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上半年空氣品質全市第一,怎麼做到的?

推窗見藍,出戶入林

生活在令人陶醉的天然氧吧

這就是嚮往的生活啊!!

集美上半年空氣質量全市第一,怎麼做到的?

而在集美

這些都是我們的生活常態

集美上半年空氣質量全市第一,怎麼做到的?

集美上半年空氣質量全市第一,怎麼做到的?

集美上半年空氣質量全市第一,怎麼做到的?

集美區深入實施“藍天工程”

前五月空氣質量全市第一

空氣優良率高達98.68%

空氣質量關係著老百姓的一呼一吸,同時也是城市治理能力的直接體現。今年以來,集美區多舉措提升空氣質量,加大力度推動“藍天工程”,收到了顯著成效。數據顯示,集美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今年1-5月位居全市之首,空氣優良率高達98.68%,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8.55%,進一步捍衛了“廈門藍”。

全市首個區級空氣質量網格化監控平臺投用

集美上半年空氣質量全市第一,怎麼做到的?

今年,集美率先建成全市首個區級空氣質量網格化監控平臺,通過科技手段打造實時監控的“千里眼”,讓大氣汙染監管更高效、精準。這個平臺以每9平方公里設一個監測點的劃分標準,在全區共設置了約20個自動監測微型站。通過手機,職能部門人員就能隨時查看每個監測點的實時指標數據,一旦發現數據超標,系統會發出警報,並啟動汙染源溯源。

集美上半年空氣質量全市第一,怎麼做到的?

為了加強空氣質量管控,集美區在6個鎮街設置了生態巡查網格員,並率先引入第三方機構對工地、道路揚塵進行巡查,第一時間進行上報和處置。集美還建立了考評機制,每月評比各街鎮的空氣質量情況並納入年終考評,實現壓力層層傳導。

部門齊心協力 大氣汙染聯防聯治

集美上半年空氣質量全市第一,怎麼做到的?

大氣汙染防治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通盤考慮、系統施策。集美區充分“借智”,委託落戶轄區的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開展汙染源解析,藉助專業機構的力量,進一步摸清情況,提出治理空氣汙染的有效對策。

集美上半年空氣質量全市第一,怎麼做到的?

在集美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和推動下,相關部門、各鎮街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協同推進,在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城市揚塵、餐飲油煙等汙染源防治上取得成效。今年以來,已分兩批完成汽修、印刷、塗裝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整治,全面關停拆除轄區11家機磚廠,督促鍋爐燃煤供熱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集美上半年空氣質量全市第一,怎麼做到的?

不久前,集美區專門出臺方案,細化在建工地的揚塵防治要求,緊盯工地的防塵降塵作業是否到位。城管執法部門也加大了巡查和執法力度,“白加黑”“5+2”整治違規渣土車滴灑漏、取締嗆人燒烤攤。去年起,集美加大資金投入,增配灑水車、洗掃一體車、霧炮車等設施。僅上個月,主要道路累計出動霧炮車1186次,有效減少路面揚塵。

生活好不好,不在房子的大小

而在於環境好不好

生活在集美,這就是嚮往的生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