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一條主線、突出三項服務、打造一個品牌夯實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圍繞一條主線、突出三項服務、打造一個品牌夯實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近年來,興凱湖農場黨委以突出黨建工作為核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服務中心和黨員隊伍的主體作用。積極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堅持圍繞“一條主線”、突出“三項服務”、樹立“一個品牌”等方面進行了系列探索實踐,構建了多級聯動便捷高效的為民服務體系,讓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

一、圍繞“一條主線”

一是建章立制補短板,同頻共振形合力。農場黨委把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制定印發《兩融入雙促進活動方案》、《農場、分公司包點工作實施方案》等黨建載體活動方案,夯實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主線,構建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一體雙翼”工作模式。並將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任務,納入各單位年終考核指標,推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全面提升。

二是以實施先鋒領航,集聚黨群向心力。農場黨委注重發揮“頭雁”示範引領作用,建立農場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黨建聯繫點制度,確保班子成員掛實片、促實效,把帶頭服務基層農業生產、安全、信訪、黨建黨風廉政、瞭解掌握基層狀況等,作為班子成員述職內容,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宗旨意識,以紮實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實檢驗“先鋒領航”實效。

三是築牢基層堡壘,激發雁陣模式效應。農場黨委立足實際,結合“先鋒領航”,堅持以場為面、區為軸、站為點、戶為延伸的機關科室包站、部門幫戶,支部建隊的“四位一體”綜合為民辦事服務體系。全面形成“堡壘型+服務型”的群雁齊飛效應,在工作中贏得職工群眾的認同。截至目前,全場各支部針對行業特點,共建立黨服務隊26個、黨員代辦站7個、便民服務窗口7個、陽光服務大廳2個,形成上下互動,延伸到戶的服務網絡。

二、突出“三項服務”

一是黨建+互聯網,服務農業促增收。春耕期間,黨政班子成員及百名黨員幹部深入一線聯繫點,組成以安全、科技、維修、幫扶等融為一體的黨員幹部服務隊,為基層單位和困難群眾解決生活、生產中實際問題。如,百名黨員幹部下基層,通過為困難種植戶卷秧、挑苗、裝車、解決生產資料、資金等問題,讓群眾在田間地頭就能感受到有困難黨員就在身邊。在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各支部積極搭建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利用電視、QQ、微信群等方式不斷打造網絡服務新模式。像望遠管理區29作業站,通過互聯網平臺與商家談合作發展“蟹稻”八千餘畝、在網上為大棚養殖“掛袋木耳”種植戶銷售木耳兩萬餘袋等,實現線上線下深入融合。據統計,今年春耕期間共為種植戶節省資金近50萬元、傾聽群眾意見建議67條、化解基層矛盾76起、結對幫扶112戶、幫扶困難群眾6500餘人次、為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百餘件。

二是依託小網格,服務大民生全覆蓋。積極推行網格化管理,夯實“點、線、面”三維式服務新模式。即“點”上“一格一管”。社區、南崗二管理區、紙廠黨支部根據地域、樓棟分佈、群眾生活等特點,將本轄區居民分別劃分為17個、5個、2個網格,併為每個網格選聘1名黨員網格長,定期走訪居民、收集民情民意、提供民事代辦等事項;“線”上“一天一報”。每名社區幹部聯繫1—4名網格長,確保第一時間登記辦理群眾反映的問題,並通過電話、QQ、微信群或書面方式向支部反映群眾訴求,確保支部能夠動態掌握社區面上情況和群眾所思所想;“面”上“一週一議”。堅持每週召開1次社區民情分析例會,對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集中“會診”,對職責範圍內的事項,由“兩委”成員牽頭包辦,限時5個工作日內辦結,對無力解決的事項,經書記、主任審核後,上報農場分管領導。截止目前,24名網格長共走訪居民達10000餘戶、收集意見建議370餘條、為群眾代辦事項167件、召開民情分析會30餘次,受理群眾訴求事項107件,提交辦理26項,基本做到了“百姓點菜黨員幹部買單,群眾動嘴幹部跑腿”工作機制。

