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新財報,「量」、「質」齊飛突破大體量定律

阿里巴巴不是一個普通的公司,而是一個經濟體,有它獨有的運行規律,我們可以從阿里巴巴看世界,也可以從世界看阿里巴巴。從電商時代到全面佈局新零售,不僅需要魄力更需要戰略眼光和大格局,透過2018財年Q4財報,在零售變革時代率先轉舵的阿里巴巴收穫的不僅是引領零售產業變革的掌聲,還有實打實的業務強勁增長。

見證阿里突破“大體量定律”

對挑戰者來說,定律是用來被打破的。常規的思考維度裡,體量越大,增長會越慢,但是,這個定律對當前的阿里巴巴來說似乎並不適用,阿里巴巴的高速增長慣性絲毫沒有減退。世界巨無霸阿里的體量有多大?怎樣的增長速度讓世界為之驚豔?

阿里巴巴新財報,“量”、“質”齊飛突破大體量定律

5月4日晚,阿里巴巴公佈了2018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及2018財年業績。在第四季度,阿里巴巴收入達619.32億元,同比增長61%,這意味著,在2018財年,阿里巴巴集團總收入以及高達2502.66億元,同比增長58%,總收入和同比增速均創下IPO以來最高。

如此體量,阿里巴巴依然取得用戶規模和GMV的雙重增長,讓世界驚豔,究竟何故?對此,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表示,阿里巴巴的持續強勁表現打破了“大體量定律”,根本原因在於阿里巴巴通過技術和消費者洞察,在合適的時間,將合適的產品放在了合適的消費者面前。

具體來看,構成阿里巴巴亮眼數據的因素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用戶數增長,3月份,中國零售平臺的移動月度活躍用戶達到6.17億,較2017年3月增長1.1億。四季度,中國零售平臺的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5.52億,較截至2017年12月底止的12個月增長 3700萬,特別指出的是,這些增長主要來自三線/四線城市和更多農村地區的年度活躍消費者,年度活躍消費者為過去13個季度以來淨增長最多,季度內新增年度活躍消費者數創下IPO以來最高值,這意味著阿里的渠道下沉和新農村戰略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二、GMV增長,天貓實物GMV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5%,超過今年3月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網上零售額32.2%的增速,連續四個季度領跑行業,在B2C市場繼續擴大市場領先優勢,鞏固市場領導地位。

三、投資帶動新興市場,隨著阿里巴巴持續推進新零售戰略,電子商務平臺正在發展成為中國領先的零售基礎設施。過去一年,阿里巴巴加碼投資於技術開發、雲計算、物流、數字娛樂和本地生活服務,以此創造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消費增長。

四、雲計算業務後勁兒十足。受付費客戶增長強勁、以及高附加值產品帶來的收入結構改善等因素影響,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101%至133.90億元。其中,第四季度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103%達43.85億元,連續第12個季度保持規模翻番。

五、國際零售業務增長迅猛。在跨境和國際零售業務方面,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和全球零售市場平臺全球速賣通(Ali Express)的強勁增長帶動,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財政年度,國際商業零售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4%。天貓國際成為海外品牌和零售商觸達中國消費者的首選平臺,截至2018年3月,來自74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0個品牌通過天貓國際向中國銷售。

消費升級下,阿里增長“量”、“質”齊飛

量變到質變需要一個過程。追求量的增長相對容易,但是要實現“量”、“質”齊飛,考驗一個平臺的真正實力。

中國新零售的升級趕上了消費升級的大時代。從大的宏觀經濟來看,中國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中國的經濟增長從低質量增長不斷向高質量增長轉移,落地到實體經濟體同樣如此。阿里巴巴作為一個經濟體,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同樣進入高質量增長的快車道。

