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跑腿 廈門市行政服務中心265項事項實現「不見面審批」

不用再跑腿 廈門市行政服務中心265項事項實現“不見面審批”

圖片來自廈門日報

據廈門日報報道,項目從立項到辦理產權登記審批,以前要246個工作日,現在主流程只要40個工作日;以前所需的申請材料是373項,現在減少至76項。廈門安居集團的馬鑾灣保障房地鐵社區以及五緣灣醫療園區配套公租房仁和公寓這兩個項目,從策劃到正式開工,僅用了3個月。

這一切,是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推進“就近辦、網上辦、馬上辦”,提升行政審批效能的結果。

據第三方評估機構參照世行評估體系對營商環境的評估,我市2017年開辦企業指標相當於世界經濟體排名第45位,領先全國水平,較2016年的指標提升了13位。

全程網辦

265項事項實現“不見面審批”

近年來,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梳理公佈三批、1997項“最多跑一趟”辦事清單,其中,11個部門的審批服務事項百分百實現“最多跑一趟”。高效便捷的服務,離不開“互聯網+政務服務”。截至2017年底,市智慧審批平臺已入駐35個部門、1311個事項,全部實現網上申報;2041項審批服務事項實現網上預審、網上辦理。

值得一提的是,網上全流程審批、EMS快遞直接送達這種“不見面審批”服務,在我市已經存在。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受理科鄭玲說:“我們現有6項業務實現全程網辦,比如市民辦理抵押注銷項目,基本實現申報零資料、受理零窗口、辦件零人工、領證零上門、存檔零紙件。”這意味著不少企業和市民辦事甚至可以“一趟都不跑”。目前,市行政服務中心已有265項五星級事項實現全流程網上審批。市行政服務中心還大力推行24小時自助服務。全市共建成9個24小時自助服務區,近百個便民自助終端服務網點,部署自助服務終端1000多臺,涉及100多個便民服務事項。

信息共享

全領域全流程電子招投標

我市大力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推進全市公共資源交易數據對接和上傳工作。

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牽頭開發建設我市公共資源交易數據交換平臺,在全省率先實現所有交易系統與省公共服務平臺對接,目前,工程建設招投標、國有產權交易、公共資源配置、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業務通過與市數據交換平臺對接,實現了公共資源交易數據實時同步上傳到省公共服務平臺,上傳數據量居全省前三名;大力推進全領域、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全面開展工程領域招投標網上公開工作,建設和完善建設、交通、水利、水運等多類工程招投標電子交易系統,由原來只有房建、市政的施工標實行電子化交易,擴大到房建、市政、交通、水利、水運全領域,覆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材料、設備、檢測、養護全流程,由1套範本、3種評標辦法擴大到27套範本、47種評標辦法。

自今年1月1日起,我市工程項目已全面實行全領域、全流程電子招投標。

窗口作風

電子評價月滿意率保持99%以上

近年來,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黨組始終堅持將窗口作風建設與文明創建、效能建設結合起來,制定出臺《廈門市行政服務中心窗口服務監督管理規定》及《工作人員行為規範》,近一年來,共下發督查整改通知單92份,進一步嚴肅窗口紀律,提升服務效能,電子評價率顯著提高,月滿意率均保持在99%以上。

自2017年6月省效能辦遠程監控系統開通以來,我市在全省各市行政服務中心窗口服務效能監察通報中,唯一實現“零通報”。

【亮點】

“互聯網+政務服務”

截至2017年底,市智慧審批平臺已入駐35個部門、1311個事項,全部實現網上申報;2041項審批服務事項實現網上預審、網上辦理。

“不見面審批”

市行政服務中心已實現265項五星級事項全流程網上審批。

24小時自助服務

全市共建成9個24小時自助服務區,近百個便民自助終端服務網點,部署自助服務終端1000多臺,涉及100多個便民服務事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