三是夯實文體設施,服務群眾文化圈。近年來,農場黨委為積極營造健康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分別對場部各小區、南崗二管理區、紙業、新文體中心室內外各類球場健身娛樂室等公共文化設施進行完善修整,為群眾文化體育提供了廣闊空間。今年,在開展廣場文化月活動期間,黨委宣傳部牽頭各支部共同參與,已開展了5場文藝演出、1場“七夕百家宴愛滿興凱湖”廚藝比賽。目前,農場共組建乒乓球隊、秧歌隊、健身操隊協會11個,總人數達1000餘人。另外,宣傳部、文體局積極與上級部門協調爭取文化共享工程配套項目,為各單位配備健身器材120臺套、相機2臺、電腦36臺、電視6臺、室外燈光音箱1套、室外多功能運動場1個、總價值約200餘萬元,文體特色活動已初具規模。

三、樹立“一個品牌”

一是強化組織建設,夯實志願服務品牌創建載體。自2014年2月,農場黨委成立以感動龍江人物孔德春名字命名的“孔德春愛心團隊”後,各單位分別結合自身特點,分類組建了以黨員+團員、幹部+群眾、技術人員+愛心人士及學生為主體的愛心醫療、農機修理、司法援助、愛心車隊等16支孔德春愛心志願服務團隊。目前在黑龍江省志願服務平臺註冊志願者2600餘人,其中黨員近500餘人,服務時間長達2.6萬小時。2014年孔德春愛心團隊,被管理局確定為“志願服務示範點”、“學雷鋒活動標兵單位”,被墾區確定為“學雷鋒活動示範點”。

二是樹典型示範帶動,服務群眾引領志願新風尚。自孔德春愛心團隊成立以來,全體黨員幹部在志願服務中對標立規中查找差距,湧現出多個先進組織和個人。如,社區主任李建國,原前衛管理區書記時任孔德春愛心團隊小分隊隊長,調任社區居委會工作後,得知五保戶王鳳桐老人身患重病時,他毫不猶豫地拿出家裡3萬元為老人墊付了醫藥費;沈志傑是一名私家車主,自參加孔德春愛心團隊以後,積極參加各種志願活動,2015年4月,得知新苑小區獨居老人薛繼平突發心臟病,他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將老人無償送到醫院醫治,在他的帶動下,30名私家車主自願成立了孔德春愛心車隊;3作業站孤寡老人韓松林在外打工20餘年,因走投無路被迫回到農場,站長張建軍得知情況後及時與社保溝通協調,為其辦理了養老保險補繳手續,併為他墊付了1萬元資金;老黨員原農機科科長史文學,退休後義務為農戶講課70多場次,修理農機140多臺次;78歲的退伍老兵馮金昌,連續5年義務看管文體中心體育場公共設施和環境。目前,農場黨委共開展三屆 “十個最美、一個之星”典型選樹表彰活動,為典型人物製作3—5分鐘的事蹟短片在電視臺進行展播。

三是志願服務團隊扶弱助貧,籌款捐衣傳遞愛心。自孔德春愛心團隊成立以來,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自覺踐行“民需我為、民困我幫,”的志願服務理念。多年來,通過組織“善行湖畔情滿家園”愛心捐贈活動,共為特困家庭籌集慈善款39.19萬元,幫助致富脫貧。例如,愛心車隊得知東風管理區一名兒童患了疾病,因家庭條件不好,為其籌集2000元錢醫療費;政工黨支部書記張慶禮,2017年7月通過人民網黨建群積極與與雲南省紅河州屏邊苗族自治縣、西藏山南加查縣人民政府對接,向全場26個支部發出倡議,300餘名志願者共捐衣物1300件,由政工黨支部統一郵寄到雲南,當地政府收到衣物併發放到貧困群眾和牧民家後,特意寄來了感謝信表示感謝;在中俄國際興凱湖馬拉松比賽場時,86名孔德春愛心團隊隊員報名參加終點的志願服務工作,負責比賽終點疏導、物品發放、引導運動員休息等服務項目,服務時間長達10個小時。截至目前,孔德春愛心團隊共募捐善款40餘萬元、幫扶困難家庭302戶,為群眾提供綜合性服務1200多件。

( 黑龍江省密山市興凱湖農場黨委雲平臺 張慶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