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進城接管濰縣記事

1948年進城接管濰縣記事

濰縣接管幹部在等待進城命令

2018年4月24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濰縣城取得“濰縣戰役”勝利70週年。在此,據有關資料,記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新政權進城接管濰縣的若干事。

解放濰縣戰役打響前,中共中央華東局提出:鑑於濰縣的解放,是山東在戰略反攻後第一個屬於人民的城市,為發揮其影響,決定將濰縣命名為濰坊特別市,其市委、市府的工作,直接受華東局領導,並決定由華東局常委曾山擔任市委書記兼軍管會主任,煙臺原市長姚仲明擔任濰坊特別市市長。接管幹部大隊於4月初趕到了濰縣北部離前方指揮部不遠的地方住了下來。

4月24日下午,曾山、姚仲明等接到前線指揮、九縱司令員聶鳳智的通知說,我軍已將濰縣西城(即縣城)的敵人全部解決,請市委、市政府的人員於明日拂曉前趕到西城。到時有人在西門裡接待。

當時濰縣東關還在蔣軍手裡,其轟炸機不時盤旋在周圍的上空。接管幹部大隊經過一夜冒險徒步奔波,於拂曉前趕到了城西門,與軍隊派來迎接的同志接上頭。這時,馬路兩旁還有許多蔣軍屍體,可見解放西城的戰鬥打得異常激烈。稍後,曾山、姚仲明一行人來到南門裡路西原丁六宅大院的一座黃色二層小樓裡。昨天這裡還是蔣軍負隅頑抗的“城防指揮部”,今天,曾山、姚仲明就在這地下室裡見到了正戴著耳機、守著電話,值班指揮解放東城最後一戰的仲曦東。他們一面吃早飯,一面研究商定了3天工作日程。

當天下午兩點,接管幹部隨解放軍幹部戰士一起打掃戰場,接管幹部也換上軍衣,並用毛巾沾上酒捂在口鼻上,用細繩綁紮好。到了打掃場地,蔣軍屍體經分片集中,進行深坑掩埋,以防被扒開。附近有些群眾得知參加掩埋勞動的,不僅有解放軍戰士,還有當大官的,群眾中有人議論說蔣介石的軍隊是做不到這等事的。於是有的群眾試探著來幫忙,有的主動來送茶水,有的通過這事還和解放軍同志交上了朋友。

4月27日下午4點,仲曦東電話通知,東城(東關)已經解放,曾山、姚仲明立即動身與仲曦東到東城查看。在返回西城的路上,仲曦東說:軍事行動在濰縣已經勝利結束,請你們文官登臺唱主角了。他請曾山、姚仲明帶領幹部大隊遷移來南門裡,按照他們最初在小黃樓的商定,市委設在路西丁六宅(國民黨原中將陳金城的司令部),市府設在對面原國民黨專員公署。

4月29日,有高象九、郭味渠、譚蔚翰、陳君藻、張冠增、王振輪等上百名各界人士參加的第一次座談會,在市府大院會議室由軍管會主任曾山主持召開。他隆重宣佈:濰坊特別市舉行第一次各界人士座談會,標誌著全市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已經完全擺脫了蔣軍的奴役和踐踏。人民的命運,已經完全由自己作主了。濰坊特別市市長姚仲明就本市今後一段時期的大政方針作報告。並請在座的諸位,會後向熟悉的各界人士吹風,徵求意見。

姚仲明談了自己進城幾天來的一些見聞。他說在清理戰場時,解放軍戰士在一戶人家的院牆下清理出一包元寶,當即送本院主人,不料主人一再拒收,經過軍方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主人見軍方十分誠懇,才將元寶收回,並說出了當初的思想顧慮。還有,解放軍攻城時,為追擊蔣軍曾衝進了城裡的一戶人家,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穿著大紅大綠的送老衣坐在炕上,我們的戰士勸她躲到安全的地方,老太太不但不聽勸,還說道:她早就聽說,共產黨來了,要婦女每人每天紡1斤棉花的線交給他們,不然就不給飯吃。我老了,辦不到了,只好等死……就此,姚仲明在會上誠懇地對大家說:“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政府,是為人民服務、按照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辦事的政府。請轉告廣大群眾,對共產黨、對解放軍,對給人民辦事的政府幹部,在共事時,千萬不要聽信反動派散佈的謠言,一定要實事求是,坦誠相見,說實話,以免誤事。”

