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18年7月、8月市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公告

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7大類食品,包括:糧食加工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冷凍飲品、餅乾、罐頭、茶葉及其製品、蛋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水產製品、糕點(含月餅)、豆製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食品添加劑。

7月、8月完成市級食品監督抽樣檢驗539批次(含食用農產430批次),10批次不合格。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表(不合格)

南通市2018年7月、8月市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公告

南通市2018年7月、8月市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公告

不合格原因分析

一、不合格項目分析

2018年7、8月份共完成市級食品安全監督檢驗539批次,其中,7月份食品抽檢均合格,8月份檢出不合格10批次,7、8月份食品監督抽檢合格率98.14%。不合格問題主要集中在生產領域瓶(桶)裝飲用水4批次、流通領域食用農產品4批次(海水蟹1批次、蔬菜3批次);另有餐飲環節油炸面製品(油條)、流通領域糕點各1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原因分析如下:

1\本次抽查中有4批次生產領域瓶(桶)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超標。

銅綠假單胞菌原稱綠膿桿菌,是一種水源性致病菌,由於該菌存活的重要條件是潮溼環境,且對消毒劑、乾燥劑、紫外線等理化因素具有很強的抵抗力,因此在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都極易存活,對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具有較高的健康風險。生產領域瓶(桶)裝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2\本次抽查中有2批次流通領域豆芽檢出6-苄基腺嘌呤及4-氯苯氧乙酸鈉

原國家食藥總局、衛計委、農業部三部委2015年第11號公告中明確“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赤黴素等物質作為低毒農藥登記管理並限定了使用範圍,豆芽生產不在可使用範圍之列,且目前豆芽生產過程中使用上述物質的安全性尚無結論。為確保豆芽食用安全,現重申:生產者不得在豆芽生產過程中使用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赤黴素等物質,豆芽經營者不得經營含有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赤黴素等物質的豆芽”。

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鈉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促進豆芽下胚抽粗大,減少根部萌發,加速細胞分裂。人體過量攝入會刺激皮膚粘膜,傷害食道和胃粘膜,出現噁心嘔吐的現象,對人體具有一定積累毒性。被檢出的原因如下:(1)農戶食品安全意識薄弱、法制觀念淡薄,因無根豆芽便於清洗食用,為提高市場供應、增加產量而非法添加;(2)豆芽運輸過程不耐貯藏,添加進去增加其抗逆性,並達到保鮮的目的。

3\本次抽查中有1批次流通領域芹菜辛硫磷超標

辛硫磷又稱肟硫磷和倍腈松,是一種人工合成的低毒有機磷殺蟲劑,具有高效、低毒、廣譜、殺蟲殘效期長等特點,人體攝入過量後中毒症狀有頭痛、頭昏、噁心、多汗、流涎、瞳孔縮小、腹痛等。根據GB 27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規定,芹菜(葉菜類蔬菜)辛硫磷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

出現辛硫磷超標可能有以下原因:(1)農戶在使用辛硫磷時僅看重該農藥殺蟲的光譜高效,忽視其毒副作用,從而大量使用造成殘留。(2)農戶不瞭解辛硫磷見光不穩定易分解,但在土壤、水中緩慢分解等藥理特點,使用時間上如在傍晚或陰雨天噴灑,易造成長期殘留。(3)作物在收穫、上市前仍在不斷施藥,造成殘留。

4\本次抽查中有1批次梭子蟹重金屬元素鎘超標

鎘是水產製品中最常見的汙染重金屬元素之一。其超標大多是由於環境的汙染、礦產資源的開發、工業廢水的排放造成養殖水體或土壤的汙染。重金屬具有不可降解性,在水產動物體內積累導致水產品中鎘元素含量的增加。梭子蟹屬於甲殼類動物,GB 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汙染物限量》中規定了甲殼類水產動物鎘的限量指標為0.5mg/kg。鎘對人體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積,當環境受到鎘汙染後,鎘在生物體內富集,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起慢性中毒。人體長期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會導致骨質疏鬆、軟化以及肝、腎損傷等。

5\本次抽查有1批次油炸面製品(油條)鋁殘留量超標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允許油炸面製品中使用明礬,但在最終制成的油炸面製品中,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不應超過100mg/kg。鋁元素具有生物毒性,在人體內逐漸蓄積,對人的呼吸系統、中樞系統、生殖系統、骨骼和造血系統都有潛在的慢性毒性影響,最終可能導致肺纖維化、透析性腦病、骨病和貧血,也會造成認知能力和記憶力減退、患老年性痴呆症和帕金森綜合症及生育能力下降等。生長髮育期的兒童長期大劑量食用鋁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造成神經發育受損導致智力發育障礙。油條等油炸面製品作為傳統早點,深受大眾喜愛,但其 “鋁含量超標”問題依然時而發生。某些商販為了使油炸面製品賣相好、口感酥脆,違規使用含鋁添加劑,導致鋁的殘留量超標。原則上,油炸面製品鋁的殘留量超出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限量值2倍及以上的,應追究食品生產經營者刑事責任。

