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一份保險而已,在內地買和到香港買,真的有那麼大不同?

近年香港的保險產品越來越受到內地居民的追捧,更多的內地居民開始前往香港購買保險產品。不過,到香港買保險的那些事兒你真的都瞭解了嗎? 不過一份保險而已,在內地買和到香港買,真的有那麼大不同?來看看咱們長江商學院的歐陽輝教授是如何解讀香港保險的。

不過一份保險而已,在內地買和到香港買,真的有那麼大不同?

步入2018年,內地中產家庭及高淨值人群赴港投保的熱潮不斷,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公佈的數據,截至到2017年底,內地赴港投保的金額高達508億。

香 港的長期保險業務產品主要分為保障型和投資型兩大類,如下圖所示

不過一份保險而已,在內地買和到香港買,真的有那麼大不同?

由於香港保險公司眾多,保險行業競爭激烈,香港人壽保險公司的產品幾乎大同小異。而且,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創新和產品推廣都是可圈可點。

這種激烈的行業競爭,從香港的保險行業層面看,無疑是促進了香港保險行業的整體優勢和繁榮;從投保客戶層面看,這極大程度地滿足了不同投保人的需求,讓客戶擁有更多的選擇及更好的保障。

不過一份保險而已,在內地買和到香港買,真的有那麼大不同?

賣的雖都是保險,但與內地保險產品相比,香港保險卻有這些優勢:

不過一份保險而已,在內地買和到香港買,真的有那麼大不同?

1

提供美元產品

香港很多的保險產品有港幣和美元2種計價幣種,有的保險產品甚至設計成只有美元計價。而內地的保險產品只有人民幣一種計價幣種。

隨著美元步入加息週期,人民幣貶值壓力大,香港的美元保險產品吸引力越來越大。

2

較低的保費及較高的保額

保費一般是按人均壽命和死亡率計算的,由於香港的人均壽命(85歲)高於內地的人均壽命(75歲),死亡率也較低,因此,

相同年齡的被保人若買相同保額的同類產品,香港的保費要比內地便宜大概兩三成。

同理,同樣的保費同樣的繳費年期,被保人能購買的香港保險產品的保額也要比內地的產品高出三成左右。

3

較寬泛的保障範圍

香港的保險產品可全球保障,無論投保者是旅遊、出差,還是留學到全世界任何地方,發生疾病或意外等,均可享受所投保的香港保險產品的保障。

而內地目前像醫療保險這類產品,還存在屬地賠償的限制。另外,像重大疾病險這類險種,內地的產品保障的大病一般在40種左右,而香港的產品保障的大病則一般在60種以上,甚至能達到100種左右。而且,香港的保險產品亦不會規定說客戶使用的進口藥不在保障範圍內。

4

較高的免體檢投保額及可投保限額

香港的免體檢投保額要遠遠高於內地,且香港的保險產品可購買的最高限額很高或不設上限。

而內地的險種在兒童可購買的最高額度、被保人生病住院可索賠的最高限額等額度上均不及香港額度之高。

不過一份保險而已,在內地買和到香港買,真的有那麼大不同?

有了優勢,這些需求就更好滿足

香港保險產品有了上述種種優勢,自然它能夠更好地滿足內地客戶的這些需求:

1

分散內地投資風險

香港的保險產品可投資於全球優質項目和金融產品,且可美金計價。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內地客戶:

分散了人民幣風險和單一國家單一項目的投資風險。

2

資產轉移

由於在香港購買保險產品,客戶可以直接刷銀聯卡繳費,不用受每年5萬美金限額的外匯管制,因此香港保單成了一些客戶將內地部分資產轉移至香港的有效工具。

由於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資本管制限制少,日後客戶可將其在香港的資產再自由轉移至其他國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自2016年2月4日起,中國銀聯國際發佈了最新指引,銀聯卡境外刷卡交易額度限制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不過可以多次刷卡。

3

避稅避債

香港沒有資本增值稅和遺產稅,且保險產品的隱私度保密度較高。

對於在香港購買的人壽產品、分紅產品所得的賠償額或收益,是不用被徵收遺產稅或個人所得稅的。且在香港“保險權大於債權”的法律框架下,如果被保人破產清算,他所購買的香港保險產品是不會被拿去償還債務的,這就幫被保人很好的保全了資產。

4

財富傳承

香港的保險產品一般有受益人這一項,投保人在投保時往往需要指定受益人,尤其是人壽保險。由於能指定受益人,且保單的賠償款只屬於受益人一人,

內地投保人就能提前安排將財產傳承給後代,避免了將來的財產糾紛婚姻風險等一系列問題。

不過一份保險而已,在內地買和到香港買,真的有那麼大不同?

