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地圖|一隻鹿角創作的極限雕刻藝術品

本期非遺傳承人:程淮舉,已入駐“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匠人——

一隻蜻蜓張開雙翅浮在這朵荷花之上,蜻蜓翅膀的紋路清晰可見,荷花的底下分散著六片荷葉,而在荷葉的下方遊動著幾條活潑的鯉魚,這些活靈活現的可愛動物沒有繽紛的色彩,有的只是乳白色的軀體,因為它們全部是由鹿角懸浮雕刻而成的,雖然沒有真實的生命,卻讓創作者賦予了它們大自然獨有的靈氣,這也是鹿角圓雕的精髓所在。


非遺地圖|一隻鹿角創作的極限雕刻藝術品


鹿角圓雕是利用天然駝鹿角雕刻而成,原材料異常珍貴,而圓雕作品又稱立體雕,是指非壓縮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塑。

圓雕技藝比較奇特,它可以讓觀賞者從不同的側面對作品進行欣賞,對雕刻者的技藝要求之高,需要從前、後、左、右、上、中、下來進行全方位雕刻。


非遺地圖|一隻鹿角創作的極限雕刻藝術品


其中圓雕的手法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寫實性的也有裝飾性的風格,有具體的也有抽象的,戶外的與室內的,著色的與非著色的;雕塑的內容可以根據雕刻者的想法天馬行空的創作,可以是身材矯健的人物,也可以是充滿活力的動物,還可以是富有生命力的植物。


非遺地圖|一隻鹿角創作的極限雕刻藝術品


一把錘子,一把刻刀,就能在珍貴的鹿角上創作出精美的藝術品,而這件事,也是程淮舉一直堅持所做的。


非遺地圖|一隻鹿角創作的極限雕刻藝術品


程淮舉,1964年出生於遼寧省鐵嶺市,自幼喜愛藝術,在兒時對繪畫非常痴迷,從此在它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一顆藝術創作的種子。在部隊退伍光榮復員後,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鹿角雕刻,他感覺這對自己來說是一次必須要抓住的寶貴機會,於是開始了鹿角雕刻的學習。


非遺地圖|一隻鹿角創作的極限雕刻藝術品


清晨的山村漂浮淡淡的雲霧,天剛矇矇亮,公雞還沒有發出響亮的啼叫聲,程淮舉已經起床熱身,開始準備一天創作的必備材料和所用工具。


非遺地圖|一隻鹿角創作的極限雕刻藝術品


第一道程序是打坯,這是最關鍵的前提環節,他要先在泥土上進行打坯,需要後續在鹿角上創作的作品與其各個角度和方位完全統一,只有這樣才能完美的融合進去。

隨後就要製坯了,程淮舉把鹿角固定住以後,左手穩穩地握住刻刀,右手拿著錘子輕輕的敲擊著,每敲一下都要重新調整一次刻刀的角度,為了追求作品極致的紋理脈絡,讓其真正的鮮活起來。


非遺地圖|一隻鹿角創作的極限雕刻藝術品


最後再進行鏤雕和修光,一個完美的鹿角圓雕作品就在他的手中完成了。

每當完成一個作品,程淮舉老師都會仔細反覆旋轉觀看,因為這是他通過數十年苦心鑽研雕刻技法,並不斷總結學習和創新,最終才獨創的鹿角圓雕技法,這個作品就是他地雕刻智慧與揮灑汗水的結晶。


現在程淮舉老師的作品《荷塘清趣》在2012年東北亞博覽會獲銀獎,2012年第十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博覽會,儒仕儒家《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獲銅獎。


非遺地圖|一隻鹿角創作的極限雕刻藝術品


併成功在2010年評為鐵嶺市第一屆工藝美術大師,他的作品均為獨立創作,改變了鹿角雕刻創作侷限性,添補了鹿角立體圓雕的空白。

程淮舉老師說道:“作為一名中國傳統民族手工技藝的傳承人,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鹿角雕刻的事業中來,而我本人也會在中國非遺傳承的道路上一直堅定的走下去”。

更多有關非遺文化與民族傳承匠人的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 :時代記憶 (ID:tjsdj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