6\本次抽查中有1批次糕點菌落總數超標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並非致病菌,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如果進食菌落總數超標的食品,容易引起腸胃不適、腹瀉等症狀。糕點在加工成型前,一般經過高溫熟化處理,基本可達商業無菌要求,這樣的食品在適宜條件下貯藏,在保質期內基本不會變質;但在現實中,糕點在冷卻至包裝的過程中,還是與車間內空氣接觸,如果車間內的衛生質量不佳、空氣中含有很多微生物,則這些微生物會附著在食品表面,二次汙染食品,為食品的日後變質留下隱患。除去產品本身的衛生問題外,還有就是在包裝過程中被汙染。

二、消費提醒

包裝飲用水是指密封於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和相關規定的包裝容器中,可供直接飲用的水。消費者常見的包裝飲用水包括小包裝的瓶裝飲用水、桶裝飲用水。消費者在購買和飲用時要注意:1、儘量購買品牌飲用水;2、要學會看標籤標誌,是否標示產品名稱、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企業名稱、生產企業地址、執行標準號、生產許可等信息;3、若選擇桶裝水,建議開封后一週內喝完,並定期清潔飲水機。

正常的豆芽略呈黃色,不太粗,水分適中,無異味。選豆芽一要聞豆芽味,健康的豆芽聞起來很清爽,而有“尿素”等刺激性氣味的豆芽是不正常的;二看豆芽身,自然培育的豆芽芽身挺直稍細,芽腳不軟、脆嫩、光澤白,而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芽身粗壯發水,色澤灰白;三看豆芽根,自然培育的豆芽,根鬚發育良好,無爛根、爛尖現象,而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根短、少根或無根;四看豆粒,自然培育的豆芽,豆粒正常,而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豆粒發藍。五看水分,把豆芽掐開,健康的豆芽水分比較大。消費者也可以自己動手發豆芽,方法既簡單,吃著也安全。

農殘是農作物人為使用農藥後一定時期內沒有被分解而殘留於生物體、收穫物、土壤、水體、大氣中的微量農藥原體、有毒代謝物、降解物和雜質的總稱。導致和影響農藥殘留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農藥本身的性質、環境因素以及農藥的使用方法是影響農藥殘留的主要因素。解決好農藥殘留限量超標的問題,主要通過長期的科普宣傳,讓種植者瞭解不同農藥的殘留期限,掌握好時間和用量的“度”。消費者在病蟲害嚴重的季節,買回家的蔬菜最好用清水侵泡30分鐘,這是去除蔬菜農殘最簡單實效的方法。

水產品中海水魚、蝦、蟹、貝類重金屬超標的根源在於環境汙染,在水產品的養殖過程中,受到水文和外界環境的影響非常大,直接決定著出產水產品的質量。雖然水產品存在含有重金屬元素的問題,但無須過分恐慌,一是消費者對海水產品食用量佔飲食結構比例相對小,不像其他食品每天會大量攝入;二是海產品中對人體危害大的自由態砷、鋁、鎘等重金屬比例非常低,且通過人體自身的代謝系統也能將其代謝掉。因此建議廣大消費者要有合理的飲食結構,海產品味道雖然鮮美,也不要天天吃、經常吃,控制好海產品食物攝入量,也是避免人體過度攝入重金屬元素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選購糕點時要注意:

1、選擇管理規範的商家。購買糕點應首選規模大、聲譽好、管理規範的正規商場、超市和專賣店。進入這些商家的糕點企業必須具備營業執照、衛 生許可證和相關產品檢驗合格報告。

2、觀察衛生條件。衛生條件主要包括:商家是否有銷售專櫃、專用售貨工具、專用冷藏設備,容器是否整潔乾淨,從業人員是否講究衛生等。

3、注意標籤內容。消費者最好購買有外包裝的定型包裝糕點,同時注意標籤上應清楚地印上糕點品名、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淨含量、配料表、產品標準號,如產品有貯存條件要求,還必須標明保存溫度。

4、鑑別外觀、觀察色澤氣味。好的糕點產品應是外形整齊、色澤自然、花紋鮮明、沒有外來雜物,不焦不糊、不缺損、不漏餡、不僵硬、不發黏,而且不同品種還有其特有的柔和自然的香氣。

5、無證經營商家尤其是微商產品慎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