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15省份启动“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 普惠金融服务再深入

财经观察|15省份启动“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 普惠金融服务再深入

本报记者 邵志媛报道

据银保监会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近日,银保监会同意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15个中西部和老少边穷且村镇银行规划尚未完全覆盖的省份开展首批“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国家在采取各项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农业及农村各产业的发展也是重点之一。国家在一些村镇银行空白的省份推行‘一行多县’试点,是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首启动

据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与前期采取的“一县一行”组建村镇银行方式不同,此次“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仅在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贫困县相对集中的县(市、旗,以下统称县)开展。具体模式是,在多个邻近县中选择一个县设立村镇银行总部,在邻近县设立支行。设立支行数量根据所在地经济金融总量、主发起人资本实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原则上一般不超过5个。

西班牙侨声报首席评论员司徒正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开展首批‘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其实是将金融系统的分支机构盘活。传统金融领域覆盖不到的地方,用村镇银行的形式将金融产品送达经济环节的最末端。从试点的15个地区来看,多数为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相应的金融体制不完善,配套的农村金融和普惠金融力度不强,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但这些地方开展中大型的金融机构会增加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开设需要具有一定的人口基数。在此前提下,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产品覆盖。能够更好地优化老少边穷地区的金融结构,将资本的力量灌输到经济发展中。”

据了解,截至2018年6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605家,县市覆盖率67%,覆盖了415个国定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中西部地区共组建村镇银行1050家,占村镇银行总数的65.4%。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资产总额1.4万亿元,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91.8%,户均贷款34.9万元。

此次试点的15个地区,“大部分属于中西部地区,有中西部发展中的不均衡的痼疾,并且长期缺乏金融资源投入。在这些地区试点覆盖43个村镇银行空白县(市、旗),其中含28个属于国定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将有利于扶持试点地区经济取得进步,并使我国经济区域发展趋向均衡。”中研普华研究员胡丽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其实,今年年初,原银监会就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开展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和“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提出,具备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以新设或者选择1家已设立的村镇银行作为村镇银行的投资管理行,即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由其受让主发起人已持有的全部村镇银行股权,对所投资的村镇银行履行主发起人职责。

那么,在上述地区设村镇银行试点,胡丽表示,首先,银行试点要紧随国家设置村镇银行试点的初衷,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了解并解决欠发达地区单独组建村镇银行法人无法实现商业可持续经营的突出困难,做好试点示范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对“三农”、小微、扶贫和基本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

防风险 推动普惠金融

众所周知,去年至今,村镇银行几次出现“清仓式转让”,引发了市场对村镇银行发展遇冷的担忧。

继去年国开行出清旗下15家村镇银行之后,今年8月,建行更是出让旗下全部27家村镇银行股权。以立足县域、支农支小为目的的村镇银行面临着发展困境。

胡丽表示,此次转让的原因主要是村镇银行业务与建设银行的战略发展以及产品设计不适合,村镇业务风险大而利润低,因此建设银行选择从村镇银行撤出。村镇银行试点将是一次较大范围的村镇业务尝试。

“村镇银行发展遇到清仓式转让,这是资本追求回报率的必然。因为村镇银行本身针对的群体,并没有一定的大额的贷款能力,并且村镇银行需要布局的网点较多,人员成本和人力成本比较高,覆盖的人群基数有限,所以自然无法带来较高的市场回报率。另外,村镇银行因为覆盖的人群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很容易出现比较多的低金额、大概率的坏账。所以村镇银行的开设其实是一件风险比较高的事情。”司徒正襟指出,此次试点,银保监会将银行业务下放,其实是一个测试金融风险承受能力的良好的指标工具,在一个可承受的能力点进行相应的村镇银行的试错。

温来成表示,而和大中型银行相比,村镇银行既有优点,也存在明显的劣势。如经营效益不好,就会出现股东抛售其股份的情况。

那么,此次,15地区开展“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存在哪些风险需要防控?

司徒正襟表示,村镇银行的试点存在风险有很多。第一,坏账率过高。老少边穷地区,因为相应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经济实力可能导致抛弃抵押物,拿走存款的现象。这样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很大批量的小额相应负债,会使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不健康。第二,地区法制不健全。村镇级别的行政体制,老百姓并不会接受到很好的金融福利,反倒会变相地增加金融负债。可能会出现利率的多级买卖现象,覆盖村镇级的高利贷出现。第三,政策性风险。村镇银行的相关试点,其实是政策进行推动的一个效果。政策的试点期,政策的扶持力度和政策的资金支持规模是一个不可估计的存量。所以无法判断相应的政策支持力度会持续多久。

胡丽认为,首先是业务风险,村镇银行的业务专注于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和业务模式单一,农村金融本身就风险较高,经营业务范围受限难于风险分散。其次是竞争风险,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先入者,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公信力,而新设的村镇银行资金规模小,设立时间短,公信力低,抗风险能力弱,资金筹集能力差。然后是金融科技的冲击风险。由于村镇银行规模上的劣势,金融科技的积极作用将小于冲击作用。

另外,银保监会也指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办村镇银行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股份制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存在支农支小的服务特色不够突出、服务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存在经营表现分化较明显、部分机构风险抵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存在部分主发起人持股比例相对较低、公司治理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的问题。此外,外资行涉足的村镇银行,盈利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此,温来成表示,在试点地区,村镇银行风险防范,需要注意强化风险监管,精准选择贷款项目,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在服务三农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财经观察|15省份启动“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 普惠金融服务再深入
财经观察|15省份启动“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 普惠金融服务再深入

中国产经新闻

经济成功人士的标志读物

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财经观察|15省份启动“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 普惠金融服务再深入

订阅:cien_offical

财经观察|15省份启动“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 普惠金融服务再深入

微博:@中国产经新闻

财经观察|15省份启动“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 普惠金融服务再深入

投稿[email protected]

讲述,你在产经一线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财经观察|15省份启动“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 普惠金融服务再深入

点击 “阅读原文” 阅读中国产经新闻数字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