何營造“筆勢”,我們來學習借鑑顏真卿的技巧。


點畫本身具有筆勢,如衛夫人《筆陣圖》中所言:“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點” 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這都是勢!除了點畫本身的“勢”之外,點畫之間和字與字之間,都存在“勢”。

書法創作中如何營造“筆勢”呢?‍

可以說書法創作中營造筆勢關係,有助於使作品產生和諧統一、筆脈貫通、生動活潑的氣息。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說:“必先識勢,乃可加工。”

草書與行書的筆勢比較好強烈,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多用縈帶牽連。而其他字體內在的筆勢,就比較難以理解了。下面就以最難理解筆勢的楷書為例來具體說明:

一、‍點畫間的呼應生勢

範字中,如“沙”字、“淨”字中的三點水,因為第一點收筆後奔向第二點,再奔向第三點,所以前兩點都下俯,收筆後的出鋒也都向下。但是第三點寫完之後的奔赴方向是右上方的一點,所以有上仰之勢,其出鋒也帶筆向上。

“沙”字中“少”字旁邊的兩點,左點取仰勢出鋒轉右點,而右點取平行出鋒之勢,啟撇畫起筆之處。“淨”字右部“爭”字上的短撇和點共四畫之間的承啟關係十分清晰。

二、‍單字中的連貫造勢

範字中,“心”、“正”、“以”三字,全字的點畫全部有十分明顯的啟承呼應關係,使整字看起來筆畫連貫、氣脈通暢、筆勢十足。再看“求”字,承啟呼應的整體關係也很明顯,它是“縱橫聚散”四種中典型的“聚”勢。

三、順勢變畫增強筆勢

在篆書和隸書中“冠”的“拖寶蓋”頭和“宇”的“寶蓋頭”之橫鉤以及豎畫末尾的挑鉤都是沒有的。這種鉤畫是到了楷書中才有的,那是因為要承接下一筆畫才增加出來的順勢特徵。

以上是顏真卿《多寶塔碑》楷書當中的筆勢分析。當然,在行書、草書的創作當中,筆勢問題就更加明顯了,可以參考以上所述。歡迎書友共同探討。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麓風軒


"勢″,是個抽象概念,只好意會不好言傳。如果不把特定物象展示眼前,便無可感受體會。在書法繪畫等藝術品中,體現的是一種特定"美感″。有力度感,有速度感,有排布感,有錯綜複雜感,有奇特神妙感,關鍵是作者通過創造性的勞動,設置了一個靜態模式的動勢妙覺效果。使觀者感奮,情緒激盪不已。是一種"煽情"力。

最能表露此效果的當屬草書,大草,狂草。其他書體作品也不是無勢可造,只是相對隱含,勢速節律平緩罷了。成熟成功的作品都是活力激盪的。

藝術效果是作者和觀賞者共同完成的。古人感嘆"知音其難哉″,就是對高品味"觀賞者″的迫切尋求呼喚。好作品期待的是善賞者,當作者的創意與觀者的心神形成合拍的旋律時,則無疑才是真正的妙音絕響,才會是傳之久遠的成功。

天下第一行書,第二丶第三行書,懷素《自敘帖》等大批量的傳世經典名作,無不是成功了其神奇的造勢效果,才被賦予了流芳百世之神品的令名。

成就一幅佳作,無不是"妙手偶得″的僥倖。決不是預謀設計,工廠機械化生產所能奏效的。一幅作品的完美成功因素,是終生的修養積澱。成就了"妙手″方能"偶得",可見妙品不易得,"勢″也不可刻意隨意而妄"造″。

萬事俱備欠東風,只欠東風來造勢,觀其風,順其勢,隨機應變,臨陣發揮的是"潛意識″。沒有平時的豐厚儲蓄,哪來臨時的靈機一動?預謀策劃,守株待兔,便失"靈動″之感應。師心計度,舉棋不定,難控全局之"大勢″?

技熟於手,文透於心,情動於衷,方有筆下神韻。技進於道,遊刃有餘,氣定神閒,才能隨機佈局,臨陣造勢。

懷素曰: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人人慾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


真空妙有無量壽


勢在古代的書論中最早出現,估計當時的書家已經注意到了線條的運動,因此理解“勢”就是線條運動的路徑軌跡和方向,比方說,炒股票就k線圖,人們都理解為走勢圖,注意,這個“勢”與書法的勢類似。這樣就比較通俗的理解。


書法界尺畫格子利器


取勢最好向魏晉、北魏人學習。魏晉書法一字一勢,善於用主筆表達“勢”,找到了魏晉書法的主筆,就看到了“勢”。魏晉時代的書法,主筆是不固定的,隨意生髮,因此千變萬化,不像唐法千篇一律,沒有明顯的“勢”,取勢到位,才能長短俯仰,寓變化於整齊,藏奇崛於方正,實現工整,變化,自然的統一,又符合自然萬象之理。這是魏晉高於唐人的地方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