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都在用的10 个黄金教育法则

优秀教师都在用的10 个黄金教育法则

如何和学生相处,如何在学生面前建立威信并让他们朝好的方向发展,相信这些是老师们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毕竟,传道授业解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了解一些基本的规律和方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老师到底应该怎么教?

学生们究竟想要什么?

优秀教师都在用的10 个黄金教育法则

今天,为老师们推荐 10 个黄金教育法则,助广大老师一臂之力!

一、鱼缸法则

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

优秀教师都在用的10 个黄金教育法则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奇速君说

鱼需要自由的成长空间,人更是如此。

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少浪费时间,常常会运用自身经验帮学生做出选择。

这样一来,虽然短时间内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自我思考、自我探索的能力。

二、罗森塔尔效应

对孩子进行积极期望

优秀教师都在用的10 个黄金教育法则

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一个积极的期望带来积极的结果的效应。在皮格马利翁神话里,远古时候,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目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两组随意组合的学生分别给予积极和消极的评价,后来,学生们果然按照他所预料的方向发展了。

奇速君说

积极的期望,其实就是一种外界的支持。在学生的求学生涯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这个时候,老师应该适当地鼓励学生,给与他们期待与支持。

说不定您的哪句话,就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三、强化定律

培养好习惯

优秀教师都在用的10 个黄金教育法则

有一个鲸鱼实验。科学家在水里放一堵玻璃墙,鲸鱼和食物各放在一边。一开始,鲸鱼猛烈撞击玻璃,后来它终于发现自己无法通过玻璃,所以一段时间后,它不再撞击了。一段时间后,科学家把玻璃墙拆了,然而,鲸鱼还是像有玻璃墙时一样,只在自己那边活动。

奇速君说

人的行为正如这个故事一样,在一段时间或一些重复的经历后,就被固定起来,就形成了习惯。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个习惯。当然,如果要改变一个习惯,也跟这个习惯形成的时间有很大关联,改变会更难,要花费更多时间。

因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早起背单词、定时复习等。

毕竟,好习惯会让人受用终生。

四、狼性法则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优秀教师都在用的10 个黄金教育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将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秘、新奇永远令狼惊异。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地生存下来。

奇速君说

怎么样培养好奇心呢?假设一个公园,没有假山或房子屏障,没有曲折的道路,我们从外面就能一览无遗,那你就不会对它有多少兴趣。相反,正是有了这些,我们才原意进去了解了解。这就是好奇心。在教育界,有一个抽签教学法。学生对原有的学习内容容易厌倦。因而学习就变得消极。

在学习时,学生往往会因为学习内容过于枯燥产生厌倦情绪,此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类似于抽签、课前展示等含有游戏成分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五、梦想法则

孩子的成长需要梦想

优秀教师都在用的10 个黄金教育法则

比尔老师布置了有关未来理想的作文。罗伯特同学满怀希望,描绘了一副万马奔驰在200亩牧场中的情景却被老师评价“太不切合实际”。虽然罗伯特被要求重写作业,但他仍然坚持梦想,而这份作业成了激励他的动力。多年以后,他果真拥有了200亩的牧场。

奇速君说

有这样一个实验,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问到大学生,他们哈哈大笑,拒绝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问到中学生,有人回答是“零”,有人回答“英文字母O”。最后问到一年级小学生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是月亮、是乒乓球、是烧饼、是老师唱歌时的嘴、是老师发怒时的眼睛……

这个实验的题目被命名为“人的想像力是怎么样丧失的”,非常贴切。

我们的教育常常致力于让学生达出“标准答案”,但人生道路上,还有许多“正确答案”。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只告诉学生应该把知识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至于过程,鼓励让学生去想。

六、南风效应

修正主义

优秀教师都在用的10 个黄金教育法则

南风与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它们约定,看谁能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北风冷冷地、张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紧;南风出马了,它徐徐地吹,温暖地吹,直到风和日丽,行人都脱掉大衣。南风胜利了。

那么,南风为什么胜利了呢?因为它让人们自觉完成行为。这种启发人们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达到目的的做法,被称作“南风效应”。

奇速君说

心理学家说,一个错误一旦发生,就算再发火,它也发生了,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避免重复犯这个错误,并要收拾这个错误带来的残局。

学生犯错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再三批评也无济于事。多点耐心,加点宽容,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让他们能在以后做得更好,才是老师应该做的。

七、自然惩罚法则

让孩子自己承担过错

优秀教师都在用的10 个黄金教育法则

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中提到,当孩子在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犯了错误时,父母不应给予过多的批评,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奇速君说

老师要教导学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由别人来承担自己的过失。

除此之外,多给学生一些尝试的机会,自己感受经历过的东西,往往比他人灌输的深刻。

八、尊重法则

心灵的成长需要尊重

优秀教师都在用的10 个黄金教育法则

自尊是人生要学的第一个原则。在一位老师的课堂里,老师拿出一本著名漫画家的书,告诉孩子们这本书里的故事,也叫孩子们自己讲一个故事,并让他们画出来。

虽然孩子们的故事很不成故事,画的也不成样,老师还是很认真的记下来,并将记下的故事跟画装在一起。他告诉大家,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现在你们小,以后长大了,就能写出好的书来,也会成为伟大的人物。

要让孩子真正长大成人,就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站着”,而不是“趴着”去仰视那些大人物。这种对等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有一个自信和健全的人格。

奇速君说

自尊心是不甘落后,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的一种情感体验。

尊重学生,把他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尊重他的隐私、尊重他的选择、尊重他的朋友,常跟他交流,多加尊重、合理引导,他就会得到更好的成长。

九、延迟满足主义

从小培养孩子的耐心

优秀教师都在用的10 个黄金教育法则

有一个“三分钟游戏”。孩子不喜欢读书,只喜欢玩游戏、看电视。爸爸找来一个仿古的沙漏,而孩子喜欢玩这个沙漏。

爸爸跟他约定:这个漏斗的沙子漏完正好是三分钟,咱们一起看故事书,三分钟一到,你就去玩吧。

开始几次,孩子根本没看书,而是盯着沙漏看,等沙子漏完就去玩了;但爸爸并不气馁,多次之后,孩子慢慢把视线转到书上来。再多次,孩子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要求延长时间,但爸爸坚持只看三分钟。

很多次后,孩子就主动去看书去了。

奇速君说

人有无耐心,表现出两个方向。一个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另一个是,能够等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到来。这中间的区别在于:一个不等,一个可以等。这个等,就是耐心。

克制是可以培养的,学生的自制力往往比较差,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耐心。

十、感觉剥夺

让孩子自己去品尝生活的滋味

优秀教师都在用的10 个黄金教育法则

吉米爱狗爱到痴迷,他听说深海鱼油对狗的发育很有帮助,就买了很多鱼油灌给小狗。但小狗并不配合,把鱼油撒了一地。吉米生气地想打小狗时,却发现小狗反而自己转过身去舔舐地上的鱼油。

奇速君说

通过实践,心理学家发现:感觉是人最基本的心理现像,通过感觉我们才能获得外界的信息,才能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建立在外界环境之上,是智力和情绪等心理因素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老师可以多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环境,学会独立思考。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真正得到锻炼,面对困难也能游刃有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