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第四十鎮——黃石,三楚第一山,華夏青銅文化發祥地

萬里長江第四十鎮——黃石,三楚第一山,華夏青銅文化發祥地

黃石,古代屬於荊州地域,西周時是鄂侯的領地,稱鄂;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歸楚國和秦國。三國時期屬孫權東吳政權的首都古武昌,就是現在的黃石屬於那個時候的武昌範圍。黃石在長達三年多年的歷史中形成了獨特的礦冶文化,因為在黃石地區有大量的銅、鐵等金屬礦藏,開採、冶煉金屬鑄造兵器從唐末就已經開始了,因此黃石也是中國青銅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萬里長江第四十鎮——黃石,三楚第一山,華夏青銅文化發祥地

公元226年,孫權在鐵山大興爐冶煉鍛造兵器,拉開了大冶鐵礦輝煌的開採歷史。唐朝末年南方九國興起,黃石在當時的吳國境內,吳王楊行在永興縣和武昌劃出一塊地盤設置青山場院,大規模採礦、冶煉銅、鐵礦。1781年以來大冶鐵礦更是鍛造了中國礦山的“十個第一”,近代工業先驅張之洞留下來的洋務企業仍在正常運作。黃石下屬的縣級市大冶市就是因為幾千年的採礦、冶煉史而得名“大冶”。

萬里長江第四十鎮——黃石,三楚第一山,華夏青銅文化發祥地

黃石在幾千年礦冶文化發展中形成了以眾多礦冶為主體的工業文明、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誕生了中國乃至世界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工具,以及先進的文化。可以說礦冶文化是黃石的根基和靈魂,也是黃石這座歷史名城的城市特製。現在的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就是最好的見證,公園內的“礦冶大峽谷”形如一隻碩大的倒葫蘆,長達2200米,寬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積108萬平方米,被譽為“亞洲第一天坑”。

萬里長江第四十鎮——黃石,三楚第一山,華夏青銅文化發祥地

黃石處於長江中游,是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境內湖泊達兩百多處。融合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的名勝古蹟隨處可見,尤以“三山三湖”為代表。和杭州千島湖、加拿大千島湖並稱“世界三大千島湖”的仙島湖是黃石最美的湖泊。仙島湖原名叫千島湖,湖內星羅棋佈1002座小島,後因湖畔山崖上懸有一塊“靈通仙島”的古匾而改名為仙島湖。

萬里長江第四十鎮——黃石,三楚第一山,華夏青銅文化發祥地

雷山風景區是鄂東南重要的風景名勝之一,在黃石大冶市的陳貴鎮境內,含小雷山、大泉溝、天台山三大景區,集森林公園、溫泉度假村於一體,大冶“一賢二仙三閣老”之賢人萬止齋,神仙鐵柺李、東方朔,閣老餘必迪、餘順明和萬曆宰相呂調陽等等都出自小雷山。

萬里長江第四十鎮——黃石,三楚第一山,華夏青銅文化發祥地

黃石

東方山,有“三楚第一山”的美譽,“青松倒插、白蓮頻開、鐵牛懶臥、石船高撐、月湧禪關、仙履日暄、靈泉卓錫、道洞雲停”古八景讓東方山名傳千年,和武當山遙相呼應,形成了“問道武當,拜佛東方”的宗教文化旅遊品牌。

萬里長江第四十鎮——黃石,三楚第一山,華夏青銅文化發祥地

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是一處革命紀念公園,位於黃石新陽縣北郊竹林湖畔的臥虎山上,陵園陳列有數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形象和他們在鄂東南地區革命的歷史記錄,有湘鄂贛21市、縣共502位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蹟,供後人瞻仰學習。

關注行者老張旅行自媒體,欣賞大美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