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烘焙實戰經驗總結

在自家玩烘焙的人群中,有玩了一段時間的老手,但更多是剛開始烘焙的新手。以下提出一些自己烘焙的看法,只是本人一些建議和看法,希望對初學者和玩烘焙有幫助。

說到烘焙,說很難,它的確很難,因為要烘一爐質量很好的咖啡豆不容易,說簡單,也很簡單,因為普通的家庭個人都可以烘一爐讓自己滿意的咖啡豆。

對烘焙廠家來說,如何穩定控制好每一批咖啡的品質是一個很難的事情,但對個人來說,每次只要不烘壞咖啡豆,在合理的口感內,基本上都可以接受,那確實不是很難的事情。而且現在的烘焙器具的種類和烘焙方法越來越多,過程越來越簡單。

其實烘焙過程並不複雜,只要控制好火力和時間,在適當的時候關火、下豆就可以,也並不是說一定要烘到什麼程度才合適,也許不同的咖啡都有一定不同合適的烘焙度,才可以體現出這個咖啡的個性,但這個最佳的“度”並不容易控制,可能需要時間和靠經驗去積累。但只要我們能接近這個“度”,在這個“度”偏差不是很厲害的情況,也是可以體現不同的風味,也許你會發現,原來不同的烘焙“度”,會給你帶不同的味道。

所以烘焙好壞,並沒有絕對,也根據不同人,不同口感而定,只是有個“度”的偏差,而這個“度”是一定把咖啡烘透,而不會把它烘過,就可以算是烘好了,在這個比較廣義的“度”,都有可能給你帶來驚喜……

當然烘焙最難就是對生豆的認識,對生豆的認識和還有應該適合烘焙什麼程度,只是生豆的種類太多,太複雜,不是一兩天可以認識得了,我們就生豆大概分水洗法和乾燥法兩大類,至於要把不同的豆烘到什麼不同程度呢?又提到剛才的“度”,我們可以大概理解,這個“度”是一爆完至二爆前這段時間內,這個是適合任何單品咖啡烘焙“度”,在這個時間內段下豆,都有可能把咖啡豆烘好,我們把這個時間平均分成兩部分,比如一爆完至二爆開始的時間為兩分鐘,那麼一般乾燥法的豆適合在前一分鐘內下豆,而水洗法的豆適合在後一分鐘內下豆。

這個也沒有絕對,只是一個建議,有些人會把豆烘到二爆開始,或者二爆中,甚至二爆尾,其實也沒有問題,只是爆得越深,冷卻要求越高,如果冷卻不到位,那麼這個豆就會給燒焦了,一但燒焦基本上衝的咖啡也只有焦苦味,放兩三天油膩膩的,聞起來都不舒服。

另外一個就是咖啡的脫水和升溫加熱過程很重要,脫水過程我們儘量用小火脫水,脫完水至一爆時,用大、中火迅速升溫,一爆後,又可以把火力調小,因為此時豆本身的溫度已經很高了。最後一點就是冷卻問題了,一定要想辦法讓咖啡豆迅速冷卻,越快越好,這樣才能保證咖啡不會給燒焦和固定一個穩定的口感!

補充養豆:烘好之後,除了必要的冷卻,就是要如何養豆了,一般完全冷卻後,應該讓它跟周邊的空氣隔離起來,因為周邊的空氣有可能比較潮溼或者其它異味的影響,所以用比較大的容器先裝起來,容器有一定的空間餘地,裡面有部份的氧氣,但又不可以完全密封,因為咖啡豆還要釋放很多的二氧化碳。我現在比較簡單的處理方法就是買一些透明塑料密封袋,把烘好的豆完全冷卻後,裝起來,預留一定的氧氣空間,用牙籤插幾個小洞,放在乾燥陰暗地方,第二天,我就用咖啡袋包裝起來。放到隔天一般就可以試了,當然最佳飲用期是三四天的時候,如果你要長時間保存,最好用帶有單氣閥的密封袋,這是最佳的保存方式。


精品咖啡烘焙實戰經驗總結


精品咖啡烘焙實戰經驗總結


精品咖啡烘焙實戰經驗總結


精品咖啡烘焙實戰經驗總結


精品咖啡烘焙實戰經驗總結


精品咖啡烘焙實戰經驗總結


精品咖啡烘焙實戰經驗總結


精品咖啡烘焙實戰經驗總結


精品咖啡烘焙實戰經驗總結


精品咖啡烘焙實戰經驗總結


精品咖啡烘焙實戰經驗總結


精品咖啡烘焙實戰經驗總結


精品咖啡烘焙實戰經驗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