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賣身傳言不斷,共享單車下半場該何去何從?

最近幾個月,共享單車行業可謂是高潮迭出。先是摩拜“賣身”美團,其作為美團點評整個集團下重要的一部分而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而單車新貴哈羅則在阿里和支付寶的支持下穩紮穩打,也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唯獨單車行業的早期頭部玩家ofo的出境最為尷尬。除了在7月初上線信息流和金融貸業務後,ofo不斷被外界傳出即將被賣身的消息。

ofo賣身傳言不斷,共享單車下半場該何去何從?

在本月初,先是傳出滴滴將以15億美金的價格收購ofo;而後又傳出阿里將聯合滴滴出資14億美元收購。就在昨日,極客公園又爆出滴滴和ofo已經達成協議,最終定價為20億美金。不過ofo創始人於信隨後便在朋友圈闢謠,指出此報道為“假消息”。

這一系列消息不禁讓我們想問ofo到底還能堅持多久?在如今資本普遍不看好單車行業的情況下,共享單車後半場將何去何從?

ofo到底值多少錢?

在筆者看來,媒體之所以頻繁爆出ofo賣身的消息,但現實情況是ofo卻又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交易行動,估計雙方主要還是在“賣身”價格上僵持不下。先前,摩拜“賣身”美團的價格為27億美元,照此來看,同為單車頭部玩家的ofo,應該和這個價不相上下。然而,眾多媒體卻爆料的是滴滴此前對ofo的收購價格只有摩拜賣身的一半,估值為15億美金左右。而且隨著兩者不斷進行談判,外界也不斷爆出滴滴在壓縮ofo的估值,總價很有可能低於15億美金。同為單車頭部玩家,為何兩者的差距如此之大呢?

ofo賣身傳言不斷,共享單車下半場該何去何從?

第一.不同時期的收購估值不可同日而語。摩拜“賣身”美團時,整個行業處在一個相對良性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而且相比較而言,摩拜的經營狀況更加良好。如今,ofo的實際運營情況每況愈下,而且隨著單車新貴哈羅的異軍突起,行業格局已經重新開始洗牌,在這種背景下,ofo自然而然拿不到想要的估值。因此,雖然兩者旗鼓相當,但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環境下,運作兩個資本事件,其最終結果肯定是不相同的。

第二.不同的收購方能承受的收購成本有限。美團收購摩拜,其背後或多或少都有騰訊的影子,因此27億美金的收購價格對美團來說也沒太大問題。而且,在阿里和支付寶大力扶植哈羅單車後,ofo的收購估值不斷被調低,因為市場格局決定著最終的收購價格,這也很能理解為何有媒體爆出阿里收購ofo的出價比滴滴還要低。其次,滴滴目前也在發展自身的單車品牌小藍單車和青桔單車,和ofo的談判可謂是一場有準備之戰,所謂手中有糧心不慌,滴滴也是想趁ofo不斷被爆出利空信息從而以最低價格拿下ofo。而且滴滴手中也不缺錢,這讓它在談判中佔據了更多的主動。

ofo賣身傳言不斷,共享單車下半場該何去何從?

第三.摩拜整體比ofo更具實力。不論從商業模式還是產品競爭力來看,摩拜更加適合參加單車行業的這場競爭賽。在早期,ofo能夠快速在短期內完成市場份額的跑馬圈地靠的就是低成本的產品佈局和瘋狂砸錢。但隨著共享單車的競爭逐漸進入下半場,摩拜的優勢更加凸顯。其走的是一個科技化、精細化的運營路線,而且其整個單產產品在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的加持下,使得其更具有科技含量。光說智能鎖這塊,摩拜就比ofo強很多,雖然其成本高,在提升市場份額方面比較緩慢。從這幾點來說,這就是摩拜的身價比ofo更高的原因。在如今技術為王的時代,任何一家忽略技術創新的公司註定無法長久在市場生存下去。ofo雖然在早期瘋狂砸錢解決了其市場份額問題,但其技術積累則沒那麼容易了。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ofo的最終身價值多少取決於多方面因素。在我看來,15億美元或許是ofo估值的最大上限。

滴滴收購ofo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比於阿里,筆者認為滴滴更適合收購ofo。主要基於如下幾點思考:

首先,滴滴的主營業務是出行市場,而共享單車作為用戶“最後一公里”的出行工具也成為如今出行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共享單車的迅猛發展,其目前也對滴滴的短途業務構成了一定的威脅。如今的單車市場主要被摩拜,哈羅,ofo等三大頭部玩家所瓜分。雖然滴滴也推出了自身的青桔單車,但從體量上來說,根本無法與前三者抗衡。如果滴滴能夠成功收購ofo,那麼共享單車三分天下之大勢也能被打破。

ofo賣身傳言不斷,共享單車下半場該何去何從?

第二.ofo雖然目前頻繁傳出被賣身的消息,但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品牌影響力仍然有一定的價值。目前,談到共享單車,大部分人腦海裡第一時間會想到ofo和摩拜。因此,不論從未來的IPO估值還是從市場佈局來看,ofo品牌影響力的估值還是不容小覷的。我們可以對比此前的美團,在其未收購摩拜之前,業內普遍對其估值為300億美元,但在收購摩拜後,其最高估值達到了600億美金。雖然不能說摩拜在這裡面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其作為美團整個核心業務的一部分,未來對美團本地生活服務所產生的價值也是不可忽視的。考慮到這些,美團的整體估值才會更上一步。

第三.如今滴滴也面臨著出行業務的困境。在美團推出打車業務後,滴滴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相應的衝擊,而美團收購摩拜更是讓其在本地生活的出行方面更加如虎添翼。面對這樣的情形,滴滴斷然不會坐以待斃。如果可以成功收購ofo,那就可以補齊自身在出行領域的短板,從而配合現有的打車業務形成牢固的護城河。雖然滴滴也推出了外賣服務,但要想撼動美團外賣的絕對領先地位,可謂是難上加難。

ofo賣身傳言不斷,共享單車下半場該何去何從?

綜上所述,滴滴如果想快速彌補自己在出行領域的劣勢,那麼收購ofo則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即使真正收購ofo,滴滴仍然需要花費大量的資本和時間精力來推動兩者的業務整合,我想這才是滴滴不斷壓價的原因。

結語

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到如今的地步,已經勢成血海!究竟誰能最終C位出道,我相信2018年就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做個小調查,哈羅單車、摩拜單車、ofo,你更支持誰?你認為ofo值15億美金嗎?歡迎留言,交流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