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切忌掉入“假勤奋”的陷阱,如何学习才能更轻松?

高考复习切忌掉入“假勤奋”的陷阱,如何学习才能更轻松?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这首《劝学》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意在勉励少年人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要等老了后悔。

因此,虽然是暑假,高三的同学们已经开始了紧张的第一轮高考复习。

不过,作为“过来人”的小天,还是要提醒各位考生,高考复习时不要掉进“假勤奋”的陷阱,出力不出成绩。

高考复习切忌掉入“假勤奋”的陷阱,如何学习才能更轻松?

“假勤奋”具体表现为:

早上5点起,晚上12点睡,一天到晚,除了吃饭、午休、洗漱,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

吃饭基本靠吞,走路基本小跑,等饭的一小点时间也要拿出小本本来记几个单词。

晚上回到宿舍或家里,还要在台灯下或被窝里学习一会儿,否则总觉得心有不安,觉都睡不好。

高考复习切忌掉入“假勤奋”的陷阱,如何学习才能更轻松?

教辅书、真题、试题研究、预测卷、逆袭卷,一个也不舍得放过;

在线课程、名师讲座,都要听一听,生怕错过一个;

公式、模型、单词、作文素材,背了满满一脑子,不管有没有用。

高考复习切忌掉入“假勤奋”的陷阱,如何学习才能更轻松?

晚上睡眠不足,白天浑浑噩噩,学习全靠意志强撑,白天没跟上的,晚上熬夜再补。

如此循环往复,勤奋到学霸都“惭愧”,勤奋到人神共愤。

然而,考试成绩依然不上不下,进步微小,面对分数,往往只能无语问苍。

高考复习切忌掉入“假勤奋”的陷阱,如何学习才能更轻松?

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满足了以上表现,

那么恭喜,

你们掉入了“假勤奋”的陷阱。

高考复习切忌掉入“假勤奋”的陷阱,如何学习才能更轻松?

这样的勤奋是表演出来的,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许是为了老师、家长的“非常努力”的认可,许是真的想学习,但又不知怎么学,只能让自己看起来很忙碌。

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样的“假勤奋”要不得!

高考复习切忌掉入“假勤奋”的陷阱,如何学习才能更轻松?

学习的更高“段位”是由你来主导学习,不是让学习主导你!

走出“假勤奋”的误区,才能让学习更有效地发生。

说到这里,小天感慨颇多,记得大四考研的时候,复习全靠自己,是没有老师指导的。刚开始,小天也像高中时那样起早贪黑,不停学习,然而当一轮复习下来,自测的时候发现:学的和考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做的全是无用功。

于是,小天开始反思,并与同学交流,发现自己陷入了“假学习”误区,并且从高中到大学一直没有意识到,更不要说改正了。学习时,只会硬学,没有深度思考,没有归纳总结,没有方法。

看来,学习,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一样,只有找到正确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奋努力=有效学习。

记住,你不是学习机器,要学会对自己喊停。

河南学霸曹林菁在介绍学习经验时说,“我们学校在高三时有一项很棒的制度叫“休课”,有两三天的时间停止所有教学进度,全天自习,给同学们进行反思、回顾、总结、答疑的机会。个人觉得效果很好,这其实不一定需要学校统一安排,在你觉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时候,不如不时地停下来,会使自己更清醒,少做无用功”。

高考复习切忌掉入“假勤奋”的陷阱,如何学习才能更轻松?

高考复习时间虽然紧迫,但必要的“暂停与思考”不可缺少。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如果给我 1 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 55 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 5 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跟高考学霸深入交流,会发现,他们经常会说“学习也没什么特别的方法,主要是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并吃透”。“掌握”这一步,相信大部分考生都能做到,但“吃透”这一步,可能很多考生没有真正做到。“吃透”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做深度思考,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而不是囫囵记忆、盲目学习。

高考复习切忌掉入“假勤奋”的陷阱,如何学习才能更轻松?

高考题目套路很多,而且套路很深,因此,虽然我们常说要避免“题海战术”,但必要的刷题还是不能少的。你只有像神农尝百草一样,试遍各种套路,才能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去面对各种新瓶装旧酒的套路。

这就要求考生们掌握正确的刷题“姿势”。

1、保“质”保“量”,细作精选

刷题要有计划性,质与量并重,制定好一天、一周、甚至一个月的题量。

在第一轮高考复习中,可以知识点为顺序,针对性刷题练习。在做题过程中注意“过滤”,将做过多次的普通题或知识点筛选出来,重点攻克自己不熟悉,或有难度的题目或知识点。

2、刷题时注意知识点的提炼

刷题过程中,要多注意通过题目来抽取知识点,还原题目考查的适应点及所在知识体系,通过一个可用知识点,回忆与其能够产生关联的其他知识点。

3、错题归纳,同类题训练

很多考生都有整理错题集的习惯,整理时,可把错题按题型分类,并在整理好的错题上标注其运用的知识点。之后,对易错点进行重复练习,直到对这类题型的解题方式形成条件反射,对考查的知识点能灵活运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