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安城市向智慧城市邁進 規模化成挑戰

平安城市建設已進行了多年,隨著網絡化、智能化的提高,智慧城市正向我們走來。當前智慧城市建設正快速向其他二三線城市和區縣遍蔓延,且除了試點城市,許多非試點城市也開始規劃建設智慧城市。我國100%的副省級城市、89%的地級城市、47%的縣級城市,均在政府工作報告或“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潛力將在“十三五”集中釋放。

從智慧城市的組成要素看,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包含的多個內容中的一個子系統,也是智慧城市主要的信息來源。從兩者採用的技術上看,兩者都具有相似的總體架構,也都需要新一代信息技術提供支撐,總之無論從哪個維度上來看,平安城市都是智慧城市緊密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機部分。

傳統的平安城市由公安部門制定標準、總體規劃和主導,主要關注城市安全。通過城市治安防控、應急指揮、交通智能管理等政府行為來滿足人們安居樂業的需要。但從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的平安城市建設,將通過各種信息化手段,建立自感應、自適應、智能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實現平安城市智慧化發展。另外平安城市要實現融合性發展,通過近幾年標準化、規範化的建設,平安城市的系統聯網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較好的效果,初步實現了視頻系統兼的互聯互通。

在下一步發展當中,將不斷提高異構系統的兼容性,消除平安城市建設中的信息壁壘和信息孤島的問題,還將提供多種類型的信息服務接口,實現視頻系統與智慧城市不同功能間高效的動態聯動與無縫對接。促進信息資源共享,實現綜合執法、應急指揮和公共安全管理等方面協同發展。

從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的市場演變、技術融合的過程中,為傳統安防企業帶來巨大市場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多方面的挑戰。

在傳統意義的安防領域,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公安、交警、城管等城市管理者。主要目的是幫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對城市的方方面面進行自上而下的監控管理。但在智慧城市中,這只是安防的一個方面,即城市的管理和服務。更多更大的需求來自於工商業活動、市民生活。

安防行業要充分考慮到工商業單位和數量龐大的城市居民的需求。開發出滿足他們相應要求的產品和系統,這也是安防企業在智慧城市時代進行市場開拓的一個新方向。

傳統意義上的安防視訊設備一般都是歸屬於固定的某個閉合的小系統,如道路監控中的監控設備無法有效與公安、交警等其他部門共享,更無法實現視頻信息的深層次應用,形成了數目眾多的信息孤島。智慧城市的視頻圖像信息產品需要在規則範圍內儘可能共享,實現各個部門之間的無縫高效協作。

龐大的智慧城市系統不是一家企業就能全部提供的。安防企業參與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具有開放的心態,構建智慧城市的產業聯盟,形成新型的智慧產業生態鏈。各參與方彼此尋找互補點,共同去滿足智慧城市用戶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當然,安防企業首先得客觀認識自我價值,在生態鏈條裡明確定位,合理調整經營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