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視窗網中秋特稿:全家總動員放下手機 用心陪家人過節


河曲視窗網中秋特稿:全家總動員放下手機 用心陪家人過節


河曲視窗網中秋特稿(記者 周建華)秋風起,月兒明,又到一年月圓時。在沒有電視、電腦、手機、互聯網的年代,中秋等傳統節日民俗不知點亮了多少代中國人的生活。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設宴賞月,“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擁有著滿滿的幸福。

但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舉頭望明月,低頭看手機”幾乎成了現代年輕人歡度中秋的標配。我們不難發現,中秋節來臨,朋友圈的祝福變得司空見慣,微信中用“動畫小視頻”在傳情達意的比比皆是,點贊量的多少成了年輕人間“攀比”孝順與關心親人的一個考量,即使節日相聚也因手機屏幕而讓一家人猶如“銀河相隔”,真正的關心與陪伴則變得日漸淡漠。

讓我想起網上流傳很廣的一句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們坐在一起,而你卻在玩手機。當這句話成為現實時,多少會有一些悲涼。曾經有新聞報道,在家庭聚餐時,因為兒孫個個抱著手機玩,老人受到冷落後,撂下一句:你們和手機過吧,然後怒而摔盤離席。原本其樂融融的家庭聚會變得不歡而散,我們真的要好好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了。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很多人在與家人朋友在一起時,總是低頭擺弄手機,不與身邊人進行交流,這些人被戲稱為“低頭族”。於是,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一群人圍桌而坐,卻形如陌路,只專注於各自的手機世界,好像“機”中自有“黃金屋”,聊微信、刷微博,相互之間鮮有交流。

不可否認,日新月異的網絡新技術,拓展了人們的社交空間,緊密了親友之間的關係。微信、微博在傳情達意的同時,也給傳統節日文化增添了現代、娛樂、輕鬆的新特點。但手機雖拉近了虛擬世界中人與人的距離,卻拉開了現實世界裡心與心的距離。我們在享受新技術帶來的便利同時,卻不能淡化情感交流。在舉家歡聚之際,莫讓低頭刷屏代替了互訴衷腸。

中秋節是華人僅次於春節的,全家團圓、歡聚一堂的節日。我們需要和親人更多面對面地交流,聽爺爺奶奶講講家長和裡短,陪爸爸媽媽嘮叨工作的事情,也和他們說說自己生活的煩惱。

一年一度的中秋團圓,即使“世界那麼大”也要“常回家看看”,別再讓響起的手機鈴聲打擾全家溫暖的相聚!中秋夜讓我們全家總動員放下手機,用心陪家人過節!

最後祝願大家2018中秋節:心隨“願”、事隨“願”、人團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