從消費者角度,品質消費升級體現在買好貨、價格不再是重要參考因素、注重購買的場景體驗。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第二大消費市場,未來三年將擁有1億新中產消費群體,他們對品質消費升級的訴求極為迫切。如何迎合他們的品質消費訴求,讓他們便捷的買到世界級品牌,成為零售商們競逐的核心?奢侈品是一個重要突破口。

阿里巴巴新財報,“量”、“質”齊飛突破大體量定律

天貓聯手世界頂級品牌

目前,天貓繼續成為世界頂級品牌的首選,H&M,Marni和Yonex等品牌在四季度成立天貓旗艦店。截至2018年3月31日,天貓已擁有超過15萬個品牌,新成立的天貓奢侈品館也有包括Burberry,Tod's,La Mer在內的近50個知名品牌加入。天貓計劃用三年時間,不斷搭建奢侈品牌與消費者的溝通橋樑,服務1億新中產,無需出境遊時大包小包往回拎,足不出戶買遍全球。

放眼全球,阿里巴巴已經成為“買全球、賣全球”最重要的通道,除了注重規模增長效應,還要以高質量增長為牽引,順應新時代的高品質消費趨勢,實現“量”、“質”齊飛。

未來三年,阿里要下一盤1萬億美元大棋

在本次財報發佈中,1萬億美元這個數據頗為亮眼。阿里巴巴CEO張勇提出阿里巴巴在2020財年達到1萬億美元的GMV目標,並表示,未來阿里巴巴將繼續擴大一直在孵化的新零售業態,繼續投資並進一步擴大在B2C市場的領先地位。阿里巴巴將從以下幾個戰略入手,下好1萬億美元這盤大棋。

首先,持續推進新零售戰略升級。眾所周知,阿里巴巴提出並踐行新零售,全面推動了2018年中國商業領域革新升級的浪潮。阿里巴巴在新零售上的投入可謂巨大。一方面推出無人便利店、天貓小店、盒馬鮮生等,加速推進新業態在商超新零售領域的探索,也為整個零售行業提供了創新樣本。四季度,盒馬鮮生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在上海和北京開展24小時送貨服務,並擴大配送品類。另一方面加大投資併購,包括對高鑫零售、居然之家、餓了麼等新零售領域的持續投資,以及對傳統零售業的升級改造,通過全面數字化完成“人、貨、場”的重構和升級,將帶來巨大的長期高速增長潛力。

阿里巴巴新財報,“量”、“質”齊飛突破大體量定律

盒馬鮮生

其次,全面提升科技、物流等基礎設施的能力。隨著阿里雲和菜鳥網絡的崛起,不僅僅是為阿里乃至其他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和物流服務支撐,更積蓄了阿里在新零售基礎設施上的爆發力。比如,菜鳥網絡快速升級,天貓超市1小時達已經覆蓋了大半個中國,讓我們看到了阿里速度。未來五年繼續投入1000億元,加快建設全球物流網絡。再比如,達摩院的設立,不僅聚攏了全球頂級的科技人才,增加了阿里巴巴在技術研發和創新探索上的能力,也更提升了阿里巴巴的技術品牌形象。

再次,品牌營銷上高舉高打,加速國際化進程。奧運會是全球最頂級的賽事,也是全球頂級品牌商們競爭贊助的高地,各大品牌均希望藉助國際矚目的賽事向全球推廣自己。阿里巴巴贊助奧運會十年,以此為跳板,將大幅度提升阿里巴巴在全球品牌中的知名度,更有利於阿里巴巴加速推進全球化進程。

最後,在全球化佈局方面,我們經常看到馬雲時不時出席全球會議,會見國際政要,提出通過新零售的方式為全球中小企業服務,這都是阿里巴巴加速全球化佈局的重要策略。加速全球化進程,挖掘更加廣闊的潛在市場,將是阿里巴巴增長的動力源泉。比如,阿里於近期承諾向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增資20億美元,以加速其增長並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東南亞市場目前仍處於網上零售滲透的初期階段,這項投資表達了阿里對Lazada未來業績及東南亞市場增長前景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