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测试灵魂5问,揭示以测促学3个原则

外语教学和外语测试是教育体系中两个紧密联系的环节,二者互相渗透,密不可分。8月7日,“外语教学中的测试与评估:以国才考试为例”研修班上,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宝成、杨莉芳、刘波老师与线上线下200余位老师如期相约。

研修干货满满,国才君精选5个问题,围绕语言测试设计和课堂活动创设答疑解惑,现在就一睹为快吧。

语言测试灵魂5问,揭示以测促学3个原则

1. 什么是语言运用(language use)?

语言测试和课堂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运用,语言运用强调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理解、阐释、创造和构建。这个语境应该是建立在一人会话或多人交际基础上的。

2. 什么是语言能力(language ability)?

语言能力可以定义为运用语言阐释和创造意义的能力。语言的阐释能力离不开对语言的理解,而语言的创造能力离不开对语言的表达。想要完成语言使用活动、达成语言沟通目标,还要考虑不同的语境,恰当地使用不同的知识和策略。

3. 语言测评设计有哪些原则?

(1)测试行为与语言使用取得一致

(2)清晰明确地界定测试的有用性

这两个原则要求测试表现与语言运用表现一致,即测试任务需要设定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和任务特征,从而保证在测试条件下测试者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知识和情感能够与实际交际情境下表现出来的一致。

4. 设计考试要考虑哪些核心要素?

开发一项考试要考虑的核心要素包括:考试目的、构念界定、任务设计和评分方法。下面以国才考试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语言测试灵魂5问,揭示以测促学3个原则

(1)考试目的

考试目的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理解,国才考试宏观上服务人才培养与选拔,微观上服务课程学习。

(2)构念界定

基于以上考试目的,界定出三个构念: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

A. 语言能力强调口头和书面并重的沟通能力,也强调运用语言理解和表达意义,即输入和输出结合的能力;

B. 跨文化能力强调在既定目标语沟通情境下,使用目标语形式,得体、连贯、策略有效地传达意义的能力;

C. 思辨能力融合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估和创造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由输入到输出,强调综合能力

(3)任务设计

融合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语言测试任务设计需遵循两个原则:

A. 结合输入与输出,体现综合性。 采用综合性任务,考生在有效处理输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产出。

B. 设定跨文化沟通情境,考查得体性、连贯性与有效性。测试任务的描述与要求须设定明确的跨文化沟通事件、场景、对象

国才考试基于真实的职场情境,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结合,设计综合性的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任务。

语言测试灵魂5问,揭示以测促学3个原则

(国才中级口头沟通任务一 发言分析)

(4)评分标准

融合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语言测试评分:是否得体、连贯、有效地完成沟通任务。国才考试注重能否完成任务,口头沟通任务从话题阐述和语言表达两方面进行评分,书面沟通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进行评分。

5. 测评如何与教学结合?

(1)学生培养目标与测评目标一致

新时代需要具备良好英语沟通能力的国际人才,国才考试的测评目标基于新时代人才能力需求,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也应与国家、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致,落实到课堂变成教学目标,就是与测评目标一致。

(2)测评任务与应用场景任务一致

测评任务不应为了测试而设计,而应与真实应用场景一致,输入和输出结合,就如国才考试的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任务,考查考生在真实职场情境下的运用语言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典型教学活动与国才任务一致

传统教学活动是基于孤立的语言点做活动,缺乏共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应当设计像国才考试任务一样的交际性任务,指向复合、多维目标,融合多种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看完这些干货,是否对国才考试如何通过具体任务设置促进人才培养与选拔更加好奇了呢?敬请关注“外语教学中的测试与评估:以国才考试为例”研修班后续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