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米市場展望

紀承名 韓一軍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


大米

FAO預計2018年世界稻米產量將增長1.4%,達到創紀錄的5.114億噸。預計擴張將由地區驅動並集中在亞洲,亞洲更良好的氣候條件和較高的利潤將推動本地區的大米生產達到高點。預計非洲和美國的產量也將恢復,而氣候條件惡化和下降的生產商利潤率可能會抑制世界其他地區的產量。預計大米的國際貿易量僅比2017年的記錄略微下降(0.8%)至4780萬噸。特別是,由於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家努力提高儲備並遏制當地價格上漲,亞洲進口需求在2018年看來仍將保持強勁勢頭。在出口方面,印度,泰國和美國的2018年出貨量可能下降,而巴西,巴基斯坦和越南可能出口更多。

FAO認為,隨著糧食使用量的增加,預計2018/19年世界稻米利用量將增加1.0%,達到5.095億噸。這一水平將低於2018年的產量預測,2018/19年全球大米結轉量可能增加1.5%至1.737億噸。儘管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美國的儲量也在增加,但中國將再次為這一股票的增長作出貢獻。亞洲對秈米的強勁需求,加上粳稻和香料供應緊張,推動了秈稻的需求增長。

FAO指出,2016年底開始的國際稻米價格上漲趨勢。因此,糧農組織所有稻米價格指數在2018年6月達到232點,為2014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比2017年底的價值高出6%。

全球大米市場展望

FAO(201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