長期生活在國民黨反動統治下,面對工商業倒閉、工人失業、社會蕭條處境的各界人士,這天前來參加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召開的首次座談會,有一個共同的心態,那就是想了解自己今後的命運將是什麼走向。

對此,姚仲明在會上談了黨的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大政方針,著重宣講了黨的“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工商業政策。並且突出強調了一定要保護民族私營工商業,促進其儘快恢復發展。他期望與各界人士同心同德,在建設新濰坊中,勇於克服當前的困難。

姚仲明講話時,在與會人士中發現了一熟悉面孔,他問道:“那位是不是郭味蕖先生?”被問到的人站起來說:“我是郭味蕖,請問你是誰?”姚回答說:“我是你在濟南鄉師的學生姚仲明。有人說共產黨人六親不認,那是有意挑撥,你的學生就認老師!”正說著,郭味蕖走過來與姚仲明親切握手。會場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又有不少人爭著走上前來與市長握手。

在分組座談時,大家暢所欲言,說是聽了市長講話,頓開眼界,知道共產黨講理,所以能打敗國民黨反動派。有一位在當地頗有名望的大商人在會上坦率地說:“聽說姚市長在煙臺當市長時曾鼓吹瓜分工商業,我從內心害怕他來濰坊,會不會拿著工商業當土地分,拿資本家當地主鬥。後來有人又對我說,姚仲明當時是堅決反對瓜分工商業的,我心裡半信半疑。今天聽了他的講話,真像吃了定心丸。”座談會後此人把會議精神在同業人中反覆宣傳,並帶頭開門營業。

進城幹部在動員工商業戶復工、復業而下基層調研時,發現濰縣城的服裝業已經陷入困難的泥潭,幾年之間都拔不出腿來了。為支持這個行業走出困境,市政府派幹部到外地找到負責解放軍軍衣供給的部門,探討剛剛解放的濰坊市的服裝業能不能為軍隊做一些加工服務。當時軍隊負責供應的同志聽了喜出望外地說:部隊換季的單衣還沒有著落,我們正在犯愁,這樣就能解決了。於是市政府為雙方接頭簽訂了供料加工合同。有了充足的加工來源,服裝業各家組織大流水作業,及時趕製出一批軍衣。軍方對加工成品十分滿意。濰坊服裝業還在軍衣附件上進行了創造改進,請當地銅手工業在製作軍衣銅釦時,於原來的五角星圖案上,按解放軍軍徽的形狀,增添了“八一“字樣。軍方十分感謝濰坊工人弟兄對人民軍隊的熱愛,於是又將縫製棉軍衣的任務交給了濰坊市服裝業。這樣以來,服裝業就由原來的困難戶變成了興旺戶。

這件事對濰坊的工商業經營有很大啟示,他們親眼目睹了共產黨幹部在身體力行地貫徹保護工商業的政策,也紛紛走出家門,去尋找發展生產的新門路。於是,全市工商業復業加快,大批失業者有了生活門路,社會更趨安定。

進城接管幹部大隊裡,還有來自膠東老解放區擅長文藝宣傳工作的青年知識分子隊伍,他們深入到全市的工礦企業、商業、學校、街道,在動員復工、復課、復業的同時,組織他們參加工會、青聯、學聯、婦聯、工商聯等群眾組織,廣泛、深入、細緻地開展起各種業餘文體娛樂活動。民主青年聯合會籌委會的同志們,在幫助濰坊聯中、新華、青年、廣文等中學成立學生會過程中,學生們跟他們學會了扭陝北大秧歌,唱《解放區的天》等許多歌曲。而後聯合中學的青年學生們還排演了歌劇《三世仇》等等。在博古街上,新市政府以北路東的耶穌教堂,當時經常是借用給青年學生集會的場所,各校的歌唱啦啦隊常有活動,氣氛熱烈。在鐵工、紡織、輕工工人聯合俱樂部裡,幾乎每天夜晚都有青聯的幹部到這裡教工人們唱歌。這些活動開展起來後,新解放的濰坊大地上,到處是生氣勃勃、欣欣向榮的歡樂景象。(陳瑞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