不過,風險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優勢雖多,但對於內地客戶來講,一些不可避免的風險依然存在:

1

匯率風險

內地客戶購買的香港保險產品一般是港幣或美金計價,繳費時大部分是用其內地賬戶裡的人民幣金額兌換成港幣或美金。

由於保險產品的繳費年期一般較長,因此長期的保費匯率風險就不可忽視。

且產品最後的收益或賠償所得款,皆是港幣或美金,若客戶最終將其再兌換成人民幣,將又要面臨匯率風險。

不過一份保險而已,在內地買和到香港買,真的有那麼大不同?

下面是給各位內地客戶朋友赴港投保的一些小提示喲

赴港購買保險產品需要考慮注意些什麼?【赴港投保請 jia 港哥 魏信 : YRP1443609191】

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及保險產品。

保險公司:建議選擇實力較強的保險公司,可以在瞭解保險公司的資產狀況、資產負債率、盈利能力、口碑等因素,或者也可藉助外部信息先縮小範圍。在香港地區,可以考慮保誠、友邦、安盛和宏利。如偏愛中資背景,可以選擇中國人壽或平安保險

保險產品:重疾、醫療、意外和人壽險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概念是槓桿比率,也就是

保額與所繳保費的比值。在數學意義上,這個比值越大保險產品的性價比就越高,可以作為參考指標之一。但是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例如,重疾險A的槓桿比率高於重疾險B,但是很可能重疾險B的保障範圍比A要大。

另外,相對簡單實用的方法是“貨比三家”:在購買保險產品特別是“保障型產品”的時候可以分別在比較青睞的幾家保險公司找到保險代理人,讓他們瞭解需求並給出推薦。之後再進行橫向對比,擇優購買。

如果購買“投資型保險產品”,可以去保險代理商如第三方理財機構購買,很多理財機構代理的是全市場的產品,這樣選擇更豐富。

下列事項要注意:

1、必須在香港簽單

由於香港保監會規定,內地客戶想要購買香港保險產品的話,

必須親赴香港,不能在內地地區進行。在內地購買的香港保險屬於“地下保單”,是不受香港法律保護的。

2、瞭解匯率風險

內地客戶通常選擇以美元計價,但大多數內地客戶繳納保費時動用的是其內地銀行賬戶裡的人民幣,將來保單索賠拿回的是美金,所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匯率風險

3、理賠無需來香港

客戶若發生理賠,或想要從保單裡提款,只要填寫相關的表格並附上相關的發票及證明(如有需要),快遞至香港的保險公司即可。保險公司基本一週內就可把對應的款項打至客戶指定的銀行戶口裡。

4、赴港購買的流程

赴港購買保險基本步驟如下:(1)來港前和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員確定好來港日期及購買簽單日期

;(2)帶好投保人和受保人的港澳通行證、身份證、過境簽註;(3)赴港後,在約好的購買日,在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帶領下,去保險公司簽單投保繳納保費;(4)如果保險公司認為有需要,會要求客戶接受指定項目的體檢,一般是免費的。以上步驟完成後,保單購買流程就結束了。根據速度快慢,有些當天就可以核保通過,一般大概4天左右能知道核保結果。

5、保費繳納方式

內地客戶赴港買保險,繳納首期保費時,常見的方式有這樣幾種:(1)首期保費可刷VISA卡或者萬事達卡,或者現場交美金現金,免手續費。(2)香港銀行戶口繳款。如果客戶本身已在香港的銀行開立了戶口,則可以使用其香港的銀行戶口繳納保費。至於續期保費,內地客戶可以選擇登陸保險公司的官網通過客戶登陸平臺直接網上付款(一般有手續費),也可以

親赴香港繳納,或者在內地通過銀行匯款至香港的保險公司,又或者可以直接用其香港的銀行戶口繳款

不過一份保險而已,在內地買和到香港買,真的有那麼大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