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才明白這是上大學最該重視的4點

畢業後才明白這是上大學最該重視的4點

九月,是新生開學季。這段時間,後臺也收到了很多讀者的留言,對大學的憧憬與恐懼,到了新環境的不適應,與自己希望裡的相差甚遠。

畢業一年,我從一個普通大學生到現在成為一名年入10萬的自由撰稿人,期間經歷了很多,也頓悟了許多。

今天的九月份,於我而言已不再是開學篇,而對於你來說,卻是一個暫新的篇章。

總會感慨時間過得真的飛快,大學的生活以及對大學的感受依舊還在昨天一般。今天寫下這篇文章,為在後臺傾訴大學煩惱的你解答。

畢業後才明白這是上大學最該重視的4點

1. 大學不是學習終結地,而是繼續昇華自己的領地

12年的苦戰生活結束,特別是高三那種暗無天地的時候,來到大學,就像剛出籠的鳥,彷彿重獲了自由,以為再也沒有作業的重壓了,總想著還可以逃逃課,反正大學制度沒有高中那麼嚴格的。

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麼,你真的錯了,大學不是學習的終結地,大學依舊是要做作業依舊是要考試依舊是要上課點名的。

有人說:“大學不逃課不掛科不是一個完整的大學。”

這種鬼話聽聽就好,我大學一個同班同學,就是因為經常逃課,平時分很低,最後期末考試不及格,只能補考。還有另一個同學平時上課玩遊戲作業不做不交,最後期末考也是掛科。

至今,即使是已經出來實習了,可是還得再次回到學校去補考。這一來得再花時間去複習考試的內容,二來還得請假扣工資。

這樣的大學,哪裡來得完整?

逃課、掛科、懶散都不是大學的主旋律,真正完整的大學是應該會有計劃實施,珍惜在校的每一天,督促自己好好加油。

畢業後才明白這是上大學最該重視的4點

2. 做一股只屬於自己的清流,不要成為眾多人中的同流

“你不去上課啊,那我也不去了。”

“你在看劇啊,那我也休息休息吧,等會再學習。”

“你要參加學生會啊,聽某某說學生會很忙的,自己都沒有空閒時間,所以我不去了,你自己好好考慮哈。”

這樣子的情境,在大學的時候你會覺得很普遍,同時,你也會因為容身於這樣的環境而變成一個只願意處於舒適區、只依靠他人三言兩語就徹底改變自己想法的同流之人。

你不去上課那我也不去,不然這樣子叫做不合群。擁有這種想法的人,捫心自問一下,你就是一直為他人而活一般,這樣子很有自身價值嗎?

沒錯,答案是否定的。

參加部門協會,是的,你會很忙,天天周旋著開會寫文案。但是,這也會使你的大學生活變得充實。

有人會因為他人的一兩句話就盲目跟從,卻發現其實並非有按自身進行權衡利弊,到最後別人做得遊刃有餘,你卻還在死磕到底。

所以,不管如何,做選擇都要跟隨自己的心走,不要成為一個沒有主見的人,不要猶豫不決,更不要成為他人的跟屁蟲。選擇了就一路向前,終點站,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3. 挖掘自己的興趣,努力去培養它

大學,依舊是三點一線,貌似會比你高中生涯輕鬆很多,但事實上,你會發現你更多的時間是處於迷茫的狀態。

你有時候會滿課會忙社團學生會的事錯過了飯點,有時候卻會閒到不知道該乾點什麼來消磨時間。

不管怎樣,你要有自己的方向,要明白自己該做什麼有什麼可以做。

畢竟人在年輕的時候是有很多想法的,這些想法甚至可以改變你以後的人生軌跡,可很多人還是做不到,因為“堅持”這個詞對他們來說還是有點遙遠。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態到最後就是一無所獲,而到底要如何很好地踐行“堅持”這個詞?除了逼迫自己死磕到底,另一點就是擁有自己喜歡的事。

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說過:人生來如此,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下去,不喜歡的事情怎麼也堅持不了。意志之類,恐怕也與堅持有一丁點的瓜葛,然而無論何等意志堅強的人、何等爭強好勝的人,不喜歡的事情終究做不到持之以恆,做到了,也對身體不利。

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很喜歡很感興趣的東西,比如我喜歡碼字寫文章,靠寫文章我賺到了旅遊20多座城市的費用,目前我依舊選擇做一名自由撰稿人,依舊選擇用稿費維持我的生活。

畢業後才明白這是上大學最該重視的4點

4.孤獨並不可怕,學會與它交朋友

剛進入大學,迎來的是五湖四海的同學朋友,有時候幾個熟絡的人圍在一起用他們的家鄉話交流,你一句話都聽不懂;有時候幾個喜歡追綜藝的人圍在一起哈哈大笑看著綜藝,而你不喜歡刷劇追綜藝,會覺得和他們沒有共同的話題。

你會開始想家,每次打電話的時候眼淚總是不住往下流,想要回去的念想愈發強烈。

可是,親愛的,你要知道,這些都是成長必經的,沒有人會一輩子陪著你走下去。有些路即使多難走都得自己一個人摸索前進,這是成為大人的必修課。

我記得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室友們喜歡玩遊戲,可是我喜歡看書,有時候覺得自己融不進他們,怕會被排擠,有時候他們在聊遊戲裡的事,我聽得一頭霧水。

可是我不會因為這樣而改變自己的習慣把看書轉變為玩遊戲,我明白做不了他們話題之間的參與者,那我可以做個聆聽者,不會失去什麼,反而會得到關於遊戲的新知識。

很多時候我都是獨來獨往,圖書館是我的第二個宿舍,沒課的時候我基本都是在圖書館窩著學習看書。也許我是那個不合群的人,但這四年來,我堅持做自己,並沒有辜負這四年的時光,反而給了我很大的收穫。

正如劉同說的:孤獨是一個沒有明確答案的名詞,是多種情緒的化身,是一個人必須要面對的很多事。正在經歷的孤獨,我們稱之為迷茫;經歷的那些孤獨,我們稱之為成長。

孤獨不會毀掉了一個人,相反地,會成就一個人。

畢業後才明白這是上大學最該重視的4點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你會看到人生百態,會體會到真正的人情世故,你可以看到很多勤奮的人,也會看到很多懶散的人,你想要選擇哪種,全憑自己。

這好像就是一個十字路口,不管你怎麼選擇,總之,已經是小大人的年紀了,要學會對自己負責。

今天給大家介紹我的一個朋友,他叫藍鯨子,是位95男。

他不僅年輕,還非常帥氣,更是我認識的最有勇氣最有能力的一個男孩,大學期間靠寫作和投稿賺錢實現月入過萬

他不僅僅寫作方面非常厲害,各方面的技能也非常地優秀。畢業後擁有年入30萬的薪水,卻毅然決然選擇當一名自由撰稿人。他還喜歡旅遊,大學期間靠稿費走遍20多座城市。

來源: 360個人圖書館 本文知識產權歸屬原始著作權人所有,並致謝

如涉及文章內容、原始著作權和其它問題,請私信與本人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