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工:礦業綠色發展「中國夢」的技術助推者

編者按:為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會城市科技服務業的交流與合作,9月27-28日,長江中游城市群第六屆省會城市科技合作聯席會將在長沙舉辦。此次會議有哪些亮點?各行各業如何看待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發展科技服務業有哪些作用和意義?記者將採訪相關行業專家、企業代表、政府官員等,以系列報道的方式,對此進行分析解讀,敬請關注。

中國礦業發展歷史悠久,尤其是建國初期,可以說,中國礦業與新中國一起成長,礦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礦業的支撐。

新時期開啟新徵程,新使命呼喚新作為。當前,我國礦業也進入了由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

近日,記者專訪了《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科技服務經典案例集》入編單位——湖南中工礦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新,聽他講述綠色礦山建設如何帶動了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又如何反過來推動了企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促進了資源高效利用。

湖南中工:礦業綠色發展“中國夢”的技術助推者

行業困境礦山改造成本高昂


“我們公司是一個科技型的小微實體企業,專注研究和開發浮選工藝和先進浮選設備,是目前國內浮選柱試驗、開發和應用的領先者。”劉新介紹,他們主要進入的領域是有色礦山行業的選礦環節,給客戶提供最佳的成套技術解決方案和核心設備。

湖南中工:礦業綠色發展“中國夢”的技術助推者

建設綠色礦山是社會進步與時代的要求,是大勢所趨。劉新表示,礦山的技術改造主要是工藝技術的改造和設備的改造,工藝技術是起到決定作用,先進設備是輔助作用,兩者缺一不可。

“目前,國內很多礦山企業規模趨於大型化,單位能耗比較高,企業想改造但擔心停產成本高昂,於是失去了改造動力。在資源價格較高時,企業還能正常運行,一旦價格下跌,企業就陷入困境,債臺髙築,舉步維艱。這是目前國內很多中小礦山企業的常態。”針對這種現象,面對礦山巨大的技術升級需求,劉新和他的技術團隊研究開發了“系列在線同步試驗設備和無需停產就可以實現改造升級的工業設備”。

劉新表示,這對整個礦山選礦行業是一個創造性的突破,在保證企業當下收益的基礎上,只需要低成本的投資就可以有效提高資源的回收率,比傳統改造省時、省力,佔地面積大幅度降低50%,能耗大幅降低30%,具有自動化程度高、勞動強度底、工藝指標高等。

技術突破助力礦業轉型升級

“目前我們已經給國內各大礦業企業如五礦、中冶、夏鎢、洛鉬、武鋼、大冶、中化、中鐵等提供產品和服務,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劉新說。

湖南中工:礦業綠色發展“中國夢”的技術助推者

湖南郴州的中化集團螢石礦(XY礦業),是目前亞洲儲量最大的螢石礦山,為大型央企的全資子公司,公司主營螢石礦山的開採、選別和冶煉,日處理原礦1800噸。主要回收高精度螢石用於冶煉,產品應用在化工、建材、航天等領域,是國家劃定的重要戰略資源。

“該礦山已經開採了多年,由於擴產而開採深部礦石,但是因為深部礦石的變化,原有的選礦工藝和流程已經不能達到客戶對產品的要求,資源的綜合利用率降低,企業面臨產品滯銷、虧損的局面。”劉新一語破的。

通過行業專家的診斷和推薦,湖南中工礦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跟礦山進行深入的技術交流,拿出採用尾礦再回收和配套浮選柱的解決方案並通過試驗驗證。

最終通過工藝的改造,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的情況下投入110萬元,把尾礦中有價礦物的回收率提高50%,通過半年企業實現淨增1080萬元的經濟效益。礦山扭轉了困局,同時也實現了螢石資源的最大化回收利用。

牢記初心技術優勢助力中國夢

“前幾年整個行業不景氣,我們也是在艱難的環境中前行,但我們始終牢記初心,堅信‘資源有限、科技無限’的理念,勵志成為資源行業細分領域的領先者。”劉新說。

他告訴記者,目前長江中游城市群無論是在礦山的技術和資源領域,在國內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例如,郴州被譽為“有色金屬之鄉”,長沙有知名的八大設計和有色科研院所,中南大學有世界頂級的冶金和選礦專業;武漢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一批知名的礦業學校;江西有國內最大的有色企業“江西銅業”,以及最大的稀土礦基地;安徽有銅陵有色等大型礦業企業……這些都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優勢資源。

“但目前這個資源都沒有全部開發到位,如果我們能有效發揮技術上的優勢,可以促進長江中游城市群資源礦山的發展引領全國行業。”劉新介紹,湖南中工礦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已經自主研發了多套高自動化程度的各種試驗設備,屬於行業領先。這些技術和設備目前除在有色行業應用外,也在非金屬、黑色金屬、煤炭行業都實現了應用,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服務更多的行業,給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的貢獻!”他堅定地說道。(黃粒粟、羅羽希、賀玉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